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李隆基为何在一天之内,下令干掉了自己三个儿子?

德叔谈史悠悠过 2025-01-13 15:28:45

李隆基之所以会如此狠心,一口气灭掉自己的三个儿子,与其当年上位的过程有着莫大的关联。

大唐皇家自太宗皇帝开始,便埋下了祸根,以至于这一家人如果不进行一番自我清洗,都对不起自己的基因。

唐玄宗李隆基出生之时,正是大唐高层疯狂内斗之际。

他出生前两年,唐高宗李治驾崩。

李治去世后,李隆基的三叔,也就是李治和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李显继位,史称唐中宗。

然而,唐中宗的皇位还没坐稳两个月,就被亲生母亲武则天废黜。

李显被废后,武则天立自己的第四个儿子,也就是李隆基的父亲李旦为帝。

当然,李旦的皇帝之位不过武则天的傀儡,朝廷大权实际掌握在武则天手中。

武则天对这个儿子也不放心,李旦继位后,生怕他生事,几乎将其软禁在皇宫,全家不得随意出门,也不能与外人接触。

就是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下,垂拱元年,李隆基出生于东都洛阳。

当时的李隆基还是个孩子,不懂得周围发生了什么。

等到他五岁那年,也就是载初二年,李隆基的父亲李旦也被武则天废黜。

这一家人被武则天摆布,整天提心吊胆。

武则天称帝后的长寿二年,武皇后身边的宫人告发李旦的两个妃子——李旦做皇帝时的皇后和贵妃(其中贵妃是李隆基的母亲)——从事巫蛊,诅咒武则天。

这两个曾经尊贵的妃子,在当年春节进宫给武则天送祝福时,被武则天全部杀害。

后来,李旦几乎翻遍了整个皇宫,也没找到这两个妃子的尸身。

母亲遇害那年,李隆基才九岁。

这个时候的李隆基已经懂事了,从小被监禁,加上母亲不明不白地遇害,他必然知道自己的家人个个都不好相处。

然而,他也没想到,接下来他要面对的是更让他难以置信的事情。

首先,神龙元年,已被武则天封为太子的李显,在宰相张柬之等人的拥护下,发动神龙政变,成功逼武则天退位,光复李唐。

但问题是,李唐光复后,唐朝的情况并没有好转多少。

一方面是武则天时代遗留下来的诸多问题没有解决,另一方面,李显的妻子韦皇后也不是善茬,她想效仿武则天。

她先联合武则天的侄子梁王武三思,除掉了策划神龙政变的大臣。

武三思这个人很有才干,糊里糊涂地上了韦皇后的贼船。

然而,这船还没起锚,韦皇后见神龙政变的大臣们已被清除得差不多了,便联合李显,干掉了李显的第三个儿子、太子李重俊(因李重俊不是韦皇后的儿子)。

最终,韦皇后实现了大权独揽。

在这期间,李隆基看着自家的亲戚你杀我我杀你,换作任何人,日子都会过得提心吊胆。

公元710年,唐中宗李显突然暴毙。

关于李显的死,有人说是韦皇后下毒,也有人说是他的女儿下毒,总之,这位在唐朝历史上存在感极低、又极其倒霉的皇帝匆匆下线了。

也因为他的遭遇,“中宗”这个庙号,几乎再没有皇帝愿意使用。

就在韦皇后以为自己可以成为武则天第二的时候,李隆基登场了。

他联合太平公主发动政变,诛杀韦皇后,拥立父亲李旦为帝。

俗话说“李渊无大儿,世民无长兄”,兄弟阋墙,是老李家亲戚间手足情深的一大特色。

李旦登基后,李隆基与姑姑太平公主又展开了一番厮杀,最终李隆基胜出。

由此可见,李隆基可以说是老李家从唐高宗时代开始“养蛊”养出来的“蛊王”。

这样的人当皇帝,精神紧张也是很正常的,谁知道哪天会不会像高祖李渊一样,被儿子废为太上皇。

