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同行评审的真相与反思:权威性如何被操控?未来路在何方?

韵韵投必得 2024-06-03 04:36:45

最近有个学术界热点,没有发酵起来。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吕教授的博士生毕业论文,遭遇了恶意评审。吕教授专门撰文,就恶意评审对学术评价的影响展开讨论——《“恶意评审”如何评价和运用?——基于武汉大学一篇博士论文评审意见的分析》。

文章最早发表在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的官方公众号,发文后不久即删除,学院已经了解此事并介入。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1、推而广之的同行评议

博士毕业论文的盲审,本质上属于一种特殊的同行评议,采用双向盲审,即评审者和被评审者均匿名,经过长期的实践已经确立为博士学位授予的必要程序。以博士毕业为例,最初只需要三位专家评审论文,现在普遍需要五名,而且范围也从博士毕业扩大到硕士毕业——硕士毕业需要三位专家外审论文。

人类社会整体上承平日久,学术产出爆炸式增长。官僚和科技主管机构对越来越多和越来越细分的学术产出应接不暇,同行评议制度应运而生。

大体上分类,同行评议包括三大类:评人、评文、评项目。对应的具体称呼可能会不同,比如评价、评议、评审、审稿等,但本质上都是同行评议。

评人的同行评议,除了文章开头的学位论文盲审之外,常见的还有职称评定和人才评价等。评文的同行评议,最常见的是审稿。评项目的同行评议,则包括项目的立项、中期和结题阶段对应的评审。

以上这些同行评议,评议人有的知道被评议对象的情况,有的则不知道,只能根据文本进行学术评价,而被评议对象则一般不知道谁是评议人。

还有非常有趣的一点是,有些同行评议,不被认为是同行评议。

比如学位授予答辩会,博士答辩会上的专家,人家只要肯来,大都不会为难学生,虽然也都专家和同行的评议,但因为结果的“可预见性”太高,不认为是同行评议。某些项目的结题答辩也大抵如此。

平心而论,同行评议制度经过这么多聪明人的打磨,已算是目力所及内最好的评价制度,在实践中也确实离不了。

以博士学位论文的盲审为例。早先通过答辩即可授予学位,答辩专家则都是导师自己找人,虽然也是同行,但囿于人情世故,只要答应了,就得让人家过,哪怕水平差点意思,也得放点水。特别是国内有段时间,在职硕士和博士特别多,MBA和EMBA特别多,成为官员和商人们镀金的捷径,盲审制度有效遏制了培养质量的下滑。现在硕博士持续扩招,更需要加强对毕业的管理,而盲审则是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必要之举。

2、学术出版中的同行评议

以往对同行评议的讨论,多居于学术出版的范围。普遍的共识是:同行评议是确保论文质量的关键环节。

然而,Nature在今年5月初撰文表示,同行评议中竟然也存在抄袭问题!论文同行评议回来的意见,没准是审稿人抄来的,而这很无疑会影响论文评审的公正性和学术诚信。

图片来源:Nature官网

波兰华沙生命科学大学的水文专家Mikołaj Piniewski在查看自己投稿论文的审稿意见时,发现三位审稿人中有两位的审稿意见含糊不清,缺乏实质内容,充满了万能句。

为了搞清楚审稿人到底在说什么,Piniewski上网对审稿意见中包含的短语进行了检索,结果发现这些审稿意见竟然与来自MDPI和PLOS等出版商的已发布的审稿意见完全相同。更令人惊讶的是,在查看了Piniewski几个月前提交的另一篇手稿的审稿意见后,更多的抄袭文本浮出水面。

为了查明真相,Piniewski与论文的几位合著者组建了团队,详细调查论文审稿意见中的剽窃行文。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Scientometrics。

图片来源:论文截图

团队发现,19家期刊的审稿意见中存在大量重复文本,涉及50篇同行评审报告,且重复数量在2021至2023年间逐年增加,而这些似乎还只是冰山一角。

团队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审稿人试图节省时间或对自己写作能力不自信,他们倾向于“发现”更好用的内容,而不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去撰写。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很多AI工具已经可以阅读文本,并总结优缺点。不排除某些审稿人使用这样的工具来撰写审稿意见,这将进一步加剧相同短语甚至是重复内容的出现。

Piniewski预计,随着AI技术的普及,抄袭问题可能会在未来几年变得更为严重。面对这一挑战,PLOS、Elsevier和MDPI等出版商均表示,他们正在积极调查和解决这一问题,并考虑使用剽窃检测软件来检查所有的同行评审报告。

3、必要改进的同行评议

同行评议的某些漏洞,可能在设计之初就存在。

理想情况下,如果投稿人看重同行评议,那么当他们的论文被评议后拒绝时,他们应该听取反馈,补充更多的实验,甚至重写论文。这肯定是对科技进步的正向反馈。但现实是,投稿人通常只是换一家期刊——往往是影响因子少一点的期刊——再投一次稿而已。

有人甚至调侃,发表论文跟买彩票差不多,中奖的唯一办法就是多买几次。

而且,在科研内卷的今天,大家都急迫地想早早发表自己的发现,同行评议已被证明是一种效率低下的方式。同行评议的论文,一般都前置有期刊编辑的审稿,后置则有回合数不定的修改,整个过程的进展非常缓慢,论文发表周期很长。大量预印本网站的存在,就是为了弥补这种不足。

在实践中,同行评议也并不能完全避免人情关系和利益冲突。这一点,在项目的立项中显现得尤为突出,大大干扰了评审的公正性。

去年5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通过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请托行为禁止清单》,分别对科研人员、依托单位、评审专家和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作人员制定了禁止清单,重拳整治科研项目评审中的“打招呼”行为。

图片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网

同行评议中,审稿人的匿名性虽然一方面保证评审意见可以畅所欲言,但同时也为个人偏见和责任感的缺失留下土壤。比如同行评议更倾向于接受那些符合现有知识体系的研究,对那些颠覆性或非常规的创新观点则不够友好。很多诺奖级的发现,在最初发表之时,都有过屡次被拒稿的经历。

与此同时,因为审稿流程的细分,同行评议并不关注论文中的错误,对于数据问题、图片造假、剽窃等问题也不加追究。越来越多的论文被撤稿,也恰恰证明了这点。

到这里,咱们可以稍微探讨一下同行评议制度的根基。

目前运行的绝大多数同行评议,评议人都是义务劳动——如果有金钱往来,也代表无法匿名——整体上,这实在是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默默地投入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但却为他人做嫁衣。

这种不求回报只讲奉献的制度,只能建立在一个理性客观公正自由的健康向上的学术共同体之上。

显然,这种理想的学术共同体可遇而不可求。

结尾

同行评议一路走来已经60多年,学术出版的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制度本身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改变是必然的——不能寄希望于评审人的道德自我约束。

希望主管部门、学术共同体和出版机构联合起来,一起搞搞新意思。期待符合时代发展又能促进科研进步的新型同行评议制度的出现。

我们有很多高分案例发表在世界一流的高影响力期刊上,包括影响因子高达46.9的Nature Biotechnology,以及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这些文章得以发表最重要的是基于世界领先的科研项目,再加上投必得各领域专家的协助:有的是语言润色,从论文写作的遣词造句、文章结构到文章内容的科学逻辑全方位的优化;有的是全程服务,包括语言润色、选刊、协助回复审稿意见、封面图制作等全方位的协助。在原作者以及投必得的共同努力下,使文章得以更顺利的发表。

投必得,您身边的学术顾问

八大服务类型,助力您的科研之路

-广告-

请持续关注投必得科研问答系列 为您答疑解惑,有问必答!

0 阅读:0

韵韵投必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