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刚过,正在祠堂以棋会友的周国义,被一来访的朋友问及有一墓志铭祠堂收藏不?周国义随即联系祠堂管理人员,周魁溪、周民宝、周军溪、周国义热情的和来人畅谈,得知来人叫张保成,本县高寨张庄人士,常年在国外打工,今回乡过年,因早年偶得一墓志铭,想捐给周家祠堂以维乡恋。

祠堂管理人员随张宝成到张庄村迎归两閤墓志铭,经初步查询,此墓志铭是周家三世祖周鑑的墓志铭,31厘米×31厘米,烧结巴砖材质,字迹阴刻,朱砂呈红色,因年代久远,字迹稍模糊。
周鑑,周家三世祖,根据墓志铭文字记载,周鑑生于正统二年四月十九日,卒于正德十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即1515年。
2月5日上午,祠堂请来延津县文物专家张家峰,前来翻译解析三世祖周鑑墓志铭。陪同解析墓志铭的祠堂管理人员有周英,周军溪,周国义,周魁溪等。
从上午8点,到中午12点,整整四个小时,因墓志铭材质不能拓印,一个字一个字的辨认,上年纪的人都累的眩晕,好辛苦!

三世祖周鑑墓志铭,揭开了许多家族至亲的信息,是我们家族,继原阳马滩铺十世祖周柄墓碑揭示出家族部分祖先信息后,又一有重大家族信息的揭示。
周鑑过世,是年79岁,延津周家从山西泽州迁到延津是1388年,这时已在延津生活了128年,说明周鑑生于1437年,周家已在延津生活了49年,合乎历史史实。
又79年后的1515年,周家还没有完全崛起,那时,周家祠堂还没有青石铺地。因为墓志铭仅用烧结巴砖材料。
这说明延津周家的崛起是在第四世周璛,第五世周卿,第六世周诏,周詠等人带领周家人耕读持家,才彻底崛起。成为延津望族。
明朝时期,墓志铭可不是人人皆可拥有,有墓志铭的资格主要取决于个人的社会地位和官职级别。明朝对墓志铭的使用有明确的规定。在明朝,品官才有资格使用墓志铭。
明朝的丧葬制度有着严格的等级限制,不同品级的官员、士庶、民人都不能违背礼制,一旦僭越,就要受到严厉的惩罚。

三世祖周鑑墓志铭,是我们家族发现的最早的族人墓志铭。
三世祖周鑑墓志铭出土地点在祠堂旧址,时间在十几年前。那时,公安局施工,焦作一工人挖出后墓志铭后,想带走,同在工地施工的我县张庄张保成发现后化了一笔钱才没让焦作民工带走,才留下来。
三世祖周鑑墓志铭的回归祠堂,我们要感谢高寨张庄张保成先生。张保成先生长年外国打工,善良的人总会有善报,祝愿张保成先生工作顺利,一路顺风!
撰文 周魁溪
2025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