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年轻的刚刚47岁——北京大学地学部现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简介

泠泠泠七 2023-09-11 19:54:52

北京大学地学部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8名,分别是:

赵柏林院士

赵柏林,男,1929年4月出生,汉族,辽宁省辽中县人。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气象系。其后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及地球物理系任助教和讲师。1979年越级晋升为教授。1984年为博士导师。1957-1959年在苏联莫斯科大学和苏联科学院应用地球物理所进修。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1994年当选为莫斯科国际高等学校科学院院士。现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教授。

赵柏林是大气科学及遥感技术专家。他在云降水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大气(光学,微波)遥感,无线电气象,卫星气象及气候变化等领域做出重大贡献。他在苏联进行了人类首次人乘气球入云测量云中电荷的试验。研究雨层云人工增雨和冰雹机制,用于人工影响天气实践。研制多频微波辐射计系列监测天气变化,微波辐射计与雷达联合测雨,提高了精度。建立微波地物实验室遥感水面油污和土壤湿度。研究了微波传播在大气云雨中的衰减和大气波导预报。建立光学遥感大气污染(大气气溶胶和二氧化氮)的新方法,利用卫星遥感东亚尘暴和大气臭氧的分布。建立海洋低空大气遥感系统,并参加中日合作西北太平洋云辐射实验,得到良好的结果。主持世界气候研究计划项目-中日合作全球能量与水分循环试验的淮河流域试验,取得成功。提高了淮河流域气象水文的预报。著作有大气探测原理(1987)和赵柏林文集(2001)等。

赵柏林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79),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一项(1987),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项(1986和2006),其他部委二等奖三项(1992和1997)和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4)。被授予“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1989),全国高等学校科技先进工作者(1990),全国气象科技先进工作者(2006)。

社会兼职有中国气象学会常务理事和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专家组专家。

涂传诒院士

涂传诒,男,1940年7月生,汉族,北京市人。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先后于1980~1981年在美国天主教大学、1988~1990年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高空研究所从事合作研究。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2006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任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

涂传诒教授主要从事太阳风湍流和形成机制方面的研究,发表的代表性论文(1)《The Damping of Interplanetary Alfvenic fluctuations and the heating of the solar wind》(Tu, 1988,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Vol. 93, Pages 7-20)和 (2) 《Solar wind origin in coronal funnels》(Chuan-Yi Tu, Cheng Zhou, Eckart Marsch, Li-Dong Xia, Liang Zhao, Jing-Xiu Wang, Klaus Wilheilm, 2005, SCIENCE, Vol. 308, Pages 519-523)。至2006年5月,涂传诒(含合作)发表论文中有75篇共被SCI引用1766次,其中涂传诒为第一作者的文章共被引用1206次。其中4篇第一作者论文每篇被SCI引用超过100次,16篇第一作者论文每篇被SCI引用20次以上。涂传诒在该领域中取得自主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包括如下内容:发现太阳风中存在湍流串级过程。发现太阳风加热的能源来自湍流串级能量。提出太阳风能量供给和传输机制。首次把阿尔芬波传播理论与磁流体湍流理论结合起来,创建了描述太阳风湍流传输特性的“类WKB湍流理论”。在此基础上又创建了太阳风阿尔芬湍流串级加热理论和推广的湍流间歇理论,从而开辟了新的研究道路。通过合作研究发现太阳风流动起源于极区冕洞磁漏斗结构中光球层上方五千公里至二万公里的高度范围。提出沿径向的太阳风流动是由垂直径向大尺度对流运动驱动的新观点,突破以往学术界流行的太阳风起源于一维流管的想法和理论。提出五千公里尺度或更大的磁圈在磁漏斗结构中的磁重联供给太阳风初始的质量动量和能量。

涂传诒教授作为唯一获奖人,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89年和2001年),获得国际科联空间研究委员会(COSPAR)颁发的Vikramsarabhai奖章(1992年),获得首届王丹萍科学奖(1992年),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2年),获得陈嘉庚科学奖(2006年)。

陈运泰院士

陈运泰,1940年8月10日生于福建厦门,原籍广东潮阳,中共党员,地球物理专业,研究员,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

1962年陈运泰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毕业;1966年从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后留所工作;1978年至1982年担任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1981年至1983年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地球和行星物理研究所研修;1982年至2014年担任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86年至2000年担任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199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8年至2000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副主任;1999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15年当选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首批会士 。

