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执政理念是‘外儒内法’,那道家有什么作用?

德叔谈史悠悠过 2025-01-15 15:30:45

儒道法三家思想对中国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儒家和法家尤为突出。

“外儒内法”是历代统治者常用的策略。

但道家思想对政治的影响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我们先从儒家和法家谈起,随后再探讨道家的作用。

所谓的“外儒内法”,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对抗“人性熵”。

何谓“人性熵”?

简单来说,就是人性中的弱点,例如自私、短视、暴力、攻击性等等。

这些弱点阻碍社会合作,不利于社会规模的扩大和稳定。

因此,统治者需要借助外力来压制这些负面因素。

法家的核心手段是赏罚,利用人趋利避害的本能,奖励对社会有利的行为,惩罚危害社会的行为。

试想一下,法律所惩处的杀、抢、骗等行为,在动物界都是本能,但在人类社会中,这些行为却违法。

因此,法律在某种程度上是反人性的。

然而,仅仅依靠法律也不够。

法律不可能面面俱到,也无法做到百分之百的执行,有些罪犯抓不到,有些行为管不了。

此外,过度依赖赏罚,还会导致社会急功近利,缺乏人情味,例如商鞅变法后的秦国,最终走向衰亡。

因此,还需要“德”——人的自驱力,人们自觉抵制自身弱点。

这就是儒家的作用。

很多人认为儒家是维护皇权、维护统治阶级的工具,例如儒家的“三纲五常”。

但其根本目的是压制人性中好斗、不服管教、喜欢造反、争权夺利的本能。

看似是为了维护皇帝,实则也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障每个人的生命安全。

任何社会形态下,造反都不是值得提倡的行为,即使推翻一个腐朽的政权,其目的也是为了建立更好的秩序,而不是走向无政府状态。

儒家思想的核心并非仅仅是维护稳定,真正读过《论语》和《孟子》的人都知道,儒家思想的精髓在于自律,即自律地克服人性弱点。

而且,能力越大,地位越高,就越要严格自律,否则就会成为昏君,例如隋炀帝杨广。

儒家提倡的价值观,是让人用自驱力自发对抗“人性熵”。

这种对抗人性弱点的价值观念,不仅在中国儒家文化圈流行,在世界范围内也普遍存在。

那么,如何保证法家制定的法律和奖惩制度、儒家提倡的道德规范是正确的呢?

这就需要“道”的指引。

“道”是什么?

它是规律,是符合宇宙规律的准则。

法律法规、思想道德只有符合规律,才是正确的。

事实上,法家思想的理论根源就在于道。

例如,韩非子在其著作《韩非子》中明确表示,《道德经》是真理,并且撰写了《解老》一文来解读老子思想。

老子所言之“道”,是宇宙万物的真理。

而法家将“道”运用于治国,具体手段就是“法”,“法”是方法,法律只是其中一种方法,并非全部。

儒家所言之“德”,也是对人的要求,其本质也是要符合规律。

儒家的“中庸”,也是符合规律的意思。

因此,可以说法是道在治国上的具体体现,德是在个人修养上的具体体现。

儒道法三家思想,加上佛教(在中国发展为禅宗,禅宗即道),最终走向融合,因为他们都以“道”为核心理念。

“外儒内法”是指宣扬儒家思想,而内里则按照法家精神行事。

这似乎是“说一套做一套”,但这正是中庸之道,符合“道”的规律。

儒家是道德和价值观,当然需要宣扬;而法家是用来执行的,作为一种思想,不需要宣扬,让人知道哪些行为会违法,哪些行为会得到好处即可。

这就是道家思想在调和儒法上的体现。

总之,“道”如同老子所说,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却又难以捉摸,人们只觉得它是顺其自然、理所当然的。

你觉得不对,或许就对了。

今天就聊这么多,喜欢就一键三连。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