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杨晓玺先生长篇小说《流金岁月》有感

午后阳光茶语 2025-02-08 02:34:42

回荡在黄土地上的一曲生命交响乐

——读杨晓玺先生长篇小说《流金岁月》有感

文/张振之

《流金岁月》是杨晓玺先生继《流星岁月》之后的又一部令人难以释卷的长篇小说。得以先睹为快的我一口气读完全书,不由得兴奋难耐,感慨万千,这是一部堪比《活着》《人世间》《平凡的世界》的皇皇巨著。此书的出版,堪称延津文坛的一件大事、喜事、好事,可喜可贺!

我与杨老师相识于2016年的一个夏天,在读书会上我第一次见到他和他的著作《流星岁月》,非常惊讶,他居然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写出砖头厚的大部头,太厉害啦!我虽然也算是个文学爱好者,但是数十年来几乎连一部长篇都没细心读过,更不要说动笔去写了。当时看到杨先生精神焕发的状态,想必他的创作应该是轻松容易的,我便随口说,杨老师可以再写一部书呀。他说,不写了不写了,整这个太累人了。没想到,才几年过去,他又创作了这么一部长篇《流金岁月》。今年春节前见到杨先生,谈及此事,他还生动地打了个比方说,创作就像女人生孩子,生过后大都会说:太遭罪了,不生了不生了,隔了两年,得住手不由自主就又生个。听后我们都笑喷了。

无疑,新书《流金岁月》的创作也是耗费了他的无数心血,用他的话说,“这部作品,近乎掏空了我的生活和艺术积累,我真的有些疲惫了。”是的,作品构思于2018年冬,动笔于2020年春,期间五易其稿,由50万字的初稿删改至33万余字,终于在2024年秋在北京线装书局得以正式出版,可谓一项历时7年的宏大工程。但作者受用写作的过程,累并快乐着。他还计划在退休之后,再写出岁月系列第三部,以此构成“岁月三部曲”慰藉此生。他的这种坚持不懈、砥砺前行的精神是多么难能可贵,真是让吾辈望尘莫及啊!

得到杨先生的这部作品《流金岁月》后,由于长期生活在城市里,本来对乡土题材文学作品不大感兴趣的我,读了没几页就被带入书中。紧跟主人公高仁,从他的家世、童年和成长开始,穿越了那个时代,原先一无所知的土改、挖河、生产队、联产承包责任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内容,带给我满满的新鲜感,令我茶不思饭不想夜不寐。有一次夜里两点多醒来,想到书中的故事,再也睡不着了,索性开灯畅读,一直读到天亮。这种欲罢不能的感觉是只有当年上学时候才有的!我一度怀疑时光倒流了,平日里每每下决心读书,却迟迟翻不开第一页,现在这种读书的感觉和兴趣又回来了,真好!而且这种厚重的质感是在看电影电视、刷抖音快手小视频时无法找到的。我要以此书为契机,读更多的书,趁着兴趣在新年伊始开启我的读书年。

《流金岁月》这部精心雕琢的作品恰似一幅精美的乡土生活长卷,从民国到当代,时间跨度达百年之久,这种宏大壮阔的叙事结构不仅展现了历史的厚重,更通过细腻的精心描写,在人物塑造与情感表达上细致入微,让读者真切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挣扎与坚韧。掩卷沉思,其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优美的文字,让人不禁想起那些经典之作——余华的《活着》、梁晓声的《人世间》以及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首先,小说以波澜壮阔的社会行进洪流为背景,紧扣时代脉搏,以时空为经,以故事为纬,抒写出了动人心魄的社会发展史诗。作者将场境设定在广袤的乡土之上,铆定北中原地区一个普通的村庄——高家庄作为主要的舞台,以一个家族的发展历程为轴线,立足于对气势磅礴的社会行进面貌和民族独特记忆的抢救与挖掘,展现出百余年来乡村生活的缤纷画面。再现了众多人物在时代洪流中的命运沉浮,铺陈出在这一史无前例的社会转型裂变过程中,发生的形形色色的蝶变、难题、矛盾、纠结、苦难和欢乐,将乡土故事娓娓道来。展示出普通老百姓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和环境里,是如何谋求生存路径、如何求索生命真谛、如何让生命焕发熠熠光彩的,同时也传达出人生闪光的智慧,以及面对艰难险阻百折不挠的奋进精神。其中,人物的人生轨迹交织着个人奋斗与家庭变迁,反映了社会变革对个体命运的深刻影响,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充满生命力的黄土地之上,感受着岁月的倥偬流转和命运的起伏跌宕。

其次,《流金岁月》在人物塑造上极为成功。有的浓墨重彩长篇大论,有的点到为止惜墨如金,张弛有致,次第登场。高仁、高有永、高有义、高三驹、高金梅、高银梅、高三斤、王德恩、安德海,以及宽厚仁慈邻居二叔、强悍跋扈的爱莲、婚姻不幸的宋文进、取舍有度的高思宝、学富五车的牛春仁、见异思迁的蔡留安、见利忘义的小头孙等一系列人物,形象鲜活,跃然纸上,仿佛从书页中跳跃出来,走到了我们的面前,在和我们沟通交流......

