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信息技术科学部现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简介

泠泠泠七 2023-09-12 15:46:35

北京大学信息技术科学部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9人,分别是:

杨芙清院士

杨芙清,1932年11月6日出生于江苏无锡,中共党员,计算机软件专家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信息与工程科学学部主任,软件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理事长、名誉院长。

主要从事系统软件、软件工程、软件工业化生产技术和系统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计算机多道运行操作系统和第一个全部用高级语言书写的操作系统;倡导和推动成立北京大学计算机科技系,1983-1999年担任系主任期间,将该系建成国内一流和国际知名的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在国内率先倡导软件工程研究,创办了国内第一个软件工程学科;开创了软件技术的基础研究领域;主持了历经四个五年计划的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青鸟工程和国家863计划若干重点课题的研究;创建了软件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提出“人才培养与产业建设互动”的理念,创建了以新机制、新模式办学的示范性软件学院。发表论文150余篇,著作8部,培养了百余名硕士、博士和博士后。

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98年、200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年获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特等奖、200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十七项国家及部委级的奖励。

兼职情况: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第一召集人,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顾问, IEEE Fellow(2003年),贝尔实验室基础科学研究院(中国)高级顾问,《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电子学报》副主编,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校兼职教授。

王阳元院士

王阳元,1935年1月1日出生于浙江宁波,微纳电子科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微电子学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微电子学系主任。

主要从事微电子学领域中新器件、新工艺和新结构电路的研究。二十世纪70年代主持研究成功我国第一块3种类型1024位MOS动态随机存储器,是我国硅栅N沟道MOS技术开拓者之一。80年代提出了多晶硅薄膜"应力增强"氧化模型、工程应用方程和掺杂浓度与迁移率的关系,被国际同行认为"对许多研究者都有重要意义","对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了硅化物薄膜及深亚微米CMOS电路的硅化物/多晶硅复合栅结构;发现磷掺杂对固相外延速率增强效应以及CoSi2栅对器件抗辐照特性的改进作用;90年代在SOI/CMOS器件方面,提出了器件浮体效应模型的工艺设计技术。研究成功了多种新型器件和电路;与合作者一起提出了多晶硅发射极晶体管的新的解析模型,开发了成套的先进工艺技术,对独立自主发展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有重要意义。90年代后期研究微机电系统(MEMS),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主持开发了三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EMS工艺,开发了多种新型器件并向产业转化,获得一批发明专利。近期又致力于研究纳米级集成电路。在任全国ICCAD专家委员会主任和ICCAT专家委员会主任期间,领导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个大型集成化的ICCAD系统,使我国进入能自行开发大型ICCAD工具的先进国家行列。为推动我国微电子产业的发展,作为发起人之一,创建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领导建设成功了我国第一条12英寸纳米级集成电路生产线,使我国集成电路大生产技术水平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共培养百名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发表科研论文230多篇,出版著作6部。

有20项重大科技成果。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91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2003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19项国家级和部委级奖励。

长期担任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半导体学报》和《电子学报》(英文版)副主编。信息产业部科技委委员(电子),美国IEEE Fellow和英国IEE Fellow 等。

秦国刚院士

秦国刚,1934年3月19日出生于江苏南京,原籍江苏昆山,半导体材料物理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半导体材料物理研究。他和他带领的研究组在半导体杂质与缺陷和多孔硅与纳米硅镶嵌氧化硅发光领域做出系统的和创造性的成果,例如:在中子辐照含氢硅中检测到结构中含氢缺陷在导带以下0.20eV深能级,在国际上最早揭示硅中存在含氢深中心,提出的微观结构,被实验证实;发现退火消失温度原本不同的各辐照缺陷在含氢硅中变得基本相同;最早揭示氢能显著影响肖特基势垒高度。测定的硅中铜的深能级参数被国际权威性半导体数据专著采用。1993年对多孔硅与纳米硅镶嵌氧化硅光致发光提出量子限制-发光中心模型,成功解释大量实验,得到广泛支持;首次观察到p-Si衬底上氧化硅发光中心的电致发光现象。在此基础上,设计并研制出一系列硅基电致发光新结构,如:半透明金膜/纳米(SiO2/Si/SiO2)双垒单阱/p-Si等。发光波长从近红外延伸到近紫外。所提出的电致发光机制模型,被广泛引用。