李隆基的原配王氏出身普通,在政治上帮不了他太多,关键是王氏一直没有生下儿子。

没有嫡子,李隆基只能在庶子中选择继承人。

按理说,应该长子李琮继承太子之位,但他一次狩猎中毁容,不再适合做接班人。

于是,李隆基跳过老大,立老二李瑛为太子。

这个李瑛,就是后来被父亲李隆基连同两个弟弟一起杀害的倒霉孩子。

李瑛刚做太子前两年,大唐还算风平浪静,直到一个女人的出现,情况才变得不对劲,她就是武惠妃。

武惠妃是武则天的侄孙女,恒定王武攸止的女儿,母亲是郑国夫人杨氏。

她父亲早逝,被武则天接入宫中。

李隆基登基时,武惠妃已经长大成人,姿容绝世。

开元元年,她被李隆基宠幸,成为妃子。

李隆基一边宠爱武惠妃,一边又立李瑛为太子,这对于王皇后来说,是难以接受的。

焦急之下,王皇后动了巫蛊的心思。

根据《旧唐书》记载,王皇后这次所做的巫蛊并非诅咒皇帝,而是求子。

听了这么多关于卫子夫的故事,我们也能感受到古代中国人对巫蛊之术的敏感。

唐朝时期同样如此,皇后涉及巫蛊之事传出后,后果不堪设想。

李隆基一怒之下废黜了王皇后,皇后的位置空缺下来,继任人选成了最大的难题。

李隆基心中最属意的是武惠妃。

武惠妃不仅貌美气质出众,更重要的是,她让李隆基联想到武则天,害怕她效仿其祖宗,步武则天的后尘。

然而,李隆基提出立武惠妃为皇后时,遭到朝中大臣的一致反对。

李隆基也明白,立武家人为皇后确实有违众望。

因此,他只能尽可能地宠爱武惠妃,弥补她未能成为皇后的遗憾,只是欠缺皇后这个名分。

太子早已立定,看似天下太平,大家都期盼着美好的未来。

然而,武惠妃对此却十分不满。

眼看唾手可得的皇后之位失去,连儿子寿王李瑁也失去了嫡子的名分,她心中愤愤不平。

朝中反对武氏的声音甚嚣尘上,她束手无策。

直到开元二十年,宰相宋璟退休,这无疑是一个机会。

宋璟是坚决反对武惠妃为皇后的重要人物,他在朝中的地位崇高。

他一退休,这个职位便空了出来。

于是,一场交易暗中达成:帮助武惠妃达到目的,换取文官高位。

两人一拍即合,一个针对太子的阴谋就此诞生。

更令人震惊的是,武惠妃的目标并不止于太子一人,她还打算同时除掉与太子关系密切且同样优秀的皇子李瑶和李琬。

开元二十五年四月,武惠妃派人将三位皇子召入宫中,谎称宫中闹贼,需他们进宫救驾。

三位皇子毫无戒心,立即带兵入宫。

武惠妃则立刻向唐玄宗告状,诬告这三位皇子意图谋反。

李隆基看见三个儿子身穿铠甲进入皇宫,仿佛回到了二十年前那段波谲云诡的岁月。

皇子谋逆,放在其他朝代,皇帝或许还会犹豫,但在唐朝,尤其考虑到李氏家族的经验,根本无需多想,肯定是事实。

太宗皇帝的先例,以及李隆基本人所经历的诸多类似事件,都让他深信不疑。

李隆基立即召来李林甫询问对策。

李林甫早已投靠武惠妃,自然会顺水推舟。

“皇上,逆子已自投罗网!这三个儿子已兵临城下,若不迅速解决,大唐江山危矣!”

李隆基顿时怒火中烧,下令处死三个皇子。

整件事其实并不复杂,只是武惠妃太了解唐玄宗了。

像他这样在斗争中登上皇位的帝王,自然害怕在另一场斗争中失去皇权。

后来的结局也证明了这一点:一心想登上后位、扶持儿子为太子的武惠妃,在这场变故后不到一年便惊吓而死;她的儿子寿王不仅没能成为太子,还被父亲夺走了妻子杨玉环,戴了绿帽子;而唐玄宗则在安史之乱中失去威严,被儿子封为太上皇,晚年生活比高祖李渊还要凄凉。

这一家人,也算是“人人都有光明的未来”了,只是这“光明”的含义,恐怕与他们最初的想象大相径庭。

今天就聊这么多,喜欢就一键三连。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