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财长放话中概股退市!“华尔街失去中概股,谁损失更大?”

新的时候呀 2025-04-10 16:14:43

美国财长最近放话,要让所有中概股从美国退市。乍一听,像是要对中国企业“赶尽杀绝”,可仔细一想,这招真的能伤到我们吗?中概股退市,听起来吓人,但对中国企业来说,可能反而是个机会。

首先,中概股的核心资产都在中国境内。阿里、京东、拼多多的服务器、仓库、供应链全在国内,美国股市只是个融资渠道。退市不等于破产,公司照样运转,甚至可能因为摆脱美国监管束缚,发展更灵活。

再看股价,消息一出,中概股集体下跌。但对有实力的投资者来说,这反而是抄底机会。巴菲特说过,“别人恐惧时我贪婪”,现在中概股估值被打压,长期投资者完全可以低位吸纳。

美国逼退中概股,本质上是金融战的延续。过去几年,美国不断收紧对中概股的审计要求,甚至搞出《外国公司问责法》,核心目的就是施压。但问题是,美国资本市场真的舍得放弃中概股吗?

数据显示,中概股总市值一度超2万亿美元,每年为华尔街贡献巨额交易佣金和IPO收入。如果全部退市,高盛、摩根士丹利这些投行损失不小。更关键的是,全球资本需要中国增长故事,没了中概股,美股吸引力反而下降。

对中国来说,退市未必是坏事。香港股市早已做好承接准备,阿里、京东等巨头都已二次上市。A股也在改革,科创板、注册制让更多科技企业能本土融资。长远看,减少对华尔街依赖,反而能增强金融自主权。

有人担心退市会影响融资,但现实是,优质企业从不缺钱。腾讯、华为没上市照样成巨头,字节跳动推迟IPO也不耽误扩张。真正的好公司,融资渠道多的是,不靠美股也能活。

更深层的问题是,美国这种“金融脱钩”能走多远?全球经济早已深度绑定,强行切割只会让美国投资者失去分享中国增长的机会。就像当年英国脱欧,最终受伤的是自己。

退市风波背后,其实是中美博弈的新阶段。美国想用金融手段施压,但中国早已不是2008年时的金融新手。我们有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有不断开放的资本市场,还有14亿人的内需市场托底。

最后,这场博弈的关键在于——谁更离不开谁?美国资本市场失去中概股,就像超市下架最畅销的商品;而中国企业回归港股、A股,反而可能迎来更稳定的融资环境。

(互动提问:你觉得中概股退市是危机还是机会?评论区聊聊。)

0 阅读:0

新的时候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