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任职任教过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简介

泠泠泠七 2023-09-12 16:31:24

曾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任职任教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共14人,分别是:

韩济生院士

韩济生,1928年7月17日出生于浙江萧山,神经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神经生物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

从1965年开始从事针灸原理研究,1972年以来从中枢神经化学角度系统研究针刺镇痛原理,发现针刺可动员体内的镇痛系统,释放出阿片肽、单胺类神经递质等,发挥镇痛作用;不同频率的电针可释放出不同种类阿片肽; 针效的优、劣取决于体内镇痛和抗镇痛两种力量的消长。研制出“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对镇痛和治疗海洛因成瘾有良效。1987-2000连续13年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RO1科研基金用以研究针刺镇痛原理。2004-2009年获NIH重点科研基金与哈佛大学合作研究针刺戒毒原理,其间兼任哈佛大学精神病学科兼职教授。2007年担任中国科技部《基于临床的针麻镇痛的基础研究(973)》首席科学家。在国内外杂志及专著上发表论文500余篇,编写中文专著9册,英文教科书1册。

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次,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次,卫生部甲级奖三次、乙级奖二次,国家教委一等奖二次,二等奖一次,国家民委一等奖一次,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次,国家中医药局二等奖一次。1992年获北京医科大学“桃李奖”。1984年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5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被评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2006年获北京大学先进党员标兵, 2006年获北京大学首届蔡元培奖。

1979年以来应邀到27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大学和研究机构演讲206次。多次担任国际学术会议主席和大会报告人,1990-2002年任世界卫生组织(WHO)科学顾问,1991至今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顾问。获国际脑研究组织与美国神经科学基金会联合颁发的“杰出神经科学工作者奖学金”(1985),被选为瑞典隆德皇家学院国际院士,国际疼痛研究会(IASP)教育委员会委员(1991-1995)和中国分会会长(1989-),担任两届国际麻醉性物研究学会(INRC)执委会委员。2007年任国际神经肽协会中国分会主席。现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理事会医学组长;北京神经科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主任委员;《生理科学进展》杂志名誉主编,《中国疼痛医学杂志》主编,《国际神经科学杂志》、《中国药理学通报》、《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英文版)、《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等编委。

韩启德院士

韩启德,男,1945年7月出生于上海,九三学社成员、中共党员,病理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第十一、十二、十三届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长期以来从事分子药理学与心血管基础研究。在α1肾上腺受体α1-AR亚型研究领域获重要成果,1987年在国际上首先证实α1-AR包含两种亚型,后系统研究α1-AR亚型在心血管分布、功能意义以及病理生理改变。近年来,关注学科交叉研究,开始研究生物单分子在细胞中的转运及其生物学意义,用复杂系统手段研究肾上腺素受体的网络调节。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据不完全统计,发表的论文被SCI收录刊物引用1700余次。讲授心血管病理生理学、受体学等诸门课程。

曾于1992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3年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95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0年获得高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0年获卫生部授予的“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1991年获国家人事部与教委授予的“做出突出贡献的留学回国人员”称号,1994年获国家人事部授予的“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许智宏院士

许智宏,1942年10月出生于江苏无锡,植物生理学家,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长期从事植物发育生物学、植物细胞培养及其遗传操作、植物生物工程的研究。在植物发育、组织和细胞培养以及生物工程领域,已发表论文、综述、专著共200多篇(册)。

曾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等奖项,1988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1年被评为全国做出突出贡献的留学回国人员,并先后获香港大学荣誉教授、 英国De Montfort大学和诺丁汉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学位、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荣誉法学博士学位和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朱作言院士

朱作言,1941年9月出生于湖南澧县,细胞发育生物学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科学通报》执行主编,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协会会长,从2000年5月起被聘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198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自1965年起,先后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和研究所所长,其中,1980-1983和1998-1994年间分别在英国和美国的大学和研究所进修和工作。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7年被授予英国阿伯丁大学科学博士荣誉学位。

