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的上半年我们一起见证了很多历史,这里面的个中滋味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些体会。当然,我们国家的疫情防控能力在这次大考中已经充分得到了展现,制度和能力上面我们有足够的自信。而且6月的PMI指数已经站上了50了,从数据上来看我们的经济已经有企稳的迹象了,大概率我们也将是全世界里最早走出疫情影响的国家,没有之一。
上半年,大家基本上根据疫情都是看空的节奏,各路媒体也是大喊现金为王、当务之急是活下去。不过很快就相当于被打脸了,这几天A股已经直接奔着3500点去了,楼市也是涨势“喜人”,不仅深圳上半年录得15%的涨幅,甚至北京、上海、杭州等热点城市也是接连看涨。据说千万以上的豪宅在这一波交易中,成交量和涨幅都是相对比较大的。
而每当股市与楼市齐涨的时候,总会有卖房进场炒股和卖股出场扫楼的争论。去年3月份的时候也是如此,当时A股经历了2月份的大涨、各地楼市也迎来小阳春,市场上就有这么一个笑话。
说是当时房产交易中心里有两批人,一拨人卖掉了房准备进A股抄底,另一拨人刚从股市套现准备扫房子。两拨人相互瞄了一眼,互相觉得对方很蠢。
今年年初提到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时候,这两拨人的争论也是非常激烈的。做房地产的人就高喊,货币放水了,房价一定会涨。做股市基金的则高喊,房地产严格调控长不起来,股市一定会涨。而且这两拨人依旧还是“互相看不起”。
那么今年这种情况是卖房炒股还是卖股扫楼呢?下面谈谈我的一点粗浅的看法。
1.卖房炒股没有可行性,但卖股扫楼有
房子和股市,中国老百姓最摸得着的三个投资产品中的两个。另一个理财产品今年已经不怎么被普通人看好了,特别是年初一些投资于债券的理财产品,根据监管要求打破刚兑采取净值化管理之后,最近亏的比较厉害,引发了不少投资者的不满。所以房子和股市受到大家的追捧很好理解。
不过房子和股市在流动性上的差别可是云泥之别。就算是过去一段时间房地产市场火热,可前面也说了,最热的是豪宅,其次是学区房,普通住宅的热度非常有限。卖房不同于卖股票,有所谓的集合竞价,需要先找到卖家,然后再办各种手续,最后打款、放款。要是买家全款还好说,如果贷款甚至是公积金和商业组合贷款,那一套流程下来,没有两个月基本上办不完。
何况卖房找买家是何其困难,除非按照明显低于市场价的方式出售。这就意味着如果现在才想卖房炒股,要么接受一开始就亏损很多的局面,要么就要等一个很漫长的交易周期,可能那会股市早就回归平静了,那卖房炒股的意义何在?所以说卖房炒股不具备可操作性。
反过来看,卖股扫楼的可能性还是有的。毕竟股市好的时候,不存在连续跌停无法卖出的情况,市场流动性也非常充足,愿意来投资或者接盘的人很多。
2.股市楼市,都是当前的政策市
这可能是全世界股市楼市的一个共同的特点。毕竟房价、股价等资产价格,受货币政策的影响是很大的。在现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叠加实体经济复苏的速度相对比较慢,困难还不少,多出来的这部分“宽松”资金,最理性的选择肯定也不是先进入实体经济。因为进入实体经济流动性会很差、风险也很高,这么简单的道理像银行、证券和资深投资者肯定心知肚明。
而且货币传导不是央行直接传导到每个人手上的,肯定是先传导到金融机构、大投资者、企业主手里,获得宽松资金的人显然更愿意把资金投入股市、房地产,甚至于大宗商品这些投资标的。最好的例子就是今年3月美联储宣布“无限量”向市场提供流动性,直接把暴跌将近1万点的道琼斯工业指数给拉了回来,甚至再创新高。
所以股市也好、楼市也罢,在当前的特殊情况下是政策的直接产物。换句话来说,把时间稍微拉长一点来看,两者的涨跌幅是基本一致的,不存在谁比谁厉害的情况。唯一的区别就是两者上涨的时间窗口不一样,可能会出现一起涨,或者一个先涨一个后涨的情况。
就比如去年年初的A股和楼市,在市场利率总体有所下降的情况下,A股先涨了15%,随后楼市也迎来了10%左右的小阳春。但A股到3月份就已经见顶,楼市的小阳春也就持续到了4月份。随着房贷优惠利率政策逐步取消,以及市场利率趋稳,到5月份开始,A股和楼市又进入了新的“冷静期”或者说平淡无奇的“长草期”。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持有股票和持有房产,对于不会频繁交易的普通投资者来说最后的收益是基本持平的。所以卖房炒股和卖股扫楼,唯一多出来的地方,就是折腾了半天,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最后只是平白无故地交了很多的税和交易费用而已。与其如此,不如好好静下心来,分析市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