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外长访俄期间,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见,重点谈到了中方领导人下个月的访俄行程。普京主动表示,他期待中方于5月访问莫斯科,参加“胜利日”纪念活动,俄罗斯已经为此安排了一份“全面、详实”的计划,准备了“紧凑、美好”的日程。
他还承诺,在俄罗斯“胜利日”80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中方将是俄罗斯的主宾。
【普京会见王毅外长,谈到中方下个月的访俄行程】
看得出来,普京已经准备好了顶级规格,现在就等中方专机上门,从而就中俄关系发展,作出更进一步的部署。
事关中俄新一轮最高层级互动,俄罗斯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普京的预期是,中方这趟行程,不仅仅是来参加纪念活动,同时还是一次单独的访问。
王毅也谈到,相关筹备工作“十分顺利”。
从我们的立场出发,中俄的战略互信与合作水平就摆在那里,协调起高层互动,自然是事半功倍。而且早在几个月前,中俄的最高层级互动就已经定下来了,5月份中方访俄,8月底普京回访。
【普京表示,期待中方来俄出席纪念活动】
定好日程之后,中俄随即就支持彼此举办“80周年”重要纪念活动,进行了全面对表,默契不是一般的足。
顺带一提,仅在去年,中俄元首就见了三次面,第一次是普京连任后,第一时间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第二次是上合阿斯塔纳峰会,第三次则是喀山金砖峰会。今年的频率不会低到哪去,中俄之间依然有很多大事要谈。
2025年正值二战胜利80周年,对中俄都具有重大纪念意义,在这一大背景下,中俄高调开展元首外交,一方面是关系发展的内在需要,同时还能对外表明,中俄战略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捍卫中俄在二战中的胜利成果,共同维护战后国际秩序。
不仅如此,确保联合国在国际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本就是中俄两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当仁不让的责任。
【王毅外长访俄期间,与拉夫罗夫会谈】
普京自己也说了,如今国际局势动荡不定,中俄两国应该持续向国际社会发出加强战略协作的有力信号。而不管从哪个方向来看,高规格的元首互访,完全符合“有力信号”的标准。
另外,我们也能看到,近段时间,美国与俄罗斯往来密切,在特朗普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在俄乌冲突期间高度对立的美俄两国,迅速开启双边关系正常化进程,连带着俄乌局势也出现深远变化。而美国也毫不掩饰自己对中美俄大国关系“再平衡”的战略意图。
特朗普过去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抱怨拜登政府的对外政策,让中俄“走得太近”了,如今他再次手握总统大权,自然要往这个方面想想办法。
如今特朗普政府积极对俄罗斯示好,与乌克兰危机这个地缘热点保持距离,本来就是为了让美国更好地专注于在亚太的地区战略,全力开展所谓的“大国战略竞争”。
【普京表示,中俄要对国际社会发出加强协作的有力信号】
俄罗斯则是用实际行动表明,与中国的合作不受第三方影响,这本就是中俄关系的几个基本原则之一。
虽说中俄一直在强调,两国合作既不受第三方影响,也不针对第三方,但美国总是无法摆脱狭隘的冷战思维,主动或被动地“对号入座”。
只是无论美国采取什么举措,都难以干扰中俄深化合作的大风向。归根结底,中俄关系不受第三方影响,不只是口头上说说,而是有一套完善的互信机制。
实事求是地说,普京政府乐见美俄关系趋于缓和,有效改善俄罗斯的外部环境,但不会因此对中俄关系有所怠慢。俄罗斯自己就是国际地缘的一极,完全有能力在外交政策上做好平衡,根本没有必要随着美国的战略意图左右摇摆。
再说了,美俄关系改善,可能也只有特朗普任内的这4年,往后如何发展又不好说了,可中俄关系始终有一个稳定的预期,为“向东看”战略提供了扎实的政治基础,这对俄罗斯而言尤为可贵。
【中俄已经就元首互访事宜进行了全面对表】
王毅外长访问期间,在接受俄媒采访时也特意表态,“世代友好,永不为敌”,是当今中俄关系的一大特质。这是在当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就确立起来的。
应该说,中俄关系发展到今天,已经建立了成熟、稳定的大国互动模式,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俄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汲取过去的教训,彼此间逐渐形成了正确的战略认知,从而建立了成熟、稳定的大国互动模式,基于共同利益,找到了长远相处之道。
而在务实合作的基础上,中俄通过元首外交这一重要渠道,持续对双边关系发展作出顶层设计,也确保了两国长期合作始终有充沛的政治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