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方交手第9天,苦等电话得不到回应的特朗普,已经是黔驴技穷,开始对华释放缓和信号,还变相停止加征关税,具体情况如何?而对这个情况,正在访华的西班牙首相发出了提醒,揭穿了特朗普的真面目,他说了什么?
中美关税战已经进入了第9天,美国方面出现了变化。一方面,特朗普对自己的核心团队进行了调整,“对等关税”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之一的纳瓦罗被边缘化,美国财长贝森特则成为贸易政策的主舵者。另一方面,美国海关声称因为“系统故障”,他们实际上并未进行关税加征。换而言之,虽然特朗普多次吹嘘“关税让我们每天增加数十亿的收入”,但美国政府早就停止征收关税。

对这个情况,有分析认为,因为特朗普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使得很多输美产品的货主都停止发货,再加上美国境内出现了恐慌性采购情况,使得该国的库存在4月底就可能消耗殆尽。因此在5月,美国会出现大规模补货的情况。现在美国海关声称“系统故障”,有可能是变相停止加税,为后续给部分国家暂时性零关税做铺垫。然而,美国港口的运力有限,在5月中下旬会出现拥堵情况,并在6月达到顶峰,这对美国乃至全球供应链都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并带来大量无效成本。

从特朗普“临阵换将”的情况看,他对当前局势有所意识,因此把极端对华强硬的纳瓦罗换掉,让相对理性的贝森特主导政策。不过,这不意味着特朗普会结束关税战。路透社也透露,特朗普依然在等中方打来电话,与他达成贸易协议。显然,特朗普还在“赌”,他认定中国无法放弃美国市场,最终会主动作出让步。然而在4月10日,彭博社就发现中国已经进口了40船巴西大豆,而这笔大单原本是给美国的。同时,中国已经有超过60天,没有进口美国的液化天然气。显然,中方早就部署完毕,特朗普的计划是痴心妄想。

此外,对特朗普政府的真面目,美国的盟友们也有清楚地认识。在访问中国时,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就明确表示,美国虽然暂停对75国的加征关税,但只是暂缓90天,并没有将其取消。显然,桑切斯就是提醒国际社会,必须对特朗普政府保持高度警惕,否则自身利益很可能遭受损失。这也说明,西班牙已经意识到,对美国作出妥协不会获得好处,反而会被特朗普政府视为“案板上的鱼肉”。不过,并不是所有国家的领导人,都看清了这点。比如韩国代总统韩德洙就表示不会对美国的关税政策进行反制,还特意强调“不会与中国携手应对美国的关税压力”。但在韩国的让步,换来的是特朗普要求大量购买美国液化天然气,并支付驻韩美军的“保护费用”。显然,妥协只会换来持续勒索,只有挺直腰杆才能维护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