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年分配进粮食局,未婚妻背地瓜探望,中途我想退亲,如今却庆幸

庆庆说情感 2024-12-19 04:44:39

文/舒云随笔 素材/张海亮

(声明:为方便大家阅读,全篇用第一人称写故事,作者身边的故事,切勿对号入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1983年我大专毕业,被分配到县城粮食局上班,成了一名普通科员,在那个年代来说,能进入这样的单位工作,也是妥妥的铁饭碗了。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整个社会都焕发着蓬勃发展的气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比较崇尚自由,比如说:工作自由、恋爱自由、婚姻自由等等。

可能我就是一个例外,我的婚姻是被父母包办的,我有未婚妻,而且是在我读高中时,就已经定下来了的。

对于这种父母包办定下来的亲事,在我出社会后,曾经反对过,中途也想退亲过,可都被父亲给阻止了。

如今我已经64岁,回想起过去的几十年光阴,我无比庆幸父亲当初的举动,让我拥有了儿孙满堂,幸福美满的生活。

我叫张海亮,今年64岁,是一名退休老职工,来自广西南宁市宾阳县的一个农村家庭。

那是一个风景秀丽、山清水秀的好地方,更是以热闹非凡的传统文化节日“炮龙节”而出名。

我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前面还有三个姐姐,在父母辈的那个年代,家里有几个小孩的都是属于正常,而我家比较特殊,母亲是一直想要个男孩,可连生三个姐姐后,才有了我,也是很不容易。

我是家中最小的,又是排行老四,村里人就给我起了个外号,叫:“张小四”。

我的父亲是一名手艺人,他有一门看家技术,那就是打木工,可以做木柜子、木床、凳子等等,只要涉及木工他都会,父亲的木匠技术,已经远闻名了。

那会还是生产队的时候,村上其他青壮年都要下地干活,有的甚至还要去砖窑干活,那可别提有多辛苦了。

父亲有一手好木工手艺,生产队里特意给他配了几个人,给他打下手,就让他做木工,做出来的柜子,沙发都能卖出去。了,给队里增加收入。

我的婚姻被父母包办,其实也是因为做柜子,这里面还有一段故事来着。

有一年,队长突然安排我父亲外出干活,说是要到离家二十里地外的村子,帮修几个木柜子,原本我父亲不是很乐意,毕竟要离家外出,多少也有些不方便。

可队长说了,人家那边村子给的待遇好,除了该得的工分外,还包吃住,毕竟这活可不是一两天能干完的,父亲见这样也就没再拒绝,收拾好工具,交代母亲看好家后,他就出发了。

父亲带了两个学徒过去,接待他的是这村上的一个干部,人姓赵,村里人都喊他:赵三哥。

打木柜子是在这村上的村公所里,两个学徒打下手,我父亲是主力,当时是六七月份,天气很闷热,这赵三哥就给我父亲他们送来茶水,给他们解解渴。

父亲干活是一把好手,吃苦耐劳不在话下,可也有不少缺点,其中一个就是爱抽两口旱烟,特别是木工活的时候,用他的话说是,没这一口,干活脑子都不灵光。

你说巧不巧,这赵三哥也是一样,两人互递旱烟,加上我父亲也是豪爽话多的人,两人一来二去就熟络起来了。

原本这村上安排他们是吃住都在村公所的,可赵三哥见和我父亲聊得来,就盛情邀请他到家里做客,晚上喝两杯,父亲原本是想拒绝的,可奈何这赵三哥盛情难却,只得跟着他一起回家。

那个时候的人都很纯朴,特别是咱们农村人,只要家里有客人来,就会将家里最好的拿出来招待。

父亲跟着赵三哥回去,这到他家时,就看到餐桌上已经弄好了饭菜,父亲看到餐桌上的三菜一汤,有土鸡肉,又有鱼仔焖黄豆,还有一个青菜汤,就知道这赵三哥是真的好客。

父亲见到在水缸旁边还有一个小女孩,蹲在一旁洗碗,他是见到女孩眉清目秀,于是对赵三哥夸赞道:“三哥,你这女儿可真的勤快啊,真有福气啊!”

