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国家利益》网站报道,印度海军似乎已经敲定了从法国达索公司进口新的“阵风-M”型战斗机,以武装其装备的航母战斗群,合同涉及22架单座和4架双座“阵风”,总金额则达到了76亿美元。印度此时做出这样的决定,显然有着多重的考虑。一个是今年是印法战略伙伴关系建立的25周年,此次军购无疑是印度向外界彰显两国的紧密关系。

其次,前不久法国海军航母刚刚与印度海军举行了代号为“Varuna 2025”海上军演,这也为印度购买“阵风”提供了又一次难得的近距离观摩和了解的机会。再次是因为近年来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导致印度海军的主要供货商,俄、美之间关系微妙,考虑到自己独特的战略位置,印度显然要在其中取得平衡,一个是“想靠靠不住”另一个是“想靠有风险”;因此选择法国货,显然就是印度寻求除俄、美之外,更加稳定的供货商。多种原因的撮合和叠加,使“阵风”入主印度海军。

当然,前面也提到了,印度的这26架“阵风”的报价高达76亿美元,平均下来接近每架3亿美元,这个价格在外界看来着实有点高了,甚至超过了F-35的价格,这不免让人感叹这印度仿佛又成了“冤大头”。可这次,印度可不是无所谓地“闭眼入”,相反,法国的达索公司想要完成印度方面的要求,难度还是挺大的。一个是印度海军要求这批“阵风”舰载机要长期保持在75%左右的出动率,这个出动率已经基本和美国海军的要求持平,但考虑到印度国内本身的比较糟糕的维护条件,法国人可能在日后得花上大功夫。

近年来,印度海军购买的俄制米格-29K的出动率就长期只能保持在40%左右,这还是经过俄罗斯方面不断努力后取得的成果,在“维克拉马蒂亚” 号刚服役的时候,出动率实际只有15.9%-37.6%。可见,印度航母也是长期备受舰载机问题困扰的,更何况如今俄罗斯深陷俄乌冲突,本身又没有大量装备米格-29K舰载机,如此一来,印度舰载机日后的维护和升级工作将雪上加霜。除此之外,此次印度方面还希望法国达索在提供“阵风”的同时,帮忙解决国产导弹与法制武器的兼容问题,这个看似简单的要求,实则给法国达索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达索公司在吞下印度的这笔订单,投入的后续精力不少,这样看来,每架“阵风”的报价这的不算太贵。

我们刚刚梳理的只是法国方面需要做的,但假如印度要列装这些飞机,有一样东西还颇为头痛,那就是目前其所装备的航母,无论是内部机库还是舰载升降机,均是按照俄制米格-29K设计的,要塞进“阵风”,还得重新设计和改造,按照印度过往比较糟糕的造船记录和建造工时,这么一来,又不知道要折腾多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