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0月26日,蒋介石在张学良、宋美龄、杨虎城、邵力子、冯钦哉等人的陪同下游览了华山,并在苍龙岭,南峰以及北峰等处留影,这张照片便是张学良在陪同蒋介石爬华山时,华山苍龙岭拍摄的一张罕见合影。
图为张学良和蒋介石在华山苍龙岭的合影
镜头中,35岁的张学良穿着一件毛衣,一脸疲惫的站在蒋介石的身后,而49岁的蒋介石一袭长衫,面露微笑的坐在一块大石头处,二人身后之人则分别是侍从室主任钱大钧(右)和侍从室少将高级参谋蒋孝先。
虽然说当时张学良陪同蒋介石一同出游爬山,但从这张合影中,这两人的表情以及各自保持距离的坐姿上来看,二人已是貌合神离。
数十天后,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在西安临潼华清池实行“兵谏”,扣押了蒋介石,这张张学良和蒋介石在华山苍龙岭的合影照,现如今再回顾,令人感慨良深。
时间回到1936年12月4日,蒋介石乘坐飞机从洛阳飞抵西安,设行辕于临潼华清池,蒋介石飞抵西安后,便再三要求张学良和他的东北军执行“剿共命令”,但是当时的张学良一门心思想要抗日,为此,他在华清池“哭谏”蒋介石,痛陈东北失陷,华北局势严重,要求改变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联合共产党,团结抗日。
蒋介石到达西安时张、杨前往迎接。左起:蒋介石、杨虎城、邵力子、张学良
当时,张学良对于蒋介石面对面进行了多番的苦劝和哭劝,张学良态度诚恳地对蒋介石说道:东北军将士抗日情绪不可压制,面临国家民族之生死存亡,不能不据理力争,希望委员长慎重考虑。
但是,蒋介石根本听不进去,他不仅为这个这个事情训斥了张学良,还对张学良和他的东北军进行了警告,如果东北军不执行他的命令,便将东北军调往福建等地。
张学良这边,听后,并没有丝毫的退缩,反而是继续据理力争地劝说蒋介石联合共产党,团结抗日。蒋介石这边则继续执迷不悟,与张学良发生了激烈的争执,还为此发了脾气,对张学良勃然大怒道:“现在你就是拿枪把我打死,我的剿共计划也不能改变。”
遭到了蒋介石的拒绝和严厉训斥后,张学良逐渐对蒋介石不抱任何希望了,为了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张学良找到西北军将领杨虎城商议,商定对蒋介石实行“兵谏”。逼其停止内战,团结一切力量一致抗日。
为此,张学良和西北军将领杨虎城在商议之后,决定由杨虎城的十七路军负责解除西安城内军、警、宪、特的武装并扣押,扣押在易俗社看戏的国民党大员及其家属。由张学良的卫队营具体负责扣押蒋介石。
图为:张学良和杨虎城
张学良与西北军将领杨虎城在商议完后,便将下属的东北军将领召集在了一起,宣布了这件惊人的“兵谏”计划。
当时,大多数在场的东北军将领听到这个计划后,都默默无言,没有说话,只有于学忠和一位东北军高级将领站了起来,对这个计划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其中,于学忠这样说道:“少帅,蒋抓起来很容易,您考虑没有,以后怎么样放他呢?”
于学忠的这番话,并无道理,但眼下逼蒋抗日迫在眉睫,不能够有丝毫的耽搁,因此张学良没有丝毫犹豫地说道:“捉了以后再说。
在场的东北军将领见张学良态度坚决,没有一个人提出反对意见,便纷纷表示:既然少帅已经决定了,我们愿意服从命令。”
就这样,在场的所有东北军将领一致通过并表示支持少帅发动“兵谏”,逼蒋抗日的决定。
就这样,一场针对“逮捕”蒋介石的计划由然展开,1936年12月11日傍晚,张学良与西北军将领杨虎城先是大摆宴席,宴请蒋介石和他带来的数十名军政要员,待酒足饭饱之后,张学良亲自将蒋介石护送回到华清池住所。
当时,蒋介石和他带来的数十名军政要员回到各自的住所后,便酣然入睡了,张学良见此情形,便将自己的卫队营长孙铭九唤来,命令他带人活捉蒋介石。
卫队营长孙铭九接到张学良的命令后,便亲自带着数百人的卫队,拿着驳壳枪、冲锋枪,分乘数辆军用卡车,在夜色的掩护下,秘密向华清池方向进发。
卫队营长孙铭九带着人来到了蒋介石住的华清池临时行辕后,门口的警卫人员对孙铭九进行了拦截和询问,孙铭九则是劝说蒋介石的警卫打开大门,让他们进去。
蒋介石的警卫则予以了拒绝,并在随后与孙铭九带来的人交上了火,激战了起来,蒋介石的警卫30人左右,其中贴身内卫17人,装备十分精良,配备着二十响的连发手枪,火力非常猛,曾一度将孙铭九带来的人阻挡在了门外,但是,孙铭九有备而来,带来的人和枪数倍于蒋介石的卫队。
一开始,蒋介石的卫队还能够牵制一下孙铭九带来的人,但伴随着时间的深入,蒋介石的卫队没有后援,很快便被打倒一片,而在这个激烈交火的过程中,除了蒋介石的卫队士兵死伤殆尽以外,一些跟随蒋介石同行的军政要员也在激战中丢掉了性命。
孙铭九带着东北军卫队营突破了蒋介石卫队士兵据守的大门处,突袭至蒋介石的住处——五间厅时,却发现此处已是人去楼空,这就让孙铭九很是诧异,赶忙用手摸了摸床褥,发现床褥尚有余温,并看到蒋的帽子、假牙、皮包等物品还在桌子上放着,便料想到蒋介石官邸里,并没有跑远,当即便派人追击。
当孙铭九带着人搜寻到山腰时,搜寻到了蒋介石的侄子蒋孝镇,孙铭九询问蒋介石在哪?蒋孝镇起初闭而不语,一问三不答,但当孙铭九拿出手枪抵住他的胸口后,他顿时吓得脸色铁青,回头看了看骊山的方向,示意蒋介石朝着骊山方向逃去了。
于是乎,孙铭九便带着人朝着骊山方向搜去,在一块大石头处发现了蒋介石,并活捉了他,当时的蒋介石穿着睡衣、赤着双脚、浑身是土、战战兢兢,极为狼狈。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方面确立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并派周恩来等人前往西安进行调解。在多方的斡旋之下,蒋介石基本接受了西安方面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战的条件,至此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并促成了内战的结束以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有关西安事变报纸
12月25日,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后,张学良在没有和周恩来商量的情况下,陪同蒋介石飞回南京,结果刚抵达南京,便遭到蒋介石的扣押,后被长期软禁长达54年之久,直至1990才重获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