赵三哥听后摆摆手,抽出凳子,请我父亲落座,然后说道:“兄弟啊,勤快是勤快了,这不是只能待在家里吗,初中读完,成绩不行,考不上高中,唉!”

父亲见赵三哥有些失落,于是安慰到位:“无妨,只要勤快肯干,就是好孩子,不像我们家那个小子,这小时候调皮捣蛋就不说了,现在都读高中了,还给我经常逃课打架!”

女孩洗好碗筷后,逐一摆上餐桌,整整齐齐,见到我父亲后,落落大方地问候道:“叔叔,你好!”,我父亲越看人家,越觉得顺眼。

当天晚上,他们两个就喝了不少酒,相见恨晚的样子,两人喝了酒,开始吹牛侃大山,最后我父亲竟然挽住赵三哥的肩膀,问道:“三哥,你说,咱俩是不是好兄弟!”

赵三哥也已经喝得有些醉了,他点点头,大声回答道:“是,那必须是啊,我比你大一些,该叫我大哥,我叫你老弟……”

那女孩就守在他们旁边,看到他们这个样子,捂着嘴巴在那里笑呢!

父亲给赵三哥倒满酒,然后就继续说道:“好,既然是我大哥,那有件事,你答不答应!”

赵三哥也是喝酒上了头,大手一挥,豪迈地说道:“好,啥事都答应你,来,喝了这杯,再说……”

赵三哥才不管是什么事情,他催着我父亲把杯中酒给喝了。

父亲也哈哈大笑起来,一大口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酒杯一方,转过头来指向赵三哥的女儿,说道:“好,这女娃许给我家小子,怎么样,咱们哥俩当亲家,你说,成不!”

赵三哥脸色通红,已经醉了的他转头看向我父亲,可能他是觉得诧异,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再看一旁的女孩,已经满脸通红了。

父亲见赵三哥没有反应,又拍了拍他的肩膀,凑近他跟前,问道:“三哥,怎么样,我家小子也不赖,他以后肯定也是有出息的,你也不亏!”

赵三哥看着我父亲一脸认真,突然打了个酒嗝,点点头,说:“好,就依你,咱们哥俩当亲家!”

当时赵三哥一家以为我父亲是开玩笑,毕竟当时双方孩子都小,哪里能一句话就能定下来的。可3年后,当父亲带着我再次上他家,才知道,我父亲是认真的。

几天后,赵三哥村上的活,父亲干净利落地完成了,临走前,父亲买了水果糖果,还抓了两只鸡,带去给赵三哥家,临走前,还对他们说,以后还会来的。

第一次去赵三哥家,那一年我考上大专,当时是带着任务去的。

我们那时候,全民整体教育普及率低,大专的含金量是很高的,毕竟整条村都不一定出一个大专生来,最主要的是,毕业后有工作分配,这可是铁饭碗呀。

我能考上大专,父母都已经很高兴了,可兴奋过后,伴随而来的就是如何解决学费问题,那个时候回家是有补贴一部分,可大部分还是需要自己出的。

三个姐姐都已经嫁人了,她们自家条件都很差,指望她们也不现实,原本家里是有些积蓄的,可母亲之前查出患上乳腺炎,去县城医院拿药看病,反反复复,也花了不少钱。

母亲那段时间整日里唉声叹气,嘴里嘟囔着说:“哎哟,这可怎么办啊,该去哪里找这学费出来啊!”

父亲听烦了母亲的唉声叹气,生气地说道:“叹什么气,这活人还能被尿憋死吗?我去想办法,海亮这个大专无论如何都是要去的!”