高仁像一棵扎根大地的树,坚韧不拔,面对命运的沉重风雨,始终保持着内心的善念和对未来的希望,他的坚韧与独立,聪慧与善良,会让人看到现实生活中许许多多平视困难、快意人生的影子,感受到人性的光辉,就像《活着》中的福贵,在苦难中坚守生命的意义;《人世间》里的周家兄弟姐妹,在平凡中书写不平凡的人生;《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和孙少安,为了梦想而不懈努力。书中有的地方虽然表现了人性的阴暗,以及社会的不公与偏见,但更重要的是对比映衬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鼓励人们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自始至终充满了催人奋进的励志正能量。小说中对其他配角的描摹也是各具特色,他们的喜怒哀乐、成长与变化,都深深地打动着我的心。他们与主角之间的互动,共同编织出一幅幅丰富多彩的人生画卷。

小说中对亲情与对乡邻调解的描述尤为动人。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扶持,共同面对人生的波折,这种难以割舍的亲情,让人在纷繁的世界中感受到一份难得的慰藉和温暖。而小说中对乡邻产生纠纷的调解叙写,真让人拍案叫绝!作品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让读者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更理性的思考。

再者,小说的语言颇有文采,看这部书,宛如在聆听一位充满睿智的邻家大哥在讲故事,其语言风格既回避了肤浅菲薄的平淡无奇,又摒弃了故弄玄虚的晦涩难懂,字里行间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魅力。比拟、夸张大量引用,对仗、对偶信手拈来,整句、散句交相辉映,颇具平仄韵律感,富有诗意美,契合了当下流行的诗意小说、散文文化的审美情趣。如“那风不是自空中刮起,而是啃着地皮来的”,“雨是夏的客人,雪是冬的情人”,“西风渐起,秋染大地”等等,文中还有一些诗歌、对联和辞赋。作者还擅长以简洁流畅的笔触,将复杂的情感与深刻的思想娓娓道来,金句频出,如“家世,不一定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但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命运”,“苦是生活的原味,难才是人生的本质”,“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等等,不一而足,这些话语不仅富有哲理,更引发读者对人生与人性的深刻思考。

另外,文中俚语、俗语、歇后语俯拾皆是,如“手里有粮,心中不慌”,“水有源,树有根”,“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跑着跑着猛一停——站住了脚步”,“打井的吃饭——上来了”,“俩豁子亲嘴——不少磨牙”,举不胜举。作者的这些文字如同春风化雨,既温柔地抚慰着读者的心灵,又犀利地折射着社会的现实,让人读来回味无穷。

值得一提的是,《流金岁月》在叙事方式上揉入了大量的幽默元素,有效增强了作品的趣味性和可读性,营造出欧亨利式的戏剧效果,让人在泪点中加入了笑点,与主题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突出人物形象愈加丰满,使读者产生出阅读的愉悦和轻松。同时,推动情节发展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令读者在会心一笑之余,也能引发诸多思考。

比如,有一家人起早浇地,浇错地了,浇了别人家里的地,还撒了三袋化肥,想让那家赔化肥,那家不赔,一度剑拔弩张;再如,高仁去世后,有个小伙儿去吊孝,走到灵棚底下匍匐在地,大声哭号道:“我的亲舅奶奶哎——”一圈的人听后面面相觑,随后掩嘴窃笑起来。总管见状,上去朝他撅得老高的屁股上踢了一脚,他抬头一看桌上供的是舅爷的遗像,大惊失色,连忙改口哭起舅爷了;二流子高三斤心里不平衡,无故乱点别人家的柴火垛,厚颜无耻地蹭吃蹭喝;还如,有两口子吃饭,一盆菜原本放在中间,吃着吃着,男人把盆往自己这边拉了拉。媳妇一看,也往自己这边拉,如此来回拉几次,男人急了,上去卡住了媳妇的脖子,卡得没气了,还屙了一裤子。媳妇醒来后,跑去娘家“搬兵”,娘家人多势众,把男人捶了一顿;男人爹见儿子吃亏了,一棍便把亲家母夯倒在地上——两口子要离婚,经过高仁的调解,两口子争着道歉。男人说,“我去给你妈说好话,俺爹不该夯你妈。”媳妇说,“我先去给您爹赔礼,俺娘家人不该掺和到咱家来闹。”不到两个小时,两个人又和好了,媳妇坐在男人自行车后面走了,还搂住了男人的腰。诸如此类的笑点不胜枚举。

小说除了好读之外,字里行间还弥漫着绝非心灵鸡汤的教化意义,深入探讨了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如何正确教育子女,如何维护家庭的完整、打造家庭的幸福,如何处理人际关系、解决生活中不可回避的诸多矛盾。这些内容对现实中锻造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无疑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还有书中对延津著名特产——延津火烧的精心刻画,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看到杨老师描写的大火烧,不由得让人舌底生津,也倍感亲切和亲近。

春节前后,花几天时间读完《流金岁月》,不由得心潮澎湃。《流金岁月》是一部值得耐心阅读的小说,它告诉我们,无论经历什么,我们都要保持内心的坚强和善念,勇往直前,永不放弃,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世事喧嚣,红尘滚滚,我们都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每日为了生活生计而劳碌奔波。在繁忙的劳作之余,回归窝巢,洗却风尘,捧一本好书,临窗而坐,卷香为伴,饕餮一顿精神大餐,接受一次心灵的洗礼,何尝不是一种非凡的享受呢?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流金岁月》正是一种营养品,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润泽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在纷杂的生活中找到一份宁静和感动。无论时光如何流转,作者笔下的这段“流金岁月”,将会独树一帜闪耀在文学的长河中,成为我们心中不灭的灯塔之光。也让我们敢于面对生活的风雨,珍惜身边遇见的人与我们的亲人,用不懈的努力与汗水,书写属于自己的“流金岁月”吧!

作者:张振之,网名香路幽远,延津一中语文教师,河南省杂文学会会员,新乡市作家协会会员,延津县作家协会理事,太一文学院签约作家。诗文有300多篇发表于报刊,多篇入选作品集,多次在全国性的比赛中获奖,曾主编《延津诗歌》,现兼任纸刊《百度名家典藏》特聘责任编辑,“黄河文风”主编,著有《香路幽远》文集等。

0 阅读:2

午后阳光茶语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