民航客机逃生舱这一曙光,能从设想照进现实吗?

点兵谈军事 2024-12-31 19:03:12

最近空难的消息牵动人心,有关民航飞行安全的话题也再一次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其中最多人提出的疑问就是,为何不在飞机上给每位乘客配备降落伞呢?其实配备降落伞,和会不会使用是两码事,降落伞和安全之间也不可以直接简单地划等号。虽说降落伞又称保险伞,在航空科学中,主要也是由透气的丝绸织物所制成的,并可折叠包装在伞包或伞箱内的物品,拿取方便,在使用时只要将降落伞充气展开,便能使人或物体减速、稳定地降落。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要想熟练降落伞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即便是有经验的跳伞运动员也要经过数十次的高强度训练才能够勉强达标,即便是空降兵部队的日常训练,训练充足的军人也有可能因为跳伞而发生意。更别说从未接受过训练的普通民航机乘客了。

“空难逃生舱”

其次,降落伞由伞衣、引导伞、伞绳、背带系统、开伞具体配件、伞包和尼龙绳等组成,佩戴复杂,在一种平稳状态下尚且难以快速穿着,更别说在一种失重情况下完成了。再次,民航客机失事时常发生在高空,就算人员能携带伞具勉强跳出机舱,也会因为缺氧导致使用者陷入昏迷。种种客观因素叠加在一起就决定了,要想在民航机上为每一位乘客配备一副降落伞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空难逃生舱”

但是,该如何拯救更多的民航乘客,一直是世界航空一直钻研的一个重要课题。像在2016年,乌克兰资深航空设计师塔塔连科就提出了一种“空难逃生舱”的设计概念,他声称,这种逃生舱假如能够投产,将可在大部分的空难中挽救乘客的生命。按照塔塔连科的设想,他设计的这种逃生舱配置于机舱内部,在飞机起降或巡航过程中出现事故时,可从飞机尾部的舱门弹射出去,并借助降落伞安全着陆。逃生舱配有反推发动机、充气筏和缓冲垫,可助其在陆地和水面安全降落。当然,要使用这种逃生舱,需要对民航客机的设计做出大改,传统的机型不能延用,需要重新设计机体。新机体要被设计成上下两部分,上部分是机翼、机头、发动机等飞机主要构件,而下部分则是一个整体的乘客机舱。

“空难逃生舱”

当飞机出现故障时,乘客舱可以整体脱离飞机,实现自主着陆,而机长可以在进一步评估后决定是否放弃飞机,此时由于飞机负重大幅减轻,会相对容易实施迫降等措施,万不得已,机组人员还可以选择跳伞逃生,整个设计概念还是有较高可实施空间的。但是这种设计概念也迎来了一些质疑的声音,有航空学者认为,这种新型飞机设计“不切实际”,比如分离的乘客舱也并非绝对安全,可能撞到山或建筑物等。还有人担心,这种“分离式”的机舱设计显著削弱了飞机骨架的牢固性,这方面可能不利于飞行安全。而对于航空公司又或者是飞机生产商来说,如果安装了这种设施,飞机重量会增加,燃料消耗随之增加,且机舱内的乘客座位将减少,会增加飞行成本。这些质疑的声音无疑增加了塔塔连科这一设计概念,转化为切实的研发成果难度。

“空难逃生舱”

但无论怎样,世界航空业依然在为拯救乘客的生命安全这一重要课题在做努力,衷心希望,这些有利于飞行安全的崭新技术能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大规模得到应用。毕竟任何一起空难对于所有人来说都嫌多的。

0 阅读:14
评论列表

点兵谈军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