获国家教委(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次,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一次;获物理学会2000-2001年度叶企孙奖。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180余篇,其中SCI论文130余篇。

黄琳院士

黄琳,1935年11月30日出生于江苏扬州,控制科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与空天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直从事系统稳定性与控制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早在1959年结合飞机安定性分析提出多维系统衰减时间概念并给出估计方法,该成果作为中国的两项成果之一参加1963年第二届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学术大会;1964年就解决了现代控制理论中的一些基本问题:给出单输入系统极点配置定理,并且给出了二次型最优控制的存在性、唯一性与线性控制律。后来又给出了输出反馈实现二次型最优控制的充要条件,并指出在一般情况下该问题无解。1986年,首先给出了稳定多项式其凸组合保持稳定的充要条件,及利用顶点集与边界集判断多面体多项式族稳定的一组充分条件。随后与美国学者一起给出并证明了分析多项式系统族稳定性的棱边定理,有效地降低了计算复杂性,被业界誉为里程碑式的结果。与国内学者合作给出了更为基础的边界定理,在多项式稳定性理论中相继提出了值映射、参数化等概念,建立了一系列重要定理,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进一步在鲁棒控制前沿领域,控制器与对象同时摄动问题、积分二次约束问题、模型降阶问题、非线性系统总体性质等方面指导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做出了有价值的成果。1993年 至1997年,主持国家八五重大基金项目《复杂控制系统理论的几个关键问题》(验收评价为优)。此外先后主持973项目子课题,攀登项目子课题,以及多项面上项目的研究任务。出版三部著作,其中《系统与控制理论中的线性代数》被评为科学出版社1984年优秀科技图书,《稳定性理论》1996年获国家教委优秀学术著作特等奖,2003年由科学出版基金优先资助出版《稳定性与鲁棒性的理论基础》,在该书中首次将鲁棒性与稳定性这两个基本概念统一于同一框架下,提炼与总结了相关的基础理论成果。目前正主持基金委重点项目《非线性力学系统的控制》。目前研究兴趣在航空航天中复杂运动控制、非线性力学系统的总体特性及其控制等。

在人才培养上做出了突出贡献,培养的研究生中有不少已成长为国内外知名学者,其中有航天控制领域专家(神舟飞船系列控制系统副总设计师),长江学者与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1999年十大优秀博士后称号获得者等。曾获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在内的多项奖励。

兼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或名誉教授,任中科院科学出版基金技术科学组组长。

梅宏院士

梅宏,1963年5月出生于贵州省遵义市,籍贯重庆,计算机软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高可信软件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主任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主要从事软件工程和系统软件领域的研究。在构件化软件中间件、开发方法学和工具环境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针对开放网络环境下软件动态适应和在线演化两个核心难题,提出基于微内核的中间件构件化体系结构和基于容器的构件在线组装机制,建立了构件化的软件中间件技术体系与框架。提出基于软件体系结构(SA)的构件化软件开发方法ABC,拓展SA到软件全生命周期,实现了对系统级结构复杂性和一致性的有效控制。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多次获国际会议最佳论文与优秀论文荣誉。获国家技术发明专利授权10余项。承担了数十项国家级科研项目,两次担任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等科技成果奖励。个人荣誉包括:霍英东基金青年教师奖(研究类)、全国优秀博士后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等。

历任国家863计划专家组成员、组长,国家“核高基”科技重大专项专家组成员,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OA分技术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计算机科学技术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担任多个国内外学术期刊编委,数十次担任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程序委员会主席或委员。

包为民院士

包为民,1960年3月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中国共产党党员,制导与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某型号总设计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 、北京市科协副主席。

