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自墨道智言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出自《道德经》,短短十二字,却蕴含着深邃的处世哲学。
“挫其锐”,并非让人磨平棱角、毫无锋芒,而是告诫我们收敛锐气,不恃才傲物。杨修恃才放旷,屡屡在曹操面前彰显聪明,解“鸡肋”口令、拆曹操“一盒酥”之意,最终因锋芒过盛,惹来杀身之祸 。
“解其纷”,是教人化解矛盾纷争,不被琐事困扰。蔺相如以大局为重,回避廉颇挑衅,终使将相和,为赵国稳定奠定基石。
“和其光,同其尘”,倡导不炫耀、不特立独行,融入尘世。曾国藩一生行事低调,平定太平天国后主动裁军,不居功自傲,避免功高震主之嫌,得以善终。
在生活中践行此道,收敛锋芒,不贸然与人起冲突,以平和之心待人接物,我们便能在纷扰尘世中寻得内心的宁静与平衡。

图片来自墨道智言
“光而不耀,静水流深”,短短八字,道尽处世与为人的至理。
“光而不耀”,是一种内敛的智慧。苏轼一生才华横溢,却历经坎坷,多次被贬。但他从不因自身才学自傲,在黄州,他与百姓同耕同食,将满腹才情化作对生活的热爱,用诗词慰藉心灵,默默发光,不刺痛他人。
“静水流深”,则是沉稳的力量。古往今来,诸多大师皆是如此。钱钟书先生学贯中西,著作等身,却深居简出,潜心学问,不被外界喧嚣干扰,于寂静中沉淀出深厚的学识。
在生活里,真正有实力的人往往低调谦逊,他们不张扬炫耀,却凭借深厚的底蕴,在岁月长河中稳健前行,用无声的力量感染着周围的人。

图片来自墨道智言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出自《道德经》,短短两句,蕴含着天地与人世的深刻哲理。
“天之道,利而不害”,是自然的无私恩泽。太阳东升西落,普照万物,滋养大地生灵;雨水适时而降,润泽草木庄稼,从不求回报,亦不伤害世间任何生命。
“人之道,为而弗争”,倡导一种处世智慧。陶渊明厌恶官场纷争,归隐田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他躬耕自足,创作大量质朴诗篇,不与世俗争名逐利,却在文学史上留下独特印记。
在现实生活中,若能顺应天道,以利他之心生活,秉持人道,努力作为却不争一时得失,便能少些烦恼,收获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图片来自墨道智言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短短八字,道尽为人处世的至高境界。水,滋养万物,默默奉献,从不居功自傲。就像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悄无声息地滋润大地,催生万物生长,却从不宣扬自己的功劳。
再看古之贤士,蔺相如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立下大功,面对廉颇挑衅,他一再避让,以国家大义为重,不争个人荣辱,如同水一般,甘居低位,化解纷争,成就将相和的佳话。在生活里,我们若能如水一般利他不争,便能拥有广阔的胸怀与和谐的人际关系,内心也会更加宁静、富足 。

图片来自墨道智言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出自《道德经》,寥寥数语,却蕴含着安身立命的大智慧。
知足,是一种处世态度。和珅一生贪得无厌,聚敛巨额财富,最终被赐死抄家,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而知足者,如东晋的陶潜,他看清官场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回归田园,在简单生活中寻得内心宁静,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
知止,是一种人生智慧。范蠡助越王勾践复国后,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及时功成身退,泛舟五湖,经商致富,得以善终。反观李斯,位居丞相之位,却不知收敛,贪恋权势,最终被赵高陷害,腰斩于市。
懂得知足知止,才能在人生路上行稳致远,不被欲望吞噬,长久地保持内心的安宁与生活的平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