主要从事遗传发育生物学及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多项具有开创意义的重要成果,为鱼类基因育种奠定了理论基础,发表相关论文100多篇,其中3篇已成为转基因鱼领域公认的经典文献,先后6次获得国家和部级科技成果奖。

方精云院士

方精云,1959年7月生,安徽怀宁人,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云南大学校长、教授,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理学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主要从事全球变化生态学、植被生态学以及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10余篇(SCI刊物70余篇),其中"Science"2篇,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 2篇。他建立了我国陆地植被和土壤碳储量的研究方法,系统研究了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及其变化,较早地开展了碳循环主要过程的野外观测,构建了中国第一个国家尺度的陆地碳循环模式,为我国陆地碳循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系统研究了我国大尺度的植被动态及时空变化,揭示了我国植被生产力的变化趋势、空间分异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的规律;系统开展了我国植被分布与气候关系的定量研究,提出了基于植被气候关系的我国植被带划分的原则和依据,首次采用统一的调查方法,较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山地植物多样性的分布规律。他还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我国一种重要的木本植物属-水青冈属(Fagus L.)植物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较深入地研究了长江中游湿地50年来的生境变迁及其生态后果。

20多年来,对中国和日本的主要植被类型都曾做过实地考察或定点观测,研究地点涉及我国西藏、青海、新疆、黑龙江、海南等25个省区和日本的一些地区。1995年参加我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对加拿大高纬度地区的生物、冻土、冰雪和大气进行过研究。方精云于1994年获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6年人选国家劳动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2001年获宝钢教育奖,2003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0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均为第一完成人),2006年获教育部-李嘉诚基金会“长江学者成就奖”,2007年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生命科学)。

方精云在国内外多个学术机构中任职,现任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球陆地碳观测(TCO)工作组成员、国际学术刊物“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Ecosystems”、“Global Environment Change”、“Ecological Research”、“Research Letters in Ecology”编委会成员、日本“Tropics”科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是国内多个学报的副主编或编委,并为“Science”、“Nature”等20多个国际重要刊物的审稿人。

赵进东院士

赵进东,1956年11月出生于重庆,籍贯江苏武进,植物生理学及藻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藻类生物学研究,对蓝藻细胞分化和格式形成有系统研究,尤其对蓝藻异型胞分化中的信号转导和基因表达调控有深入研究。揭示了钙结合蛋白和钙离子信号在蓝藻细胞分化中起到的重要调控作用。对蓝藻藻胆体吸收光能在两个光系统间的分配与调节开展了系统研究,对揭示藻胆体吸收光能向光系统1传递的途径和调控方式有重要贡献。

曾获得全国优秀华侨称号(1999);2006年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8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现任中国植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常务理事。

蒋有绪院士

蒋有绪, 男,回族,1932年5月21日出生于上海市,森林生态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与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8年1月起被聘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

蒋有绪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森林群落学家、林型学家,长期从事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森林地理学、森林群落学、生物多样性、森林可持续经营等研究,先后培养了生态工程和系统生态研究方向的博士10余人。他深刻地分析了我国亚高山针叶林与寒温带针叶林在发生上的历史联系和相对独立性,提出我国西南亚高山森林的发生在生态学上受外区成分水平幅凑、垂直分异和区域内部差异的生态隔离三过程所影响的学术假说。在加深认识亚高山森林功能的基础上提出川西高山森林经营应以水源涵养作为主要方向,他的成果成为我国建设长江中上游水源涵养林体系工程项目的理论依据。八十年代,他又建立了江西大岗山杉木、毛竹林生态定位站,促进了林业系统其它生态定位站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国家林业局已建立了13个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站,推动了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发展。

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科学咨询委员,长白山开放试验站和植物数量生态学开放实验室的学术委员, 《林业科学》副主编,《林业科学研究》、《植物生态学报》、《自然资源学报》、《自然资源科学》以及国际《病虫害管理和野生动物杂志》等刊物编委,国家气候委员会委员, IGBP中国委员会委员, SCOPE中国委员会委员。

