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高阶智能驾驶车辆通常指具备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这些功能包括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辅助、自动泊车等。近年来,消费者对智能化的需求明显增强,而3级自动驾驶正是车辆驾驶权变更的关键分水岭。
进入2025年,头部车企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布局正在加速。比亚迪即将发布的“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系统计划在未来两年内覆盖海洋、王朝等系列20万元以下的车型,以推动高速导航辅助驾驶(NOA)功能的普及。同时,华为、小米等企业也在积极布局高阶智能驾驶技术,力争在2025年实现城市NOA功能的规模化落地。
智能驾驶产业链的加速发展为相关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从芯片、传感器、域控产品到智能底盘、智能座舱、连接器等各个环节,相关企业都在紧抓这一轮机遇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例如,德赛西威在传感器、智能座舱和域控产品等多个细分赛道取得突破,伯特利汽车安全系统则在线控制动、线控转向以及空气悬架等产品上取得进展。
产业上下游的协同发展离不开政策层面的引导。中国正加速完善智能驾驶法规体系,截至2024年末,全国已发放1.6万张自动驾驶测试牌照,开放测试道路3.2万公里。深圳、北京等地更是率先立法支持高阶智能驾驶商业化试点,为智能驾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市场城市NOA车型搭载量已超过100万台,但渗透率仍不足5%。随着技术降本与算法成熟,2025年这一数字有望实现2倍至3倍增长,带动10万元至20万元车型成为高阶智驾渗透的主力市场。市场普遍预测,2025年将成为高阶智能驾驶商业化落地的关键转折点,产业链上下游将迎来新一轮增长机遇。
展望未来,国金证券等机构预测,2025年高阶智驾渗透率将步入爆发式增长阶段,带动激光雷达、传感器清洗系统等细分赛道高速增长。具备核心技术优势的国产供应链企业有望在全球竞争中占据先机。众和昆仑(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柏文喜表示,法律法规的支持、技术进步提高产品安全性、产业链发展降低成本等因素共同作用下,高阶智驾进入加速发展轨道。企业需要加强核心技术研发、深化产业链合作、积极参与标准制定等,以抓住这一轮发展机遇。(陈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