陈运泰从事地震学和地球物理学研究,并在地震波理论、地震震源理论和数字地震学研究中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用地震波、大地测量、形变和重力等资料反演与综合研究邢台、昭通、海城、唐山等大地震震源过程的工作,是我国震源研究领域的先驱性工作,并因此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童庆禧院士

童庆禧,1935年10月21日出生于湖北武汉,遥感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所长,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 。

1961年童庆禧毕业于苏联敖德萨水文气象学院,之后回国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气候研究室工作;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2年获得国际遥感科技成就奖 。

童庆禧主要从事气候学、太阳辐射和地物遥感波谱特征研究,在中国国内倡导和开展了高光谱遥感技术和应用研究 。

叶大年院士

叶大年,男,1939年7月生,汉族,中共党员,民盟盟员,广东省鹤山市人。1962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地质系岩石和矿物专业本科;1966年9月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1966年9月至今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和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叶大年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从2001年9 月起被聘为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

主要从事矿物学、晶体化学和矿物材料方面的,开拓了矿物学的新领域-结构光性矿物学,并著有世界上第一部此领域专著(1988年地质出版社);解决了用X-射线粉末法鉴定长石、辉石、角闪石、石榴石等造岩矿物的鉴定难题,出版了《X-射线粉末法及其在岩石学中的应用》专著(1984年科学出版社);研究了铸石学的理论和工艺各种主要问题,主编了《铸石研究》(1980年科学出版社);在统计晶体化学方面,开展了颗粒随机堆积的研究,发现一些重要的堆积常数,揭示了地球圈层氧离子平均体积守恒定律。近年来研究城市地理,揭示城市分布的对称性,著有《地理与对称》(2000年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叶大年发表的论文有170余篇。

1978年因“结构光性矿物学研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6年因“结构光性矿物学研究”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1986年因“沸石在水泥中的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张弥曼院士

张弥曼,1936年4月17日出生于江苏南京,浙江嵊州人。古脊椎动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1953年张弥曼考入北京地质学院;1960年从前苏联莫斯科大学地质系毕业后回国,进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从事古生物研究;1983年出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2年担任国际古生物协会主席;1993年担任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1995年被选为伦敦林奈学会外籍会员;2011年当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6年10月获得“罗美尔-辛普森终身成就奖”;2018年3月23日获得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2018年11月6日,获颁“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2019年1月,被评为2018年度十大女性新闻人物。2019年11月18日,获得中国古生物学会终身成就荣誉。

张弥曼主要从事比较形态学、古鱼类学、中-新生代地层、古地理学、 古生态学及生物进化论的研究,探讨了东亚真骨鱼类的起源演化和动物地理学提供了化石证据 。

陶澍院士

陶澍,男,1950年8月生,汉族,江苏省无锡市人, 197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1981年、1984年获美国堪萨斯大学硕士、博士学位。1984年至今在北京大学工作。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现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1991年),长江学者(2000年)。

主要研究微量有毒污染物排放、行为、归趋和效应等区域尺度环境过程;建立了中国高分辨多环芳烃排放和全球多环芳烃排放清单;证明了同分异构多环芳烃在迁移过程中的分异;建立了多介质源解析方法;在污染物区域环境归趋研究中,建立了具有空间分辨率的多介质模型、阐明了决定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空间分异的主要机理、建立多环芳烃从产生、迁移、暴露到健康危害的系统模拟方法、揭示了有机氯农药摄入量与人体组织残留水平之间的定量关系;揭示了多环芳烃呼吸暴露对中国人群的健康危害,将基因易感性等参数的变异特征引入风险模型,定量阐明了健康风险的变异和不确定性。在国外学术刊物发表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百余篇,其中包括ES&T论文18篇。曾主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重点项目、国际合作项目、973课题等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04年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1年获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目前兼任中国地理学会环境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环境毒理与化学学会亚太分会主席、ES&T顾问编委、IEAM、EP、JEGH、JESH等国际刊物编委。