老话说得好,吃喝容易,谈钱伤感情,父亲借遍了村里的人,平时所谓的酒肉朋友,根本不管用,一提到钱,个个都哭穷,那些亲一点的人,个个都眼红嫉妒,更加不愿意借。

面对现实,原先信心满满的父亲,顿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也有一些慌了。

母亲看到村里人借不到,就跟父亲说,找找之前给他们做木工的那些雇主看看,看看有没有人愿意帮忙的。

母亲的话算是给父亲点醒了父亲,他把我喊上,又抓了只老母鸡,还带上一些新鲜扒下来的玉米,向邻居借了辆自行车给我,我们爷俩就出发了。

我一路骑车跟在父亲后面,父亲算是老来得子,年纪已经近50了,头发已然出现了不少白头发,一想起父母为了我读这个书操心,到处借钱,我这心里就难受。

想到这,我提快了速度,赶上父亲,和他并肩骑行,我犹豫了好一会儿,才小声说道:“爸,我不读书了!”

父亲转过头看了我一眼,脸色沉重,跟我确认道:“你说啥,不读书了?不读书你能干嘛,跟我一样种田吗?”

我早就想到父亲会生气,但还是坚持说道:“种田就种田,有什么大不了的,村上那些跟我一样大的都,不都是在种田吗?”

父亲听完我的话,一句话没说,继续向前骑行,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但还是默默跟在他后面。

中途我们有停下来休息,父亲抽着旱烟,身上的衬衣早已经被汗水浸透了,我蹲在他旁边,无意间发现了他衣服背后,早已经破了好几个洞,父亲是一个很注重形象外表的人,对此像是没在意似的。

看着眼前这一切,我不禁心中一阵难受,想到刚刚跟他提不读书,是真的伤了他的心。

再次出发前,父亲轻叹一声,对我说道:“唉,知道你是为了我们着想,可爸不想耽误你,你有很好的前程,不能窝在农村这一亩三分地!”

我此刻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用力地点点头。寒窗苦读十余载,只为一朝成飞鸿。

到目的地的时候,已经临近中午了,那时候没有通讯设备,也不能提前打招呼,这我们突然上门,将人家也是惊到了。

父亲拉着我向赵三哥介绍,说道:“三哥,这个仔就是我儿子了,来,快点喊伯伯!”

我礼貌地点点头,对赵三哥打招呼道:“三伯好,我是张海亮!”

赵三哥显然也是没想到我会来,他愣了一会儿,这才反应过来,笑着说道:“哈哈,这大侄子,好啊,长得也是一表人才啊!”

这会正好也差不多到饭点了,赵三伯向房间内喊了道:“秀莲,去烧水,等会弄只土鸡,招待好你张叔!”

“好嘞,马上去!”,屋里一声清脆的声音传来,听得出来,这女孩子的年纪应该也不大。

过了几分钟,女孩走了出来,我正好和她四目相对,我看着她,她看着我,不懂为什么,她白皙的脸庞瞬间浮现一丝红晕,然后着急走开了。

父亲在一旁看到后,笑呵呵地说道:“海亮,这就是你三伯家的女儿,叫秀莲,比你小一岁,人可勤快了!”

我听到父亲的话,又不自觉转头看向那个叫秀莲的女孩。

父亲继续对赵三伯说道:“三哥,你看,这两娃般配不,咱哥俩之前的承诺,你可不能忘咯!”

正巧这会三伯母下地里摘菜回来,听到父亲两个的谈话,就笑着插上一句,说道:“哎哟,我说你们哥俩可有什么秘密背着我们啊!”

赵三伯此时也是有些懵的,他这是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怎么想都想不起,他到底和我父亲承诺什么。

父亲见他没想起来的样子,笑着提示他,说:“上次喝酒,你忘了吗,不是说咱们哥俩要当亲家吗,你家女娃秀莲,和我儿子海亮,你当时可是拍板承诺了的!”

经过我父亲这么一提起,赵三伯这才反应过来,然后看了一眼三伯母,嘟囔着说道:“哦,好像是有这么一回事呢,你不说我差点忘了!”

