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再婚后的第一年,看到继母一个人忙着做菜,我心里有了决定。

庆庆说情感 2025-02-01 03:33:11

文/舒云随笔 素材/赵芸

(声明:为方便大家阅读,全篇用第一人称写故事,作者身边的故事,切勿对号入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腊月的寒风裹挟着细碎的雪花,打在车窗上发出簌簌的响声。我握着方向盘,看着前方蜿蜒的山路,心里五味杂陈。

这是父亲再婚后的第一个春节。母亲去世已经五年了,父亲去年娶了邻村的王婶。说实话,我对这个继母始终亲近不起来。每次回家,看到她忙前忙后的身影,我就会想起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的样子。

车子拐过最后一个弯,老屋的轮廓渐渐清晰。烟囱里飘出袅袅炊烟,在灰蒙蒙的天空中格外醒目。我把车停在院门口,拎着年货往里走。

"小芸回来啦!"继母从厨房探出头来,脸上带着笑。她系着母亲生前常穿的那条碎花围裙,手里还拿着锅铲。我愣了一下,点点头:"王婶,新年好。"

厨房里热气腾腾,案板上摆满了切好的菜。继母一个人忙得团团转,又要炒菜又要看火。我站在门口,看着她略显佝偻的背影,突然发现她的鬓角已经斑白。

"你爸去村口买酱油了,马上回来。"继母一边翻炒锅里的菜,一边说,"你先去客厅坐会儿,茶几上有瓜子。"

我没有动,目光落在她微微发抖的手上。锅里的油星子溅出来,烫在她手背上,她却像没感觉似的继续翻炒。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母亲的身影。

"王婶,我来帮您吧。"我放下年货,挽起袖子。

继母愣了一下,连忙摆手:"不用不用,你去歇着,我一个人就行。"

"没事,我闲着也是闲着。"我走到水池边洗手,"您教我做这道红烧肉吧,我总做不好。"

继母的眼睛亮了一下,随即又黯淡下来:"你妈以前做的红烧肉才叫一绝呢,我这点手艺,哪敢教人。"

我心头一颤,强笑道:"您做的也好吃,上次我尝过。"

厨房里渐渐热闹起来。我切菜,继母掌勺,配合得意外默契。她教我调料的配比,火候的掌握,我认真地记在心里。油烟缭绕中,我闻到了久违的家的味道。

"小芸,你切菜的手艺真好。"继母夸道,"比你爸强多了,他切个土豆都能切出各种形状。"

我忍不住笑了:"那是,我可是专门练过的。"

正说着,父亲提着酱油回来了。看到我们在厨房里有说有笑,他站在门口,眼眶有些发红。

"爸,您来尝尝这个。"我夹起一块红烧肉递过去。

父亲咬了一口,连连点头:"好吃,跟你妈做的一个味儿。"

继母低下头,擦了擦眼角:"你们父女俩先聊,我去把汤端出来。"

我看着她的背影,突然说:"王婶,以后我每个周末都回来,跟您学做菜好不好?"

继母转过身,眼里闪着泪光:"好,好......"

窗外的雪不知什么时候停了,一缕阳光透过云层洒进来,照在厨房的地砖上,映出一片温暖的光晕。

回想起继母第一次到家时的情景,那是个阴雨绵绵的下午。父亲提前给我打了电话,说王婶要来家里坐坐。我特意请了假,早早地等在家里。

门铃响起时,我的心跳得厉害。打开门,一个身材瘦小的女人站在门口,手里提着两个大塑料袋,里面装满了蔬菜和水果。她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碎花衬衫,脚上的布鞋沾满了泥水。

"小芸吧?我是王婶。"她局促地笑了笑,露出一口整齐的牙齿。

我侧身让她进来,闻到一股淡淡的药草味。后来才知道,那是她常年熬中药留下的味道。

父亲接过她手里的袋子,招呼她坐下。她却径直走向厨房:"老李,我给你们做顿饭吧,听说小芸最爱吃红烧肉。"

我站在厨房门口,看着她熟练地系上围裙,开始处理食材。她的动作很轻,像是在对待什么易碎品。切肉的时候,她的手指微微发抖,刀却握得很稳。

"王婶以前在镇上开过小饭馆。"父亲小声对我说,"手艺不错。"

我点点头,却注意到她时不时揉一下右手腕。后来我才知道,那是她常年劳累落下的毛病。

那顿饭吃得很安静。继母做的红烧肉确实不错,但我只尝了一口就放下了筷子。父亲看看我,又看看继母,欲言又止。

饭后,继母抢着收拾碗筷。我站在厨房门口,看着她佝偻的背影,突然说:"王婶,我来洗吧。"

她回过头,眼里闪过一丝惊讶,随即笑着说:"不用,你去歇着,我来就行。"

我没有坚持,转身回了房间。关上门的那一刻,我听见厨房里传来一声轻轻的叹息。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听着外面淅淅沥沥的雨声,久久无法入睡。脑海里不断浮现出继母揉手腕的样子,还有她小心翼翼的眼神。

第二天一早,我起床时发现继母已经走了。餐桌上摆着热腾腾的包子和豆浆,还有一张字条:"小芸,我去镇上买点东西,中午回来做饭。"