包为民院士是我国航天运载器及控制系统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国防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第二届国防科技工业杰出人才奖, 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等奖项。

兼任《计算机工程与设计》编辑委员会委员、丰台区科协主席,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国防科大,北航,西安电子科大等国防院校兼职教授。

龚旗煌院士

龚旗煌,1964年8月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市,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现任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副部长级),兼任研究生院院长,北京市科协副主席。

长期从事非线性光学前沿与时空小尺度光学研究。提出通过电荷快速转移获得超快响应和大系数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材料的新方法,实现了高性能超快低阈值全光开关;开拓飞秒/纳米时空高分辨光学测量,实现纳微结构超快光调控及电子态的人工调控。

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999年入选教育部首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2011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03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第一完成人)、1996年获中国光学学会“王大珩光学奖”、1997年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2005年获中国物理学会“饶毓泰物理奖”。共发表论文270余篇,他引两千余次。授权发明专利14项,在纳米光子学会议、非线性光学材料与器件会议等国际重要系列会议作邀请报告40余次。

现任《中国科学G报》常务副主编,《科学通报》和《物理学报》副主编;美国光学学会和英国物理学会Fellow等职。

黄如院士

黄如,女,回族,1969年11月出生,籍贯福建南安,中共党员,1997年7月参加工作,理学博士,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现任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 东南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东南大学成贤学院董事会董事长,兼任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

长期从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研究,在新型低功耗逻辑与存储器件、神经形态器件及类脑计算、边缘智能计算芯片、可靠性及EDA等共性技术方面取得系统创新成果。具体包括:面向不同电路系统要求和不同集成电路技术代,提出并研制了准SOI新结构器件、BOI FinFET新结构器件、肖特基-隧穿混合控制新机理器件以及逻辑-存储可融合兼容的新型器件;提出了可大规模集成的围栅(GAA)纳米线器件新工艺方法,系统揭示了器件关键特性的新变化及其物理根源;提出并研制了离子栅控型时敏突触、非线性调制脉冲神经元等新原理神经形态器件,构建了基于忆阻器的暂态混沌优化器、深度储备池与高效准确的不确定性量化系统;提出了异步事件驱动型芯片架构及电路、动态电荷域模拟信号链架构及电路、异步脉冲神经网络芯片架构及电路,显著提高了数据感知与计算能效;建立了纳米尺度器件特性表征体系,提出了新的涨落性/可靠性分析表征方法、模型与EDA仿真方法,实现了纳米尺度可靠性设计的关键解决方案。连续被列入多个版本的国际半导体技术发展路线图ITRS,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相关成果转移到国内外知名IC制造、设计和EDA公司。迄今在领域标志性会议IEDM、VLSI和标志性期刊EDL、TED上发表100余篇论文(从2007年至今连续15年在IEDM上发表论文46篇),2篇ISSCC论文被遴选为大会Highlight亮点论文,1项成果荣获ISSCC最佳展示奖;应邀做国际会议大会和特邀报告50余次;获30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其中授权美国专利49项)。 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2次)、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励。担任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2008年年度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200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9年度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

担任《中国科学:信息科学》副主编,《国家科学评论》评审组长(Section Editor);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第八届教育部科技委副主任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战略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科技部基础研究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以及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专家组专家等,曾任IEEE EDS副主席(VP)、IEEE EDS Elected BOG委员;迄今任国际会议主席20余次、国际会议TPC委员数十次。

郑志明院士

郑志明,1953年10月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宁波,信息处理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致力于动力系统、新一代密码、高性能空天密码关键技术和装备、人工智能和复杂信息系统理论与应用等方面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

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奖励,在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获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二等奖等奖励,因在暗物质数据处理中的贡献,获美国NASA表彰。

现任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数学、信息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工信部复杂系统与科学工程计算国际研究中心主任。现任国际期刊《Mathematics in Computer Science》和《Mathematical Biosciences and Engineering》主编,教育部数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等。

2 阅读:686

泠泠泠七

简介:关注民生关注热点关注沉浮宦海也关注热闹体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