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浓眉大眼”的也爆雷了

烨昀聊商业 2025-02-19 22:08:37

最近基金圈又爆了一个大雷,一只现金管理类的基金(理财型的不是买股票的那种),基金账户里的钱没了。基金账户中的12个亿,现在只剩8万元,其它的钱(近12亿)不翼而飞,莫名其妙地“飞走了”“飞没了”。

钱没了不是重点,重点在于此基金是:正规的基金,正规注册的产品,正规的监管,正规的银行里正规的账户,里面的钱却说没就没了。而且不仅是“正规”的基金,还是现金管理类的基金,是理财型的不是买股票的那种哟(按道理讲,风险是很低的哟),但是,阳光私募说爆雷就爆雷了。

为什么这么多“正规”,最终也是爆雷?因为这些所谓的基金(无论是私募基金还是公募基金),还有那些所谓的三方财富、信托等,在本质上可以说就如同十几年前的p2p本质是一样的,只不过换了个马甲。本质相同,那么无论是有多么“正规”,爆雷都是必然的结果。在以前的文章中有过讲解:

既然是源于本质,所以现在的基金爆雷是越来越简单粗暴了。以前基金搞爆雷至少是弄个什么重仓股st,或高位接盘等手法,把投资人的钱拿去先洗一遍再收走,多少还含蓄一点,弄个手法,弄点“技术”,让大家面子上都过得去。现在这些手法技术也不用了,直接简单粗暴地把钱直接弄走,可以说那简直就是开始明抢了。

那些所谓的理财为什么大都会爆雷?因为其底层逻辑存在一大错误问题。这一大错误问题是:考验人性。用几十亿、上百亿去考验人性,结局在开始时已然注定。

什么是考验人性?当一个人手里集中拿到几十亿、上百亿的钱,还要求他只用心(甘心)去“代客理财”挣那点手续费、管理费的辛苦钱,这就是考验人性。

即使他能不忘初心,只用心(甘心)代客理财(客观公正地讲,并不是所有的理财公司在开始时就想搞庞氏骗局,而是想好好干),但当他运营出现了问题,出现了亏损,出现了窟窿,或者经济环境不好了,面对手里那么多钱(投资人的钱),他还会不动歪心思吗?这就如同让一个快饿死的人,去看守管理包子铺,还不允许他吃包子一样,这就是考验人性的问题。

考验人性的事最终都会被人性打败。所谓的监管,监管不了人性,更何况那些监管实际上形同虚设,只定制度,却没监控力。所谓的正规,在人性面前也会不正规了。这就是现今所谓的理财,其底层逻辑上存在的一大错误问题。

因这底层逻辑上的一大错误问题而致使:把钱投到(交给)那些所谓的理财机构,买那些所谓的理财产品,说句难听的话,往往就无异于“肉包子打狗”。爆雷和大坏账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对此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有过讲解:

中国的金融业现在很乱,尤其是那些所谓的理财市场。这个行业圈子现在有个特点:如果你哪天不要脸了,豁出去了,就想着干一票大的就跑路,那是有机会干出很多钱的(懂的都懂。当然干出很多钱之后,你能不能跑路成功,那就看你跑路的本事了)。

为什么这个行业会有这种特点呢?因为金融玩的是钱,经营的是信用(信任),当然其中的玩法可不是普通人能玩转的。这些内容本篇就不展开讲解了,后续文章给大家讲解。

最后,要说的是:在这段时期内,大家一定要谨慎,提高警惕。打雷了,天要下雨了,非必要,不外出,非必要,不理财。

0 阅读:3

烨昀聊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