我看着那张字条,上面工整的字迹让我想起了母亲的笔迹。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这个家,或许真的需要一个新的女主人。

从不认可继母到接受她,这个过程并不容易。起初,我对她的到来充满抵触。每次看到她穿着母亲的围裙,在厨房里忙碌,我心里就涌起一股说不出的酸楚。

记得有一次,我无意中发现继母在整理母亲的遗物。她小心翼翼地把母亲的衣服叠好,放进收纳箱里,眼里满是怜惜。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她并不是要取代母亲的位置,而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这个家。

渐渐地,我开始注意到继母的细心。她记得我爱吃的每一道菜,总是在我回家前准备好。她知道我工作忙,经常熬夜,就特意熬了养生的汤药,装在保温壶里让我带走。

去年冬天,我得了重感冒,高烧不退。继母知道后,连夜熬了姜汤,坐了两个小时的车送到我住的地方。她守在床边,一遍遍地给我换毛巾,喂我喝药。迷迷糊糊中,我仿佛看到了母亲的身影。

那一刻,我心中的坚冰终于融化。我握住继母的手,轻声说:"王婶,谢谢您。"

她愣了一下,随即红了眼眶:"傻孩子,跟妈客气什么。"

这一声"妈",让我们的心贴得更近。我明白,接受继母并不是对母亲的背叛,而是让这个家重新充满爱与温暖。

我做出一个决定,让继母很是意外。

饭后,我拉着继母坐在客厅的沙发上,郑重其事地说:"王婶,我有个想法,想跟您商量。"

继母有些紧张地看着我:"什么事?"

"我想把您接到城里住。"我握住她的手,"您一个人在家太辛苦了,我和爸都不放心。我在城里租了套两居室,离我公司很近,您来了也能照顾我。"

继母愣住了,眼里闪过一丝慌乱:"这......这怎么行?我在村里住惯了,去城里怕是不习惯。"

"王婶,"我轻声说,"您这些年为这个家付出了这么多,也该享享福了。城里条件好,医疗也方便,您的手腕不是经常疼吗?正好可以去医院好好看看。"

继母的眼眶红了,声音有些哽咽:"小芸,你真的不介意......"

"您是我妈,我怎么会介意?"我打断她的话,"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您照顾我,我照顾您。"

继母的眼泪终于掉了下来,她紧紧握住我的手,说不出话来。

父亲在一旁看着我们,眼里满是欣慰。他走过来,轻轻拍了拍继母的肩膀:"老王,小芸说得对,咱们也该享享清福了。"

继母擦了擦眼泪,终于点头:"好,好......"

我回想起逝去的母亲,又对比了继母的好。

母亲是个温柔的人,总是轻声细语地跟我说话。她做的红烧肉是村里一绝,每逢过年过节,邻居们都会来讨教。母亲总是笑着说:"小芸最爱吃这个,我得把配方留给她。"

记得有一次,我发烧到39度,母亲整夜守在我床边,用温毛巾一遍遍地给我擦身子。她的手很凉,贴在我滚烫的额头上,让我觉得特别舒服。

母亲去世那天,我正在外地读书。接到父亲的电话时,我整个人都懵了。回到家,看到母亲静静地躺在那里,我哭得几乎晕过去。

从那以后,家里就少了烟火气。父亲一个人忙里忙外,常常顾不上吃饭。直到继母的到来,这个家才重新有了温度。

继母和母亲不一样。她话不多,但做事很细心。她知道我爱吃红烧肉,就特意去镇上买了最好的五花肉。她的手艺虽然比不上母亲,但那份用心却让我感动。

记得有一次,我无意中发现继母在整理母亲的遗物。她小心翼翼地把母亲的衣服叠好,放进收纳箱里,眼里满是怜惜。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她并不是要取代母亲的位置,而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这个家。

渐渐地,我开始注意到继母的细心。她记得我爱吃的每一道菜,总是在我回家前准备好。她知道我工作忙,经常熬夜,就特意熬了养生的汤药,装在保温壶里让我带走。

去年冬天,我得了重感冒,高烧不退。继母知道后,连夜熬了姜汤,坐了两个小时的车送到我住的地方。她守在床边,一遍遍地给我换毛巾,喂我喝药。迷迷糊糊中,我仿佛看到了母亲的身影。

那一刻,我心中的坚冰终于融化。我握住继母的手,轻声说:"王婶,谢谢您。"

"小芸,尝尝这个汤。"继母的声音把我拉回现实。我接过她递来的汤碗,热气氤氲中,我看到她期待的眼神。

我舀了一勺送入口中,浓郁的香味在舌尖绽放。"真好喝。"我由衷地说。

继母笑了,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喜欢就多喝点,锅里还有。"

父亲在一旁看着我们,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这一刻,我突然明白,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每个人用心去经营。继母的到来,或许不是对母亲的替代,而是给这个家带来了新的生机。

"王婶,"我放下汤碗,认真地说,"以后每个周末,我都回来跟您学做菜。"

继母愣了一下,随即用力点头:"好,好......"

窗外的雪不知什么时候停了,一缕阳光透过云层洒进来,照在厨房的地砖上,映出一片温暖的光晕。这个家,终于又有了团圆的味道。

0 阅读:10

庆庆说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