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数学物理学部现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简介(上)

泠泠泠七 2023-09-10 09:38:14

目前,北京大学数学物理部共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6人,分别是:

姜伯驹院士

姜伯驹

姜伯驹,男,1937年9月生,汉族,祖籍浙江苍南。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留校任教至今。曾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美国伯克利数学科学研究所等处作研究访问,在美国加州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等校任客座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5-1998年为北大数学科学学院首任院长,现任数学科学学院教授。

姜伯驹教授长期从事拓扑学研究。20世纪60年代,在不动点理论中Nielsen数的计算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所创的方法在国外称为“姜子群”、“姜空间”。80年代,运用低维拓扑学的理论和方法,证明了曲面自同胚的最少不动点数等于Nielsen数;并以辫群为工具发现了与高维情形相反,曲面自映射的最少不动点数一般不等于Nielsen数,全面解答了已有50年之久的Nielsen不动点猜想。之后又开拓了Nielsen式的周期点理论,并进一步探索其与低维动力系统的联系。2000-2005年曾任科技部973计划《核心数学中的前沿问题》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姜伯驹于1982年和1987年分别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和二等奖。1988年获陈省身数学奖,199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2002年获华罗庚数学奖。2002年获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6年获教育部的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张恭庆院士

张恭庆

张恭庆,男,1936年5月生,汉族,上海市人。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曾在美、英、法、德、意大利、瑞士、加拿大等国作研究访问。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1994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张恭庆现任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

张恭庆教授曾在非线性泛函分析及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理论研究中获得了国际领先成果,特别是他建立和发展了孤立临界点无穷维Morse成果,把几种不同的临界点定理纳入了一个新的统一的理论框架,由此又发现了好几个新的重要的临界定理,运用这一理论,得到了一批重要理论成果。

张恭庆教授曾在198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86年获得陈省身数学奖;198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3年获得第三世界科学院数学奖;1995年获得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他还在1994年的世界数学家大会上作了45分钟的应邀报告。

陈佳洱院士

陈佳洱

陈佳洱,男,1934年10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上海市人。195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1963-1966年曾为英国牛津大学和卢瑟福高能研究所访问学者,1982-1984为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核物理实验室和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访问科学家。曾在1996年8月至1999年12月任北京大学校长, 1999年12月至2003年12月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1999年以来先后获美国加州门罗学院、日本早稻田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 英国拉夫博鲁大学等院校荣誉理学博士学位,并当选为英国物理学会特许会员(Chartered Physicist)、纽约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2001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教授。

陈佳洱长期从事加速器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在开拓发展我国的射频超导加速器、加速器超灵敏质谱计、射频四极场加速器、高压静电加速器以及束流物理等众多的低能加速器及相关的应用领域, 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发表论文150余篇。

陈佳洱1986 年被评为我国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先后获得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先进个人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和二等奖各三项以及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奖励。

甘子钊院士

甘子钊

甘子钊,男,1938年4月出生,广东省信宜县人。1959年10月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59年10月至1963年1月在北京大学物理系读研究生,后留校任教至今。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现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北京现代物理中心副主任,国家超导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甘子钊的研究领域是固体物理和激光物理。1960年至1965年间,主要从事半导体物理的研究工作。曾在半导体中的电子隧道过程、杂质电子状态、磁共振现象等方面进行过理论研究,解决了锗中隧道过程的物理机理。1970年至1978年间,主要从事激光物理的研究工作,曾在二氧化碳气体激光器和燃烧型气体动力学激光器的研制,气体激光器的频率特性等方面进行过实验和理论研究,对发展我国的大能量气体激光做出一定贡献。1978年至1982年间,主要从事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的研究,曾提出多原子分子光致离解的物理模型和光在半导体中相干传播的理论。1982年至1986年主要从事固体电子状态的研究,曾在半导体中杂质的自电离状态、量子Hall效应、绝缘体—金属相变、磁性半导体中磁极化子、低维系统中电子输运等方面进行理论研究。从1986年开始,转入高温超导电性的实验和理论研究,主持北京大学的高温超导和全国超导攻关项目的研究工作,对我国高温超导研究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并负责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人工微结构物理实验室”的工作,在国际与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甘子钊学术工作的特点是致力于在凝聚态物理与光学物理的前沿研究,并总是力求把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结合起来。1984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杨应昌院士

