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技术科学部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6名,分别是:
叶恒强院士
叶恒强,1940年7月出生于香港,原籍广东番禺,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电子显微镜实验室兼职教授、专家小组组长,以及学术委员会主任。
主要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的材料物理化学(二级)。20世纪70年代,他对高温合金材料的故障分析中,发现了冲击韧性随硅含量出现马鞍形变化的规律,为冶金产品的质量改进做出了贡献。80年代初,对层状晶体的长周期结构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发现了两种新的相畴、用高分辨点阵像确定了碳化硅中6种多型体的结构。80年代中,他与合作者与国外同时独立地发现晶体块体中传统晶体学不允许的五次对称性,进而与合作者发现并研究了二十面体对称、八次对称等准晶相,为我国在准晶实验研究居于国际前列做出了贡献,为此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作为我国最早从事固体原子像的研究者之一,他对固体材料结构与缺陷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高温合金长时间时效析出的拓扑密堆相中发现了四种新相及大量的平移畴 、旋转畴结构,总结出这类相结构的晶体学构造规律。此成果获1986年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用高分辨像直观揭示合金非公度结构的原子模型、在固体表面与界面中观察到新的重构与界面及应产物。已发表250余篇学术论文,合作出版了《电子衍射图》、《高分辨电子显微学》、《高空间分辨分析电子显微学》等六部著作。他先后主持重大基金项目两项:“材料表面与界面研究”(1992~1996);“金属间化合物关键基础性问题研究”(1998~2001)。他重视培养青年人才,协助郭可信先生指导的博士生张泽、硕士生王大能获首届(1985年)吴健雄物理奖。指导的博士生已有2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3人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
还于198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晶体精细结构的电子衍射与电子显微镜研究”; 198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电子微衍射图及解释”;1994年获钱临照奖(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1996年获何粱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199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材料界面结构的研究”;2002年获辽宁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机械合金化过程中非晶态与纳米晶形成及结构研究”。
社会兼职有:973计划顾问专家组成员(第三届2004-2006; 第四届 2007-);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材料科学与工程)成员(1998-);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委员会成员(2000-)。现任《Materials Letters》主编之一(2003-);《材料研究学报》主编(2001-)。
俞大鹏院士
俞大鹏,1959年3月2日出生于宁夏中卫,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9月—2016年6月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深圳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
长期从事纳米线材料中关键基础科学问题的研究,基于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发表300余篇论文,含PRL、APL和Nature子刊等顶级专业刊物论文100余篇,被同行参考他引一万余次,谷歌学者(Google Scholar)h因子为75,为我国纳米线材料科学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做出了重大贡献:
率先发展了催化剂引导下的纳米线可控制备技术并制备了硅和金属氧化物纳米线材料, 解决了规模、可控制备纳米线材料的难题,开启了国际半导体纳米线研究的新纪元;深入揭示了纳米线材料特有的系列与尺寸和表面密切相关的光电和力电耦合等新颖物理现象;系统发掘了纳米线材料的若干重大应用特性如场发射性质等,发现了若干重要的纳米线器件效应,发明了一系列纳米加工与精确操控技术,引领了半导体纳米线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
曾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了2004年度教育部提名自然科学一等奖和200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部分毕业生在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MIT、UCSD等名校任教;被评选为第二届北京大学研究生“十佳导师”荣誉称号。担任《Science China. Materials》副主编、J. Materiomics等国内外学术刊物编委。
倪晋仁院士
倪晋仁,1962年8月出生于山西山阴,环境水利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流域水沙运动理论、水体污染控制及河流综合治理方面的研究。提出了适用范围广泛的紊动水流中悬移质泥沙垂直分布公式,实现了从低浓度到高浓度泥沙分布的微观描述。针对河流氮污染源控制的难题,发现了具有特殊脱氮功能的系列高效微生物菌株,开发了能够在单一好氧条件下实现氨氮与硝氮同时脱除的一步法脱氮工艺。系统地提出了流域水沙灾害、河流功能性断流、河流多物质通量等新认识,为河流多功能调控与生态环境功能保护提供了关键技术。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中青年人才专项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欧盟科技合作项目、加拿大CIDA合作项目、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等30余项科技项目,在SCI收录的国际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5部,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
曾领衔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魏悦广院士
魏悦广,1960年1月出生于陕西渭南,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信息与工程科学部副主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主要从事跨尺度力学、弹塑性断裂力学、复合材料力学等研究。在国际上建立了协同考虑应变梯度和表界面效应的跨尺度力学理论;建立了可压缩应变梯度理论和适合应变梯度理论的有限元方法,并由此预测出金属的微尺度断裂强度高达其宏观屈服强度十倍以上的重要结论,突破了传统力学理论的预测极限,引起跨尺度力学研究在国际上的广泛开展。近年来,他将跨尺度力学理论成功应用于发动机叶片先进热障涂层强韧及破坏机制的表征。共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他曾经主持国家973、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国家外专局及中科院国际团队等项目,均担任首席科学家。
分别于2008年和2013年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94年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等。目前担任《力学学报》主编、国际《工程断裂力学》等七种杂志的副主编及编委等。
彭练矛院士
彭练矛,1962年9月出生于出生在江西鹰潭,籍贯湖南平江,材料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电子学院院长。
长期从事碳基电子学领域的研究,做出一系列基础性和开拓性贡献。四次担任国家“973计划”、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发展一整套碳纳米管CMOS集成电路和光电器件的无掺杂制备新技术;首次实现5纳米栅长碳管晶体管;制备新型超低功耗狄拉克源晶体管,极大推进了碳基集成电路的竞争力和实用化发展。在《科学》等期刊发表SCI论文400余篇。
相关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0和2016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一等奖(2013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2004年),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11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2000和2017年)、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新闻(2000年)。个人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8年)、全国创新争先奖(2017年)等荣誉。
2000年当选英国物理学会会士。现任中国真空学会副理事长、《应用物理期刊》(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副主编、北京元芯碳基集成电路研究院院长等。
芮筱亭院士
芮筱亭,男,1956年8月出生于江苏盐城,发射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南京理工大学发射动力学研究所所长。自2020年8月起被聘为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
长期从事发射动力学和多体系统动力学研究,大幅提升了我国武器动力学性能及其设计与试验评估水平,解决了10多项国家高新工程等陆战、海战、空战领域约30型武器提升系统动力学性能、降低研制成本、保障发射安全的国家重大急需,全部装备了部队,大幅提升了战斗力;领衔首创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在国际上被称为“芮方法”,成为国际上计算速度最快的多体系统动力学全新方法,在国内外得到100多项工程应用。授权发明专利100项、软件著作权13项、出版专著7部,发表论文400余篇。
以排名第1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论著他引2300多次;牵头制定了国家军用标准和兵器行业标准26部,被5部委授予“国防科技工业杰出人才奖”,获“全国创新争先奖”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发起创建的南京理工大学发射动力学研究所入选国防科技创新团队,“为国家级技术团队”,获“全国工人先锋号”。
自2007年起担任中央军委科技委委员(兼职)、2016年起担任中央军委科技委陆战领域专家委员、2019年起担任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某专业组组长、2018年起担任教育部兵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