张培震院士

张培震,男,中共党员,1955年12月出生,河南省淮滨县人。1979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 1982-1987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地球物理博士学位,1987-1991年在美国内华达大学新构造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后回国就职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973项目“活动地块边界带动力过程与强震预测”的首席科学家,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长期从事地震地质和新生代构造地质研究,在中国大陆现今构造变形、青藏高原生长与动力学、活动断裂习性与强震复发规律、新构造与气候变化、利用GPS技术研究构造变形与地震活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22篇,其中SCI收录51篇,被SCI他引2219次,被CSCD他引1174次。2001年以第一作者发表在Nature的Article文章被列为该期的“亮点”论文;在ESI公布的2001-2011十年间国际地球科学领域被引用最多的前3096篇论文中,他有6篇入选。

先后在1992、2003和2006年三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同年入选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2003年被评为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200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2006年获第九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2007年当选中共十七大代表,同年获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先进个人奖,2010年获得“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

傅伯杰院士

傅伯杰,男,1958年1月生,汉族,陕西省咸阳市人。1982年1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获学士学位;1984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获硕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获博士学位。1989年至今在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工作, 2001-2008年任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局长。傅伯杰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2012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2015年当选为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通讯院士。傅伯杰现为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从2015年5月起被聘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

主要从事自然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研究,在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过程、景观生态学和生态系统服务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已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70余篇,出版著作10部。是973项目“中国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安全”首席科学家,国家基金委重大项目“黄土高原生态系统变化与水文相互作用机理研究”主持人。 200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年获国际景观生态学会杰出贡献奖。曾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副主任。现任国际生态学会副主席,国际长期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副主席,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

吴立新院士

吴立新,男,1966年9月生,汉族,安徽桐城人。1988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力学系,获硕士学位;199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力学系,获博士学位。1994年8月至1995年8月在美国新泽西州罗格斯大学航天和机械工程系做博士后研究,1995年8月至1998年2月在美国威斯康新大学麦迪逊分校大气和海洋科学系做博士后研究,1998年2月至2005年7月在美国威斯康新大学麦迪逊分校气候研究中心任研究员;2005年至今任中国海洋大字“筑峰工程”第一层次教授。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吴立新现任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海洋科学与技术青岛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中德海洋科学中心主任。2015年6月起被聘为工学院教授。

主要从事大洋环流与气候方面的研究。他发现了20世纪全球大洋副热带西边界流区“热斑”现象,系统阐述了副热带环流变异在太平洋气候年代际及长期变化中的作用机理并建立了相关理论,发展了能确定中-低纬海洋-大气通道在气候年代际及长期变化中作用的模式动力实验体系;开拓了利用Argo国际大计划来研究全球深海大洋混合低频变异的新路径,将深海混合研究推向了全球尺度和季节以上的时变尺度;阐明了大洋热盐环流变异影响热带海-气藕合系统的动力学路径,揭示了北大西洋年代际变化模态是海-气藕合模态。在Nature, Nature Geoscience, Nature Climate Change等海洋与气候研究的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80余篇,被Science、Nature等SCI杂志引用近千次。近3年来,在Nature及其子刊发表论文7篇,研究成果在大洋环流与气候研究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力。他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承担了科技部“973计划”和“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两个深海大洋重大研究项目,以及基金委-山东省联合基金、基金委重点基金等多项重大研究项目,项目总金额近1.2亿元。

200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9年被评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2010年获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称号;2012年获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荣誉称号;2012年获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荣誉称号;2013年被评为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

担任CLNAR等多个国际海洋科学大计划科学指导组(SSG)域工作组成员,是德国“未来海洋”卓越计划顾问组成员。任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海洋湖沼学会理事,中国气象学会委员,中科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学生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等项目评审专家。

郑永飞院士

郑永飞,男,1959年10月生,民族汉,安徽省长丰县人。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学系,1985年在南京大学获硕士学位,1991年在德国哥廷根大学或获博士学位。1991年3月至1993年9月在德国图宾根大学做博士后,1993年10月起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郑永飞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2011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郑永飞现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学院教授,从2017年3月起被聘为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博雅讲席教授。

主要从事同位素地球化学与化学地球动力学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同位素体系平衡的地质年代学和动力学效应”、“扬子陆块北缘新元古代岩浆活动和热液蚀变”和“大别-苏鲁陆壳俯冲带深部脱水和熔融及其元素分异效应”、国家973项目“深俯冲地壳的化学变化与差异折返” 和“大陆俯冲带壳幔相互作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大陆俯冲化学地球动力学” 和重大项目“地球内部水的分布和效应”等。在俯冲带流体体制与化学地球动力学、矿物同位素分馏系数理论计算、同位素体系理论模式及其地球化学应用等方面取得系统性、创新性成果。作为主要作者在国际SCI刊物上发表论文210余篇,部分论文已经被国际SCI刊物他引11500余次(ISI论文引用排名榜进入世界地球科学家前50名)。在培养毕业的博士研究生中,有2人获得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奖,3人获得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提名奖。