杨应昌

杨应昌,1934年生,北京市人。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留校任教至今。期间曾在法国国家科研中心路易·奈尔实验室和美国密苏里-罗拉大学材料研究中心工作。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现任北大物理系教授,凝聚态物理博士生导师。

杨应昌教授研究物质的磁性,研究宏观磁性与微观结构的联系,以基础研究为先导,结合我国资源特点,在探索新相,发现新效应,开发新型稀土磁性材料方面取得一系列在国际上领先的研究成果,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王丹萍科学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文兰院士

文兰

文兰,男,1946年3月生,汉族,安徽省泾县人。196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81年于北京大学数学系获硕士学位;1986年于美国西北大学数学系获博士学位。1988年至今在北京大学数学学院工作,其间多次在美国西北大学等国外院校作学术访问。文兰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院士,200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为北京大学数学学院教授。

文兰主要从事微分动力系统方面的研究,在C1封闭引理、非扩张双曲吸引子、C1连接引理、稳定性猜测、星号猜测、Palis猜测等动力系统的若干困难的基本问题上做出了重要贡献,产生了令人瞩目的国际影响。

文兰是我国动力系统学术带头人,曾主持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动力系统与哈密顿系统》,973 重大项目《核心数学的前沿问题》中的《动力系统》子课题等。

文兰1996年获陈省身数学奖, 1997年获香港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主要社会兼职有《数学学报》等国内刊物编委,美国《Discrete and Continuous Dynamical Systems》编委,中国数学会理事长。

田刚院士

田刚

田刚,男,1958年11月生,汉族,江苏省南京市人。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系,1984年获北京大学硕士学位,1988年获美国哈佛大学数学系博士学位。200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当选为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现任北京大学讲席教授、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主任。

田刚教授解决了一系列几何及数学物理中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在Kahler-Einstein度量研究中做了开创性工作,引进了K-稳定性的概念,证明了在Fano空间上K-稳定性与存在Kahler-Einstein度度量的等价性。与人合作,首次证明了量子上同调的可结合性,构造了辛流形的GW不变量,建立了量子上同调理论和GW理论的数学基础。他还在高维规范场数学理论研究中作出杰出贡献,建立了自对偶Yang-Mills联络与标度几何间的深刻联系。启动了用几何分析方法研究双有理几何的解析极小模形纲领,并与人合作获得了一系列突出成果。近年还在低维流形的几何分析及曲率流等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田刚教授发表论文近200篇,出版学术著作3本。

1994年获得由美国国家基金会颁发的沃特曼奖。1996年获得美国数学会的韦伯伦奖。1990年国际数学家大会(ICM)45分钟报告人。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ICM)一小时报告人。

赵光达院士

赵光达

赵光达,1939年10月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现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理论物理所教授。1994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7年获中国物理学会评选的周培源物理奖。

在粒子物理学的强子物理和量子色动力学等方面,赵光达教授取得了有意义的研究成果,首次从QCD轴矢流反常的基本关系出发,研究了h,h¢与赝标重夸克偶素之间的混合及现象学,解释了J/Y的辐射衰变实验,对Ψ(2S)的预言与之后的实验一致。与研究生一起对NRQCD和重夸克偶素物理进行了研究,首次给出了强衰变中色八重态对QCD辐射修正的贡献,证明了红外发散的抵消,并得到了符合实验的P波粲偶素强衰变宽度;指出色八重态可将D波粲偶素在许多过程中的产生率提高一两个数量级,是对NRQCD产生机制的关键性检验;预言了正负电子对撞中J/Y的产生截面以色八重态的贡献为主,得到了美国和日本两个B介子工厂最新实验结果的支持。与合作者预言了奇异数等于-2,-3的重子谱,并被之后发现的W*(2250)等重子所验证。有关夸克模型和重子谱,重子磁矩,胶子球,及B介子衰变的四篇论文被国际粒子物理界权威评述机构“粒子数据组”连续引用。

徐至展院士

徐至展

徐至展,男,1938年12月16日生,汉族,江苏省常州市人。1965年北京大学物理系研究生毕业。1967年3月至今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曾任该所所长,现任该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徐至展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学部委员(院士)。2004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徐至展现为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从2000年10月起被聘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并担任中科院-北京大学激光物理与超快光科学联合研究中心主任。

徐至展主要从事并主持现代光学、激光物理、强场超快科学等领域的研究。作为首席科学家曾长期主持并出色完成包括国家攀登计划、国家 973计划等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2006年再次被聘任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近年约30余次被邀在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作大会主题或特邀报告。