尚永丰院士

尚永丰,1964年6月出生于甘肃通渭县,医学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杭州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教授。

主要从事基因转录调控的表观遗传机制及性激素相关妇科肿瘤分子机理的研究。提出、验证并从分子机理上诠释了雌激素受体转录起始复合体在靶基因启动子上循环反复结合的假说以及雌激素受体所介导的基因转录具有“双相性”和“两维性”的特点,为基因转录调控的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揭示了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三苯氧胺诱发子宫内膜癌的分子机理,克隆了多个肿瘤相关基因,对肿瘤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发展有重要意义;揭示了组蛋白去乙酰化和组蛋白去甲基化在染色质重塑中协调作用的机理,对认识表观遗传调控的分子机制具有创新性的理论意义;在世界上首次建立了哺乳动物细胞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IP),对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做出了贡献。多年来在《Cell》、《Nature》和《Science》等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的研究论文。

2006年获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美国ELI Lilly公司的“礼来科研成就奖”;2007年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指导的博士生获2007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2004年起担任《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报》副主编,2007年被国际著名学术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聘为编委(Editorial Board)。

朱玉贤院士

朱玉贤,1955年12月出生,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植物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1997年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是棉纤维发育和拟南芥细胞分化机制。他的主要学术贡献有:(1)首次展开棉纤维中差异表达基因的大规模克隆分离工作,建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大型高通量陆地棉cDNA芯片,发现植物激素乙烯在棉花纤维细胞伸长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发现超长链脂肪酸(VLCFA)在转录水平上调控乙烯生物合成,发现同时受乙烯和超长链脂肪酸调控的果胶多糖生物合成是棉纤维细胞初生壁合成和细胞伸长的限速步骤。(2)研究发现拟南芥乳腺癌抑制因子同源基因BARD1是干细胞决定因子WUS和WOX5的抑制因子,bard1缺失突变体中WUS的表达从顶端的组织中心扩展到所有外表层细胞,使顶端分生组织分化受阻。在拟南芥根尖,BARD1抑制了WOX5基因表达,从而控制植物向地性生长和根尖分生组织细胞分化。(3)主编《现代分子生物学》,出版发行超过30万册,已成为我国高等学校生物学专业本科生分子生物学主要教材。由于在乙烯信号通路上下游长期而系统性的研究,世界植物科学著名的综述期刊“当代植物学观点”邀请他撰写论文,阐述他们对棉纤维这个特殊细胞的认知。该研究于201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已发表经同行评审的科研论文98篇,其中被SCI收录85篇(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的SCI论文66篇),包括3篇植物科学国际最前沿刊物“植物细胞”,1篇美国科学院院报,1篇“分子与细胞蛋白质组学”,2篇“当代植物学观点”应邀综述论文,总影响因子超过300,篇均影响因子相当于世界植物科学排名10%的刊物。

程和平院士

程和平,男,1962年12月生,安徽桐城人,汉族,博士,细胞生物学与生物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九三学社成员,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分子医学南京转化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主任 ,钙信号与线粒体生物医学研究室主任,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基金委“细胞钙信号研究”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首席科学家,973首席科学家,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为细胞生物学和生物物理学,在钙信号和活性氧信号两方面长期、系统的研究取得突出成果。在《Nature》、《Cell》、《PNAS》、《Physiological Reviews》等发表SCI论文120余篇,文章总引用逾万次,其中发现心肌细胞“钙火花”的原始论文被英国生理学会列为120年来“十篇最杰出的心肌研究论文”之一。

发表多项专利,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先后入选任教育部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获教育部“长江学者成就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等奖项。2013年当选为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副理事长。

陆林院士

陆林,1966年9月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精神病学与临床心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校(院)长 、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临床心理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主任委员(第九届),教育部高等学校临床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精神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麻醉品管制局委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点专项专家组组长。

