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2年6月14日,一万多英军在镇江登岸并发起全面进攻,镇江之战可以说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最可歌可泣的一场仗。守城三千余名八旗士兵,几乎全国殉国,城破之时,镇江守将自焚。
道光皇帝收到镇江陷落的奏报后,大为感慨,发出了“不愧朕之满洲官兵,深堪悯恻”之语。就连英军统帅也在日记中说“这位将军配得上更高贵、更美好的命运”。
这位抗英“英雄”的名字叫——郭络罗·海龄,之所以要给英雄打上双引号,是因为海龄在镇江之战中,留下一个很坏的名声。
让英军吃尽苦头的镇江之战镇江,古称“京口”,坐落在离长江岸边一公里左右的平原上。镇江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顺治十六年,朝廷设京口静海将军,地位与江宁将军平级。乾隆二十二年,裁京口将军,改为京口副都统,驻防马步兵共计两千余人。
1842年5月,英军撤离上海再度集结于吴淞口,当时的两江总督牛鉴对战局判断失误,以为英军即将北上取天津。他自作聪明,居然奏请道光帝不必派大臣、军队支援江苏。
英军此次投入的总兵力共4个旅,还有一千多海军,人数超过万人。而镇江守军仅有副都统海龄统帅的两千八旗驻防兵,以及匆匆赶来支援的1600名青州驻防兵。就兵力而言,英军处于绝对优势。
镇江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设防最薄弱的城市,而镇江之战却是最为胶着和激烈的。这帮在世人眼中已经极度腐化堕落的八旗兵,出乎意料地展示出了当年入关时以一敌十的雄风。
英军率先从西门发起进攻,但随即遭到清军的顽强抵抗,双方激战数个回合,英军在这里遭到了清军火炮、抬炮的重创。最后还是在海军舰炮的覆盖下,才勉强杀出一条血路进入城内。
英军武器准备先进,士兵配备了毛瑟步枪,他们本以为入城后便可在短时间内结束战斗。不料进城后,他们遭了更为顽强的抵抗。
海龄下令让士兵组织巷战,一天下来,英军死伤惨重,《清史稿》中记载“杀贼数百,伤者无算”。
要知道,英军从虎门、厦门、定海、镇海、吴淞等战役一路走来,几乎没有什么重大伤亡。在镇江的死伤数字远远超过英军数次战役的总和。
镇江之战的失败是毫无悬念的,不过八旗驻防官兵的表现却是可圈可点。在大局无法挽回的情况下,镇江城中上演了一幕自杀殉国的惨剧,八旗官兵们在结束自己生命之前,先是用最快的手法结束家人的生命,然后一把火点燃自己苦心经营的家园。
镇江城最高军事长官,副都统海龄同样也给自己谱写了一个为国殉葬的结局,在亲眼见证家人自尽后,海龄来到衙门将所有的公文集中在一起,然后坐在上面,点燃了火把。
民众并不认可这位英雄海龄是武将出身,文化水平不高,他原先是江宁八旗驻防副都统,鸦片战争爆发之后,道光帝将其改任京口副都统。
海龄对镇江百姓是没有多少感情的,甚至可以说还有一些成见。英军逼进镇江时,海龄作出了一个十分愚蠢的决定。
守城之将不仅有守土安城的职责,同样也有保护民众之责。按照惯例,战争时期,守将应该要及时疏散民众,让他们不受战火的荼毒。
可是,海龄在英军还没有正式攻城之前,竟下令紧闭城门。为了防止民众出逃,他采用了最极端的方式——杀人。
海龄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举动呢?据说他事先得知,城中百姓与英军有紧密的联系,试图里应外合。所以他坚信,在英军进攻的时候,城内的汉奸一定会从后面袭击满州士兵。
书读得少看来不是一件好事情,镇江民众恐怕一辈子都没见过英国人长得什么样,就是能见上面也无法沟通,怎么可能里应外合。显然,这是海龄骨子里不信任汉人的观念在作祟。
在海龄的严令之下,城中凡是形迹可疑之人就被抓到军营,而本地居民见驻防兵就惊恐地逃走,士兵则见到有人逃跑就把他们就地正法,拿着他们的人头去领赏。
海龄在战前突然激起了满汉矛盾,让满人和汉人之间互相极不信任。这也让城中的民众感到,比起八旗兵的屠杀,城外的英军反而显得不是那么可怕了。
作为高级将领,海龄算是战斗到最后一刻,战败后又举家自尽,这样的硬骨头,大清朝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出现过了。当时江苏、浙江的高级官员,见形势不对,不是称病就是告假,没有一个敢与英军硬碰硬。
在道光帝看来,如果前线将领都像海龄一样,那么鸦片战争不可能打得如此窝囊,像海龄这样能为大清殉国的英雄必须予以表彰。他下旨赐海龄骑都尉兼一云骑尉世职,谥昭节,入祀昭忠祠,并建祠镇江,家人附祀。
《清史稿》中对海龄的评价也颇高,其中“大节无亏”四个字可以作为点睛之笔。对于海龄其人,不知诸位如何评论?
英溘是蚕食,挑起🈵汉矛盾,搞大了可是能让朝廷死无葬身之地,幸亏信息捂住了,屁大节无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