作为第一获奖人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一项(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两项(1995年、2001年)、三等奖一项(1989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一项(1999年),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一项(1978年)等多项国家级科技奖励。1998年获何梁何利基金(香港)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他培养的3位博士相继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他是1990年国家人事部批准的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1993年度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1996年度上海市科技功臣。

目前还担任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光学学报》、《Chinese Optics Letters》主编,国际量子电子学理事会理事,美国光学学会Fellow,美国光学学会Fellows & Honorary Members委员会成员等。

李政道院士

李政道

李政道,男,1926年11月24日生于中国上海市,祖籍江苏苏州。1943至1945年就读于浙江大学、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入读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1950年6月获博士学位。1950至1953年在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普林斯顿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1953至1960年历任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1960至1963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兼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64年当选哥伦比亚大学费米物理学讲座教授(Enrico Fermi Professorship of Physics),1983年起任哥伦比亚大学全校讲座教授(University Professor)。1984年被聘为北京大学名誉教授。现任北京现代物理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高能物理研究中心主任。

长期从事物理学研究,在粒子物理理论、原子核理论和统计物理等领域做出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1954年,提出“李模型”,对探讨量子场论基本问题起到重要作用。1956年,与杨振宁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论断,翌年经实验验证后,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爱因斯坦科学奖。上世纪60年代以来,在正反粒子变换和空间反射联合变换下不守恒问题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70年代以来,在建立与发展孤立子的量子理论、提出反常核态的概念、建立与发展随机格点规范理论、把时间作为分立动力学变量并进而建立分立动力学理论等方面都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发表大量科学论文,著有《场论和粒子物理学》等科学专著。

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57)、爱因斯坦科学奖(1957)、G. Bude奖章(1969)、伽利略奖章(1979)、意大利最高骑士勋章(1986)、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995)、纽约市科学奖(1997)、中国政府友谊奖(1999)、日本旭日重光奖章(2007)等;入选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最有影响的海外专家(2009)、中华文化人物(2015)。当选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意大利国家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首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李政道始终心系祖国的科学教育事业。自1972年起,多次回国讲学、建言献策,改革开放以后更是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国科学教育事业进步,为中国科学教育战略布局、高能物理前沿探索、高水平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与合作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倡导建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制度和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为推动我国基础研究和提升我国原始创新能力发挥了引领带动作用。倡导建立中美高能物理合作联合委员会机制和建设我国第一台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促成北京谱仪(BES)、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为我国在世界高能物理前沿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提供了全局指导和倾力帮助。倡导成立北京现代物理研究中心、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浙江近代物理中心、北京大学高能物理研究中心等,推进前沿科学研究,促进国际交流合作和青年学者成长,为构建开放型教学科研基地和育人聚才环境争取了政策支持。

1979年至1989年,发起并参与组织实施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CUSPEA),选拔推荐915人赴美深造,造就了一批领军学者和社会栋梁,创设了我国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新范式。1985年,倡导建立博士后制度和成立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持续打造我国科技创新生力军数十万人。1998年,发起设立秦惠䇹与李政道中国大学生见习进修基金,择优培育我国基础科学后备军数千人,成为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

苏肇冰院士

苏肇冰

苏肇冰,1937年生。1953年苏州中学毕业,1953-1958年就读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91年被选为学部委员。现为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4-1998年任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

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强关联多电子系统,介观系统,低维凝聚态系统和非平衡量子统计。他与周光召、郝柏林、于渌合作,系统地把现代量子场论与统计格林函数结合,发展了适用于平衡和非平衡统计的闭路格林函数方法,已经应用到相变临界动力学等多种问题。与合作者论证了电磁波在粗糙金属表面传播的安德逊局域化,提出了在金属小颗粒悬浮液体中可能通过测量吸收系数观察电磁波局域化的迁移率边界的建议。与于渌合作,推广了黄昆的多声子晶格弛豫理论,建立了准一维有机导体系统中非线性元激发的量子跃迁理论。

1987年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2000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奖,200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解思深院士