200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05年当选美国矿物学会会士,2008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9年获长江学者成就奖, 2014-2016年获汤森路透发布的引文桂冠奖,2015-2017年入选Elsevier高引用率科学家榜单,2015年获国家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17年当选美国地球化学学会会士。

兼任《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主编,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副理事长,民盟安徽省委主委,安徽省政协副主席。

周忠和院士

周忠和,男,1965年1月出生,江苏扬州人。198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获本科学位;1989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地质科学系,获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美国堪萨斯大学(University of Kansas)生态与演化生物学系,获博士学位。1992年至今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学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副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现为中国科学院北京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于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0年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15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从2018年3月起被聘为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

2000年和200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3年获得中国科学院杰出创新研究团队和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04年获得科技部“973”项目杰出研究者奖,2006年获得青年科技工作者科技进步奖,2007年获得国家出版奖,2013年入选中央政府“万人计划”的“杰出人才”范围,2014年入选中央政府杰出专家。

现任国际古生物协会主席、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席、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会主席、National Science Review 执行主编、Paleontological Research 副主编、Zoologica Scripta、Chinese Science Bulletin、Paleoworld、Acta Paleontologica Sinica等多个期刊的编委会成员,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兼职教授。

郭华东院士

郭华东,男,1950年10月出生,现为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芬兰科学与人文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现任国际数字地球学会(ISDE)主席及其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国际环境遥感委员会(ICORSE)主席、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技术促进机制10人组成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HIST)主任等职。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从2018年7月起被聘为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

从事空间地球信息科学研究,先后担任973计划“空间观测全球变化敏感因子的机理与方法”项目、大科学装置“航空遥感系统”、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首席科学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地球宏观科学现象的月基观测研究”负责人。在遥感信息机理、雷达对地观测、数字地球科学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果。系统揭示雷达电磁波与典型地物的相互作用机理,建立了无植被沙丘雷达散射几何模型,揭示了熔岩的去极化机理与植被的多极化响应现象,证实了长波段雷达对干沙的穿透性;建立了多源遥感找矿理论方法与模式,构建了重大地震灾情全天时全天候和主被动遥感观测体系,提出全球变化科学卫星和月基对地观测科学概念;组织建设了新型对地观测系统,建成神舟飞船陆地遥感应用系统,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数字地球原型系统,提出科学大数据和地球大数据概念。

发表论文600余篇,出版专著和主编著作16部。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3项。被澳大利亚科廷大学授予名誉科学博士学位,获亚洲遥感协会Boon金奖,是俄罗斯 N.M. Przewalski奖以及俄罗斯宇航联合会金奖获得者,其带领的“空间大数据应对气候变化”团队获联合国全球脉动奖。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全国先进工作者,是第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陈大可院士

陈大可,男,1957年9月生,汉族,湖南长沙人。1982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1985年毕业于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纽约州立大学,获博士学位。1989年10 月至1995年4月在美国罗德岛大学海洋学院和美国宇航局工作;1995年5月起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Lamont-Doherty Earth Observatory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Doherty高级研究员、Lamont研究教授、特聘研究员;2006年5月至2016年3月担任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5年12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大可现任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和科技委员会主任,2019年1月起被聘为物理学院教授。

主要从事物理海洋学基础研究,在近海、大洋和气候研究领域都有重要建树,特别是系统开发了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预测模式,突破了限制ENSO预测水平和可预测性评估的关键瓶颈,推动了ENSO研究的发展进程;系统阐释了海洋混合的物理机制,创建了一个新颖有效的垂向混合模型,为攻克湍流混合这一物理海洋学重大难题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发表论著和技术报告170余篇,包括Nature、Science及其子刊的第一和通讯作者文章,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曾两度担任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多次主持国家重大、重点基金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并任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目前主要研究ENSO的机理和预测、海洋与台风的相互作用、大洋环流基本理论和极地气候变异,并在国家层面上推动和策划一系列大型海洋和极地研究计划。

