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大」帝,孙权的谥号,到底是不是现代人的玩笑?

德叔谈史悠悠过 2025-01-18 15:34:37

说起“大帝”这个称呼,其实最喜欢用它来称呼人的,应该是欧洲人。

他们喜欢把历史上一些很有作为的君主尊称为“大帝”,当做一种美誉。

这也导致如今我们在网络上看到的“汉武大帝”、“康熙大帝”等称号,被很多人认为是外来的“洋货”,借用了欧洲的习惯,为咱们历史上的君主加光环。

而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大帝”这个称呼一开始并非用来形容人的。

早期,“大帝”一般是指皇天大帝、玉皇大帝或昊天大帝,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到的“大帝”也指当时的天神,几乎是代表着神灵的称呼,一般人也根本背不动。

但是背不动不代表没有人敢背。

中国历史上敢用这个神一般称呼的人,一共只有一个,他就是东吴的代表人物孙权,被曹操称为“儿子们学习的对象”——吴大帝孙权。

神凤元年,孙权病逝,享年71岁,在位24年。

他一生中的主要代表作,除了赤壁之战外,比较让大家耳熟能详的事件,就是背刺盟友、斩关羽以及二宫党争害东吴。

去世后,东吴朝廷给他上的谥号是「大」皇帝,庙号太祖,葬在了蒋陵。亦有部分资料称作「大皇」。三国志、资治通鉴记述吴的部分群臣及蜀汉的外交使者等对其称呼为将军或至尊,

蒋陵的具体位置,就在今天的南京紫金山的明孝陵风景区内。

虽然作为开国皇帝,东吴尊崇孙权没有什么问题,但唯一的问题就在于这个“大”字显得非常奇怪。

且不说这个谥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光是这么一个听起来极度“哇塞”的谥号,用在三国时期最晚称帝的东吴皇帝头上,也显得相当扎眼。

因为史书上并没有留下记载当时东吴大臣们关于定谥号的过程,所以吴大帝的谥号究竟是根据什么起的,一直没有一手资料,导致很多人都有点懵。

这个“懵”可不仅是当代人懵,就连当时与孙权时代相隔不算太远的南北朝时期的学者们也搞不清楚东吴的人究竟是怎么想的。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南朝萧梁时期的历史学者沈约。

这位大神翻遍史料,绞尽脑汁,想了十天十夜也没有想清楚孙权怎么就成了“大帝”呢?

难不成十万人的“中二病”也感染了东吴的所有大臣,大家都是“至死是少年”?

你说他叫“十万帝”,咱们也能猜出一二三来。

南朝萧梁距离东吴在时间线上也才不过两百来年,南朝的学者都不清楚孙权谥号的依据,那我们就只能一点一点地去推导了。

周代诞生的谥号,本身就是用来总结一个人一生成就的。

一般情况下,开国君主的谥号无非就是“文”或者“武”。

“文”代表的是有德行,能够与民休养生息,体贴百姓;“武”代表的是能够平定战乱,威震四海。

这两个字,也就成了大多数王朝最顶级的谥号。

但是有人吹捧,就有人敢疯狂加倍。

三国之前,谥号中级别最高的应该就是刘邦的谥号了。

刘邦去世后,大臣们商量刘邦的谥号和庙号该怎么定,最终大家一致认为刘邦这个人太厉害了,丰功伟绩像天一样,道德修养也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以至于可以说是恩泽万物。

这样的皇帝只能用最牛的谥号,于是乎就为刘邦送上了一个“高”字,庙号是太祖,就这样让刘邦成了汉太祖高皇帝。

谥号这种东西就像钱一样,发行多了就会变得贬值,但在贬值的过程中,它也起到了参照的作用。

比如说,同样是开国皇帝,刘邦用了“高”,那以后的开国皇帝们也会习惯性地和刘邦看齐,毕竟大家都想学习刘邦,都想建立一个像汉朝那样长久的政权,像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清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

同样,有时候因为一些君主的表现过于拉胯,谥号再好也会被人浮想联翩。

比如像“恭帝”这个谥号,明明是个好字,就因为有好多亡国之君用过这个字,就导致后来明神宗万历皇帝驾崩后,开始大家给他定的谥号也是“恭”字,可是有些大臣就不干了,用这个谥号是什么意思?难不成大明要亡国了吗?