解思深

解思深,男,1942年2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山东青岛人。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1983年毕业于中科院物理所,获理学博士学位。1965年至1978年在宁夏钢铁厂任技术员,1984年至1986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电机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做博士后,1986年至今,历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2004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解思深现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从2005年5月起被聘为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解思深1987年-1992年主要研究高温氧化物超导体的合成、相关系和晶体结构。在超导氧化物体系的相关系和晶体结构测定上有过重要的贡献。编写《高温超导》一书,由湖南出版社出版,合著《高温超导电性》一书,由上海科学出版社出版。1991年至今主要从事炭纳米管及其它一维纳米材料的合成、结构和物理性质的研究,在定向碳纳米管的制备、结构和物理性质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进展。先后在Science、Nature上发表三篇文章,并在Phys. Rev. Letts., Phys.Rev.B, Appl.Phys. Letts., Advanced Materials等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论文被引用3500余次。

解思深198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9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98年中科院科技进步三等奖;2000年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桥口隆吉基金会材料奖、国际科学检索系统(ISI)1981-1998年经典论文奖;2001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周培源基金会物理奖。

王诗宬院士

王诗宬

王诗宬,男,1953年1月生,汉族,江苏盐城人。1981年获北京大学硕士, 留校任教至今。1988年获加州大学洛杉机分校博士。访问过五大洲的30余所高校和研究院。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现为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

研究低维拓扑,涉及几何群论,不动点,动力系统和代数拓扑等领域。与人合作有成果如下:发现三维流形中本质浸入曲面不能提升成有限覆叠中嵌入曲面的第一个例子;观察到卫星结上循环手术的障碍,证明了双曲流形中的浸入本质曲面边界数的有限性;在有限群作用、手性、流形嵌入、吸引子与流形拓扑间的制约等方面均有颇具创意的研究;特别是开拓和发展了三维流形间的映射这个研究领域,在探索覆叠度的唯一性、非零度映射的存在性、有限性、标准型及其与三维流形拓扑的相互作用中,有一系列预见和佳作。

1994年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 1995年获求是杰出青年奖,1998年获陈省身数学奖,200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2-2006年曾是北京大学长江学者。王诗宬还是Algebr. Geom. Topology、 Topology Appl.、中国科学、数学年刊等杂志的编委。

王恩哥院士

王恩哥

王恩哥,男,1957年1月生,汉族,辽宁省沈阳市人。1982年毕业于辽宁大学,获学士学位; 199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1990年8月至1991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后;1992年1月至1995年7月在法国和美国做博士后及副研究员;1995年8月起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1999年5月至2007年4月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所长;2001年4月至2002年3月在日本东北大学做JSPS访问教授;2004年9月至2009年8月任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主任;2005年6月至2009年5月任德国Fritz-Haber研究所做AvH访问教授;2007年10月至2008年3月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做GCEP访问教授;2008年2月至2009年12月任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2009年10月至12月在美国加州圣巴巴拉大学做KITP访问教授。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院士,2008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2009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王恩哥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研究,在纳米新材料探索及其物性、原子尺度上的表面生长动力学以及受限条件下水的复杂形态等方面做出了有重要影响的工作。他首先提出利用掺杂来调制纯纳米管的结构和物性,与合作者首次制备出管状碳纳米锥、CN聚合纳米钟和BCN单壁纳米管;与合作者共同发现并证实了表面原子运动的一些新规律,完善和发展了原子尺度的薄膜/纳米结构生长动力学;与学生在SiO2表面预言并发现了一种全新的二维镶嵌冰,建立了有助于解释冰表面预融化的新序参量。已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60余篇(包括Science, Nature Nanotechnology,Physics Review Letters, J. Am. Chem. Soc.), 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70余次,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

王恩哥2005年获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德国洪堡研究奖;周培源物理奖;200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3年获世界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2008年获美国斯坦福大学“GCEP”访问学者称号;香港理工大学“杰出中国访问学人”称号;1996年获香港“求是”青年学者称号;1994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王恩哥现为美国物理学会Fellow,英国物理学会Fellow,香港大学物理系荣誉教授,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智利大学和英国伦顿大学国际学术顾问,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量子调控”专项副组长。同时担任《Journal of Physics: Condensed Matter》,《Solid State Communication》,《IEEE Transactions on Nanotechnology》等国际学术期刊的副主编或编委。2002年10月-2005年9月任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未完待续)

8 阅读:2892
评论列表
  • 2023-09-10 22:11

    这么多的数学院士都80好几了,象征性意义大于实质性贡献。

  • 2023-09-10 17:24

    推崇,发达地区院士更多啊[点赞]

泠泠泠七

简介:关注民生关注热点关注沉浮宦海也关注热闹体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