主要从事精神心理疾病的临床诊疗技术和发病机制研究。在病理性记忆的神经机制和干预、精神心理疾病治疗新方法及睡眠医学领域开展了系统性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干预病理性记忆的新模式和成瘾防复吸治疗的新理念,发现了快速抗抑郁的新靶点和在睡眠中治疗精神心理疾病的新方法,对于精神心理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截至2017年11月,在Science、Nat Neurosci、JAMA Psychiatry、Mol Psychiatry、Am J Psychiatry、Nat Commun等著名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0余篇,总引用1万余次,其中20余篇文章的单篇引用率超过100次,H-index达51,被F1000推荐9次,连续入选Elsevier发布的医学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在精神病学与临床心理学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主编(译)或参编论著20余部,其中英文论著3部;申请发明专利11项,其中授权专利9项。研究成果曾先后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

还担任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与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毒理学会药物依赖性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毒品滥用防治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理与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精神心理学组组长、世界卫生组织(WHO)药物依赖性专家委员会委员等,并于2017年9月被科技部聘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点专项专家组组长。同时担任国际SCI杂志Drug Alcohol Depend和Am J Addict副主编,Sleep Med Rev、Int J Neuropsychopharmacol和Addiction编辑,Int J Ment Health Addict、Am J Drug Alcohol Abuse编委,以及Nature、Science、Nat Med、Nat Neurosci等40余种国际杂志审稿人。陆林院士还主持编制了《中国物质使用障碍防治指南》、《中国失眠障碍诊断和治疗指南》等一系列临床指南,为推动和提高我国精神心理疾病临床诊疗技术和体系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谢晓亮院士

谢晓亮(Xiaoliang Sunney Xie),男,汉族,1962年出生于中国北京,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物理化学家,曾任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系终身教授、Mallinckrodt讲席教授 ,北京大学李兆基讲席教授,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 ,北京昌平实验室主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委员。

1992年进入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PNNL)工作,是PNNL自1965年成立以来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科学家;1999年被聘为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系终身教授;2009年担任哈佛大学Mallinckrodt讲席教授,是改革开放后大陆学者获得哈佛大学冠名讲席教授的第一人;2010年主持创办了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BIOPIC”(现更名为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担任主任;2016年在BIOPIC组建了北京大学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担任主任; 2017年获得求是杰出科学家奖;2018年7月,正式全职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受聘为李兆基讲席讲授。他多次获得国际大奖,包括“阿尔伯尼生物医学奖”、美国化学会“Peter Debye 物理化学奖”、美国生物物理学会“Founders奖”等等。

研究主要包含三个领域。基础研究领域:单分子酶学、单分子生物物理化学、基因表达和调控、表观遗传学、细胞分化和重编程机理、基因组不稳定性;技术开发领域:单分子成像、单细胞基因组学、相干拉曼散射显微成像、DNA 测序;医学应用领域:体外受精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与诊断、早期癌症诊断。

作为国际单分子生物物理化学的奠基人之一、相干拉曼散射显微成像技术和单细胞基因组学的开拓者,谢晓亮教授大力推动了单分子酶学、无标记光学成像技术和单细胞组学分析技术及其应用。2012 年谢晓亮实验室开发了单细胞全基因组均匀扩增的新方法—多重退火循环扩增法(MALBAC)。2014 年 9 月 19 日,世界上第一例“MALBAC 婴儿”在北医三院诞生,标志着中国胚胎植入前遗传诊断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利用谢晓亮团队发明的 MALBAC 技术,已有千余个患有单基因遗传病的中国家庭成功避免了疾病的后代传递。

另,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化学家、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衰老研究中心主任童坦君和于2022年12月25日逝世,中国科学院院士、细胞生物学家、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翟中和于2023年2月10日逝世。

0 阅读:36

泠泠泠七

简介:关注民生关注热点关注沉浮宦海也关注热闹体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