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在滦州起兵反奉,奉系五虎之一的郭松龄究竟拥有多少兵力

流水无情谁有情 2025-02-06 17:14:12

奉系是北洋军阀的主要派系之一,其首领张作霖不仅是一个目光高远,有胆识,有魄力之人,更是一个惜才之人,他慧眼识珠,不仅将王永江,杨宇霆这样的能人贤士招致麾下,委以重任,成为了自己的左膀右臂,更是培养了五位能征善战的奉系战将,被称之为“奉系五虎将”,这奉系五虎将分别是姜登选,李景林,韩麟春,张宗昌,郭松龄五位奉系将领。

而在五位奉系将领尤以“郭鬼子”郭松龄的行军指挥能力最为突出,也最为厉害,他执掌的奉系军队是整个奉系军阀中即战力的最强的部队,被奉系首领张作霖和少帅张学良视为奉军的精锐,以及绝对主力。

郭松龄

而“郭鬼子”郭松龄则被少帅张学良十分倚重和信任,和张学良是亦师亦友的关系,但是,即便是有如此亲密的关系,作为奉系五虎将之一的郭松龄,因有功未赏‌,受到排挤等原因,最终在1925年11月,在滦州起兵反奉,当时,郭松龄带着这支奉军最为精锐的部队,以摧古拉朽之势,一举攻占了山海关,夺取绥中、兴城,冲破连山防线,占领锦州,逼进奉系的大本营奉天。这使得作为奉系首领的张作霖一度大失常态,乱了方寸。

虽然说这最终这场由郭松龄发动的反奉之举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却让张作霖心有余悸,十分后怕,为此,张作霖派兵抓住郭松龄夫妇后,直接进行了枪决,枪决完毕后,还将两人的尸体在小河沿暴尸三日,方可收葬,以此来发泄心中的愤恨。

我们都知道郭松龄带着自己的人马先后攻占绥中、兴城,锦州多地,距离奉系的大本营奉天近在咫尺,要不是日本军队的介入,以及冯玉祥的背刺,最终的输赢还真不好说,那么,在滦州起兵反奉,奉系五虎之一的郭松龄在反奉时究竟到底有多少兵力呢?竟能够,一举攻占山海关,夺取绥中、兴城,冲破连山防线,占领锦州,威逼奉天呢?

郭松龄是名将之后,他是唐朝名将汾阳王郭子仪的后裔,自幼聪颖,喜欢读书,因而被家里人寄予重望,希望他长大之后,能够成就一番事业,以此来光宗耀祖。

1903年,10岁的郭松龄被家里人送到了省城,进入到了当地一位名儒开设的书院读书,学习,来到这里后,郭松龄十分用心,不仅读了许多儒家经典,还研习了一些新兴知识学科,在精进学识的同时,还开阔了自己的眼界。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这场战争波及到了郭松龄所在的省城,郭松龄为了躲避战乱,提前结束了在此的学业。

1905年,22岁的郭松龄听闻奉天大北关设立了一所奉天陆军小学堂,便报考了奉天陆军小学堂,延续了自己的学业。

随后,在进入到奉天陆军小学堂后,郭松龄勤奋刻苦,成绩名列前茅,成为了该奉天陆军小学堂的优秀学员。

到了第二年,作为奉天陆军小学堂优秀学员的郭松龄被选入奉天陆军速成学堂学习,进入到奉天陆军速成学堂后,郭松龄不仅学习到了各种学科和军事知识,还在这里接触到了民主革命思想,并逐渐萌生了革命的意识。

1907年,郭松龄以优异的成绩从奉天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后,他被安排到盛京将军衙门,担任卫队哨长,而当时担任陆军统领之人是盛京将军赵尔巽的心腹朱庆澜,此人是一个惜才之人,他见郭松龄颇有学识,做事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是一个可堪重用之才,便将他调到了自己的身边,成为了他的左膀右臂。

后续,朱庆澜南下去往四川成都驻防,作为心腹的郭松龄也是一同跟随前往,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朱庆澜与郭松龄被当地的川籍将领赶出了四川,郭松龄离开四川后,曾短暂回到了奉天,在奉天待了一段时间后,又来到北京发展。

郭松龄来到北京后,考入中国陆军大学研读近现代军事科学,1916年,郭松龄从这里毕业后,被特聘为北京讲武堂教官,教授学员。

1917年,郭松龄获悉自己的老上司朱庆澜正在跟随孙中山,开展革命运动,便欣然南下前往投奔,成为了革命军阵营中的一员。

郭松龄本以为自己能够在革命军中大展拳脚,完成自己的人生抱负,但是仅仅过了数月的时间,由孙中山主导的护法运动失败,使得郭松龄一脸失意地离开广州,重新返回了奉天。

郭松龄重返奉天后,在老同学秦华的引荐和帮助下,进入到了督军署工作,1919年,奉系首领张作霖为了提升奉军士官的战术素养和指挥能力,便重建了东三省陆军讲武堂,而有过多年军事院校学习经历的郭松龄则被安排到了重建的东三省陆军讲武堂,担任战术教官一职。

郭松龄成为了东三省的陆军讲武堂战术教官后,在教授课程时,得到了张作霖的长子张学良的追捧和信赖,张学良认为郭松龄是一个有真本事之人,因此,当张学良出任巡阅使署卫队旅旅长后,做得第一件事情便是在老父亲张作霖面前大力推荐郭松龄出任卫队旅参谋长兼第二团团长一职。

而担任奉军要职的郭松龄则没有辜负张学良的信赖,在第一次直奉战争和第二次直奉战争中,所向披靡,打出了声势,打出了名气,成为了奉系首领张作霖麾下的五虎战将之一。

1924年,奉系战胜了直系,成为了第二次直奉战争最后的赢家后,奉系首领张作霖进行了论功行赏,杨宇霆,姜登选等人都获得了嘉奖,成为了封疆大吏,唯独功劳最大的郭松龄却被排除在外,这就让郭松龄十分不满。

后续,郭松龄不仅遭到了杨宇霆等人的排挤,还在个人主张的事宜上与张作霖起了争端,这就让郭松龄十分愤慨,不再隐忍,于是乎便在1925年,在滦州起兵反奉,当时,郭松龄担任的是第三军副军长以及京榆驻军副司令,他执政的是奉军最为精锐的第三军团,下辖东北陆军第四师,第五师,第六师,第七师,第十师,第十二师,东北炮兵第一旅邹作华、东北炮兵第二旅魏益三等部队,大约7万人左右,约占奉军总兵力的30%。

除此以外,这支第三军团陆军全部配置齐备,轻重机枪多达千挺,被配备了两个炮兵旅,数个骑兵营,进可攻,退可守,堪称奉军的王牌部队。

这支王牌部队在郭松龄的指挥下,一路占据山海关,拿下绥中、兴城,冲破连山防线,又攻占了锦州,直逼奉天,将奉系首领张作霖一度逼入绝境,但最终还是在多方势力的配合绞杀下,最终兵败巨流河,他和妻子韩淑秀则被奉军的骑兵抓住,双双枪决于辽中县老达房后。

0 阅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