这才给万历改成了“显皇帝”。

回到开始我们提到的三国时代,看一看东吴这个政权,就会发现,之所以会有很多人觉得给孙权用大字太刺眼,是因为咱们的要求太高了,你拿的是大一统政权的版本来和东吴看齐的。

东吴作为一个政权,它本身就有一个坑始终没有填上,那就是它的政权法统是怎么来的。

别人家的王朝,要么是把前朝王朝覆灭掉,比如汉朝;要么是接受前朝王朝的禅让,这一点,曹魏是够格的。

如果没有禅让的话,那最起码你也得是前朝王朝宗室的亲属,哪怕这个亲戚落魄到开始去编草鞋了,起码也能够拿得出来说得过去,比如刘备。

东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最高的称呼就是曹魏册封的“大魏吴王”。

放在法统上,你应该是曹魏的“打工仔”,那按理来讲,蜀汉就应该按照你的马仔去打,你一个藩王,就没有必要讲究什么排场了。

对此,孙权也是心知肚明。

以至于在曹魏和蜀汉接连称帝之后,东吴只是一个含糊不清的曹魏藩属国。

不同的地方就在于,这个藩属国它经常跳反,名义上是曹魏册封的,但实际上跟蜀汉又勾勾搭搭。

可你要是说他跟蜀汉是同盟的话,这个盟友的可靠性,也一直存疑。

三家就是这样,你瞪着我,我瞪着你,直到很长一段时间以后,因为和蜀汉之间的关系有了和解,孙权这才敢开始正式称帝。

那问题就来了,这个东吴究竟是想做大汉第二呢,还是想另起炉灶呢?

想做大汉第二,那你就应该去成都跪阿斗;你要是想另起炉灶,那曹魏才是你学习的目标。

对于这两点,孙权本人的回答是:我既不想做大汉第二,也不想另起炉灶。

他对于东吴的态度很简单:能过一天是一天。

话说东吴正式称帝的时候,孙权就找到了一个叫做祈达的方士,算了一卦,问东吴能够再蹦跶几年。

这个祈达算了一圈,回答是:差不多五十八年。

开国皇帝听到这样的话,应该就立马发火了才对。

结果孙权乐呵呵地说:“五十八好像也行。”

他压根就没有打算建立一个长长久久的大帝国,人家一开始就是奔着在东南一带“苟着”。

反正,在孙权的眼里,自己这个地方政权能苟个五十年多,就已经是祖坟起火冒青烟了。

既然人家本来就不是奔着做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去努力奋斗,那一切就很好解释了。

孙权的功绩,其实不是在于和曹魏、蜀汉抢地盘,而是他成功地开始了在东南地区的开发。

在孙权对东南开发之前,江南地区大部分的地方都还是人迹罕至的蛮夷地带。

正是因为东吴对于江南地区的发展,才打下了未来南方经济发展的基础,不然将来司马家想要跑到南方,都不好意思在南方盖房子。

这种拓荒的精神,也确实能够和远古时期的尧舜时代那种“点亮新地图”的功劳去比一比。

孙权的大帝,就是刘邦高皇帝的低配版。

就像刘备的“昭烈”二字,他的含义和光武帝刘秀的“光武”两个字非常类似,都是带有继承祖业,然后让大汉继续伟大的意思,这也确实符合刘备自称中山靖王刘胜后人的身份。

可是东吴人家就没有打算再次伟大,这东南一带就是东吴朝廷眼里的天下。

而孙权的理想,他就是一个完全把这一方天地治理好的开国皇帝。

那么,在东吴的眼里,既然这样的话,孙权就只能够去和刘邦对标了。

与“高”字可以进行对比的就是“大”字。

谥法当中确实有一个“大”字,《逸周书·谥法解》里面的解释是“则天法尧目大”,意思就是说,你像尧舜禹那样的远古君主,才能够称之为“大”。

既然孙权想要和刘邦对标,但是“高”字又有点要不起,那就只能用“大帝”了,好像比隔壁的那两家都厉害,不知道的,还以为东吴统一了三国呢。

但也正是由于东吴这个政权的特殊性,导致“大”这个谥号贬值的速度一下子就超过了所有谥号。

此后历代王朝,就没有人用它来形容开国君主了。

谁愿意学习一个一出生就打算熬一天是一天的割据政权呢?

于是乎,孙权就成了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大帝”,显得非常独特,还非常有个性,但是这也显得他非常刺眼。

毕竟东吴无论是疆域还是格局,好像都不怎么“大”。

今天就聊这么多,喜欢就一键三连。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9
评论列表
  • 2025-01-18 18:51

    朱元璋做过大元吴王,罗贯中据说是张士诚的幕僚,周瑜的后人得罪过他,所以,黑子,无需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