目前担任中国极地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CNC-FE)委员、中国科协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工作协调委员会(IRDR-CHINA)委员、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海洋学报主编等职,并任气候变化与可预测性计划(CLIVAR)、南大洋观测系统计划(SOOS)、北极气候研究多学科漂流计划(MOSAiC)、热带太平洋观测系统计划(TPOS)等大型国际计划的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郭正堂院士

郭正堂,男,1964年4月生于山西省应县。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85年毕业于波尔多第一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DEA);1990年毕业于法国巴黎第六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1990年12月起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1996年晋升为研究员,期间担任所长助理、研究室主任等。2002年至2006年期间担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所长;2014至2019年期间担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兼教务总长);2017年8月至今担任中国科学院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2018年12月至今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主任;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8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20年3月起被聘为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

主要从事新生代地质、第四纪地质、古气候学与全球变化研究,在风尘堆积地层学、古土壤与古环境等领域取得系统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文集上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球变化科学奖等奖励。

曾任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过去全球变化(PAGES)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亚澳环球环境大断面(PEP-II)国际项目共同负责人及《科学通报》副主编等。现任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INQUA)副主席、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共同主编、《第四纪研究》主编、《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副主编、《National Science Review》地球科学评审组组长及《Climate of the Past》编委等。

朱日祥院士

朱日祥,男,1955年8月生,汉族,山西大同人,1978年毕业于山西大学物理系,1984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89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获博士学位,法国奥尔良大学荣誉博士。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11年当选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会士。现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从2020年9月起被聘为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

长期从事地球科学基础理论和实验研究。在地磁极性倒转、地磁场与地球深部过程相关性、克拉通破坏以及全球构造等领域取得了富有创新的成果。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推动国家实施了《深部资源探测核心装备研发》重大装备研制专项,开拓了“理论创新、技术研发、勘探突破”三位一体的研究模式,从理论上提出了“克拉通破坏型金矿”新类型,为地学科技创新驱动国家建设作出了贡献。推动“固体地球科学重点实验室联盟”的成立与发展,促进了地球科学领域大科学研究和协同创新能力。

获首届法国科学院“法中奖”、第三世界科学院首届地球科学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6和2017年)、陈嘉庚科学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首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朴世龙院士

朴世龙,男,1976年4月生,朝鲜族,吉林省龙井市人。1999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2004年获北京大学博士学位。2004年8月至2007年8月在法国原子能中心气候与环境研究实验室(Laboratoire des Sciences du Climat et de I’Environnement)博士后工作,2007年至今在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工作。朴世龙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朴世龙现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2010年),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2012年)。

主要从事自然地理学领域的陆地生态系统与气候变化互馈关系研究,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陆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反馈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发表第一或通讯作者SCI论文百余篇。成果被Nature (4篇)、Nature Climate Change (1篇)、Nature Ecology and Evolution (2篇)杂志专文评述,入选“2009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和“2013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2016年获得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地球科学奖; 2011年获得第十二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目前担任《National Science Review》、《Global Change Biology》等期刊的编委,曾担任全球碳计划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朱彤院士

朱彤,男,1962年9月出生于四川成都,籍贯江苏宜兴,汉族。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学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硕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德国伍珀塔尔大学,获博士学位。1991年至1999年先后在加拿大约克大学和农业部研究中心工作;1999年3月入职北京大学。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1999年)、院长(2012年)。

主要从事大气化学与环境健康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大气污染来源甄别、成因解析及健康危害评估等系列创新成果,应用于解决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重大环境问题,推动了环境健康领域的学科交叉研究和学科建设。担任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中国大气复合污染的成因与应对机制》专家组组长(2015-),发表Science(2009, 2016)、PNAS(2011,2016,2019)、JAMA(2012)等SCI论文340余篇。2019年因"对大气化学基础研究、超大城市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及气候影响评估的卓越贡献"当选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会士。

1999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0年获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等省部级一等奖3项(排名第一);2020年获聘国务院参事。

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常务理事、亚洲季风区可持续发展集成研究(MAIRS)科学指导委员会主席、国际大气化学与全球污染委员会(iCACGP)副主席、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理事等。

0 阅读:39

泠泠泠七

简介:关注民生关注热点关注沉浮宦海也关注热闹体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