我听后这才明白了,这秀莲为啥见到我后就脸红,当时心里就一阵气,这都什么年代了,都不经过双方当事人同意,就搞什么包办婚姻。

不单是我不满,一旁的三伯母听后也是脸色一变,然后狠狠瞪了一眼赵三伯,也不说话,就走开了,顿时气氛变得有些奇怪了,我随性出去走走。

出来看到厨房里忙活的秀莲,我在背后悄悄观察她,她果然和父亲说的一样,很勤快,烧水好,又是洗菜,刷碗样样活都干。

她转身倒水,突然发现我站在后面,吓了一跳,我也有些不好意思,就问道:“这个……,我来看看有没有要帮忙的地方!”

秀莲往客厅看了一眼,见到里面聊天起劲着,这才说道:“没啥可以做的了,你进去坐一下吧!”

秀莲说完又开始忙活起来,她见我没有离开,停下手中活,突然问道:“听说你成绩好,这考上大学了没有!”

我倒是没想到她也关注我,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嗯,还差几分,只考了个大专!”

她听后也笑了,说道:“那也很厉害了,恭喜你啊!”

这是我们的第一次见面,我们就这样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

赵三伯一家人很好,得知我们是为了学费找来,他愿意借钱给我们。

回去路上,我心里很高兴,脚底下是越踩越快,跟来时完全不一样,这一趟借到了钱,我可以去上学了,父母也就没那么忧愁了。

父亲好不容易才追上我,他喘着大气,对我说道:“今天你见过秀莲了,这感觉怎么样,女娃可真的是很不错的!”

我听后脸上一红,有些埋怨他说道:“你们这么还那么守旧啊,还想着包办婚姻,现在都提倡自由恋爱了。”

我话说完,也不理会父亲,直接加速向前,留下父亲一个人在背后追。

大专毕业后,我被安排进县城的粮食局上班,在当时来说,这是妥妥的铁饭碗,父母在农村老家,流传出去,也是很有面子。

在我外地读书这几年,让我没想到的事情,秀莲竟然经常来我们家帮忙,当时父亲干活时不小心从高处摔伤,这休养了大半年,这期间母亲一个人农活根本忙不完。

秀莲得知后就来我们家住下,还帮着干农活,照顾我父亲,刚开始得知这个消息时,我很感动,可转念一想,我是大专毕业,受过高等教育,她只是初中毕业而已,这两个人根本不配嘛。

那天,我正在上班,门卫大爷找来办公室,通知我,有人来访,我去一看,竟然是秀莲。

秀莲背着一个麻袋,里面装的全都是地瓜,看样子她是下了车站就一路走过来的,额头上全是汗珠,几年不见,她人也黑瘦不少。

她用衣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对我说道:“这地瓜今年长得好,我爸妈让我带一些给你尝尝!”

我看着地上的麻袋,都懒得去看,没好气地说:“我哪里有空煮地瓜啊,这单位有食堂呢!”

秀莲听到我的话,或许她也感受到了我的态度,也没说什么,临走前,她轻声对我说:“你别生气,当年定下的亲事,都是父辈们喝醉酒的情况下约定的,这个算不得数的,我知道配不上你!”

她说完就转身离去,看着她落寞的背影,我有些后悔刚刚自己的行为,但还是忍住心一横,该断就得断。

第二天一大早,我这刚上班,父亲就找来了,他对我教育了大半天,就只有一个要求,要我娶秀莲,他是还说了秀莲对我们付出太对,不能对不起人。

最后我还是和秀莲结婚了,婚后秀莲贤惠顾家,我没有后顾之忧,工作更是越发顺利。

缘分或许就是这么奇妙,我秀莲在婚后深入了解了对方,感情也在慢慢好了起来,到最后,谁也离不开谁,她是我这辈子最重要的人。

如今双方父母早已作古,我们也都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回想起来,真的很感谢父亲当初阻止我退亲,否则我就会错过一个这么好的女人了。

0 阅读:22

庆庆说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