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书法史上,北魏时期的《张黑女墓志》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光芒。它不仅是书法艺术的杰出代表,更是一段历史与文化的生动记录。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张黑女墓志》的世界,探寻其背后的故事与艺术魅力。

一、墓主其人:皇族官僚张黑女的传奇一生
《张黑女墓志》,全名为《魏故南阳太守张玄墓志》 ,张玄,字黑女,这里的“黑女”读音为“hè rǔ”。为避清康熙帝玄烨名讳,清人通俗称其为《张黑女墓志》。

张黑女出身显赫,是南阳白水人,乃黄帝后裔。中古时期,其先人在商朝和周朝就担任地方官职,到了汉代及三国、魏晋时期 ,家族中更是高官辈出,曾有祖先做到司徒、司空这样的高位。他的远祖张和,曾任吏部尚书、并州刺史;祖父张具,为中坚将军、新平太守;父亲为荡寇将军、蒲坂县令 。出生在这样的名门望族,张黑女自幼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也注定了他不平凡的人生轨迹。

张黑女素性高浩奇异,见识与度量高远。他初入仕途便任职中书侍郎,后又拜官南阳太守。在南阳太守任上,他恩威并施,治理有方,本欲大展宏图、报效社稷,却天不遂人愿,命运无常。

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年仅32岁的他,逝世于蒲坂城建中乡孝义里。张黑女临终之时,神志清醒,言行举止中规中矩,令人敬佩。

普泰元年(公元531年)十月一日,他与夫人(河北巨鹿太守陈进寿之女)合葬于蒲坂城东边的高原上。人们将他的生平事迹刻于石上,希望他的美名能流芳百世,这便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张黑女墓志》。墓志文对张黑女的死用“薨”字,足以证明其皇族高官的身份。

二、创作背景:北魏晚期的文化交融与书法变革
《张黑女墓志》刻于北魏普泰元年(531年),属于北魏晚期作品。这一时期,北魏政权虽逐渐走向衰落,但书法艺术却迎来了成熟阶段,楷书在隶书向唐楷过渡的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北魏时期,孝文帝迁都洛阳,大力推行汉化改革,这一举措促进了南北文化的深度融合。在书法领域,北方书法的雄浑豪迈与南方书法的温婉秀丽相互碰撞、交融,使得这一时期的书法风格兼具南北之长。

《张黑女墓志》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它既保留了北朝书法的古朴质感和雄浑大气,又融入了南朝书法的温润与典雅,是南北文化融合的典型代表。
三、书法特色:方圆兼备,韵致超逸
(一)笔法:方圆兼施,刚柔并济
《张黑女墓志》的笔法堪称一绝,中锋与侧锋兼用,方圆兼施,达到了刚柔相济的艺术境界。

起笔与收笔处,常呈现出方峻的形态,如横画的切笔入纸,给人以斩钉截铁之感,尽显干脆利落;而在笔画的中段及转折处,则巧妙地运用圆转笔法,使线条富有弹性与张力,线条粗细变化自然流畅,毫无生硬之感。这种方圆结合的笔法,既体现了北碑书法的雄强刚健,又融入了南帖书法的灵动飘逸,让每一个笔画都充满了生命力。例如,“大”字的横画,起笔方峻,行笔过程中线条沉稳有力,转折处圆转自然,收笔时微微上扬,富有韵味。

(二)结构:欹正相生,疏密得当
其结构特点鲜明,整体看似随意,却暗藏玄机,在平正之中蕴含着巧妙的变化,呈现出欹正相生的美感。字的重心有时微微偏移,打破常规的对称,但又通过其他笔画的呼应与调整,使整个字依然保持平衡与稳定,给人以灵动而不失端庄的感觉。如“有”字,上半部分的横画略微向右上倾斜,撇画则向左下方舒展,打破了常规的对称结构,但通过下方“月”字的平稳摆放,使整个字达到了平衡。

在疏密关系的处理上,《张黑女墓志》也堪称典范。笔画多的字紧凑而不拥挤,通过合理的穿插避让,使每个笔画都能找到合适的位置;笔画少的字则舒展大方,留白之处恰到好处,营造出空灵的意境。比如“繁”字,笔画繁多,但各个部件之间相互穿插、避让,丝毫不显杂乱;而“一”字,笔画简洁,却通过舒展的用笔和适当的留白,展现出一种简洁大气之美。

(三)整体风格:古朴典雅,韵致超逸
从整体风格来看,《张黑女墓志》古朴典雅,韵致超逸,将北朝书法的雄浑大气与南朝书法的温润典雅完美融合,形成了一种既质朴豪放又精致秀美的独特韵味。它既有北碑的俊迈之气,又含南帖的温文尔雅,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和韵味,让人在欣赏作品时,仿佛能感受到书写者当时的心境与精神境界。

这种独特的风格,在北魏众多墓志中独树一帜,也使得《张黑女墓志》成为后世书法家学习和借鉴的典范。

四、后世影响:备受推崇的书法经典
《张黑女墓志》自诞生以来,便备受后世书法家的推崇与喜爱。清代何绍基对其极为痴迷,他于道光五年得《张玄墓志》剪裱旧拓孤本后,视为珍宝,并多次临摹与题跋,此本几乎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何绍基评价其“化篆分入楷,遂尔无种不妙,无妙不臻,然遒厚精古,未有于比肩《黑女》者” 。

清包世臣称赞此帖“骏利如《隽修罗》,圆折如《朱君山》,疎朗如《张猛龙》,静密如《敬显隽》” 。清康有为也对《张黑女墓志》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它“雄强无匹,然颇带质拙,出于汉《子斿残石》,《马鸣寺》略近之,亦是卫派。唐人寡学之,惟东坡独肖其体态,真其苗裔也” 。

后世许多书法家从《张黑女墓志》中汲取营养,它的笔法、结构和风格对后世楷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独特的书法魅力,至今仍吸引着无数书法爱好者去临摹、研究,成为中国书法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张黑女墓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北魏墓志中独领风骚。它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了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辉煌成就,更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时代南北文化交融的独特魅力。

无论是从书法艺术的角度,还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看,《张黑女墓志》都具有极高的价值,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品味。相信在未来的岁月里,它将继续闪耀着光芒,为中国书法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