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化学部现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简介

泠泠泠七 2023-09-10 21:37:06

据统计,北京大学化学部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2人,分别是:

黎乐民院士

黎乐民,1935年12月生,广东电白人,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留校任教;1965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曾任美国能源部能源与矿物资源研究所客座科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现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和理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稀土化学研究中心主任。

早年从事核燃料配位化学和萃取化学研究,用正规溶液理论解释了萃取过程中惰性稀释剂的溶剂效应;把两相滴定法推广应用到生成复杂萃合物的情况。1977年以后主要从事量子化学和物理无机化学研究。在同系线性规律、双层点电荷配位场模型、分子中的原子与原子轨道、某些麻醉镇痛剂的构效关系等的研究中取得有特色的成果;系统研究镧系化合物的电子结构和成键特征以及相对论效应产生的影响,阐明了这类化合物稳定性变化规律的微观机制;发展了四分量、两分量和标量相对论以及非相对论的高精度密度泛函计算方法和程序;提出新的大体系分区计算和局部高精度计算或相对论计算的方法以及接合相对论-非相对论密度泛函计算方法等。研究成果“应用量子化学-成键规律和稀土化合物的电子结构”获得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合作编著有《量子化学–基本原理和从头计算法》(上、中、下三册)、《量子化学–基本原理和从头计算法题解》,《分子对称性群》等研究生教材;其中《量子化学-基本原理和从头计算法》一书得到读者的好评。

兼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化学学部常务委员会副主任;《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理论与计算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材料研究会计算材料学分会副主任;《中国科学》(B辑:化学)执行副主编,《高等学校化学学报》、《中国化学快报》和《分子科学学报》副主编。

刘元方院士

刘元方,男,1931年2月生,汉族,中共党员,浙江省镇海人。1952年毕业于北京燕京大学。1952年起在北京大学任教。1980-1981在美国Lawerance Berkeley国家实验室进修,师从诺贝尔奖获得者G. T. Seaborg教授。1987-1988作为访问教授在瑞士Paul Scherrer研究所工作。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现为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1983年)。

刘元方40年来在核化学与放射化学领域作过许多开拓性和创造性的工作。在创立和建设我国第一个放射化学专业的教育事业中作出了贡献。例如1960年领导建成了我国第一台5万转/分的浓集235U的雏型气体离心机;利用超铀元素重离子核反应首次直接制得251Bk,解决了从几十种元素中快速分离纯Bk的难题,重制了251Bk的衰变纲图等;1994年以来,在生物-加速器质谱学研究中作出了优良成果,研究了尼古丁、MTBE、丙烯酰胺等分子的基因毒性;2001年以来,积极从事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研究。在Phys. Rev. C, Nucl. Phys. A, Nature Nanotechnology, Radiocarbon, Carbon等杂志上发表论文约160篇,著有《放射化学》(科学出版社,1988)、《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等书四种。1986年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现兼任上海大学纳米化学与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国防科工委高放射性废物处置专家组副组长等职,国际《放射化学学报》顾问编委。曾任中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会理事长,国际化学联合会(IUPAC)放射化学和核技术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副主任。

周其凤院士

周其凤,男,1947年10月 (农历) 生,汉族,中共党员,湖南省浏阳市人。1965年入北京大学化学系,1970年留校工作;1981年9月于美国麻省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983年2月于美国麻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83年5月起在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任教,1990年被聘为教授。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2001年6月至2004年7月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司司长。2004年7月由国务院任命为吉林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同时继续担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主任、高分子科学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务。2008年至2013年3月担任北京大学校长。

主要研究领域是高分子合成、液晶高分子、高分子的结构与性质等。在液晶高分子方面,创造性地提出了"Mesogen-Jacketed Liquid Polymer" (甲壳型液晶高分子) 的科学概念并从化学合成和物理性质等角度给出了明确的证明。此外,还对液晶高分子的取代基效应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得到了有重要科学意义的成果;最先发现通过共聚合或提高分子量可使亚稳态液晶分子转变为热力学稳定液晶高分子两个原理;并发现了迄今认为是最早人工合成的热致液晶高分子等。近年来,他和北大的同事们一起,对甲壳型液晶高分子及其在材料结构与性能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不断取得新成果。在2007年6月于纽约召开的IUPAC高分子会议IUMACRO-07上,他应邀代表其研究小组作了45分钟的大会报告。在《J. Am. Chem. Soc.》 (2003, 125, 6854; 2005, 127, 15481)、《Macromolecules》 (2003, 36, 6565; 2004, 37, 7610; 2004, 37, 2854; 2004, 37, 7188; 2006, 39, 517; 2006, 39, 948; 2006, 39, 4894; 2006, 39, 6887; 2007, 40, 840) 等国内外著名刊物上已发表学术论文两百余篇;其它主要学术论著有:周其凤、王新久著,《液晶高分子》,科学出版社,1994;周其凤、胡汉杰主编,《高分子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Xin-Jiu Wang and Qi-Feng Zhou: 《Liquid Crystalline Polymers》, World Scientific, Singapore, 2004;周其凤、程正迪,《Contemporary topics in advanced polym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周其凤、范星河、谢晓峰,《耐高温聚合物及复合材料》,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取得中国发明专利3个,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2个,科技部973子项目1个等。

曾经获得1986年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1988年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基础研究王葆仁奖,1988年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1991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年中国青年科学家提名奖,1997年国家教委、人事部“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199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2001年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化学创新论文奖,2001年获北京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等。

主要社会兼职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常委,教育部化学和化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人事部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兼职教授等以及中国科学院化学所、东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等。

王夔院士

王夔,男,1928年5月,汉族,无党派人士,天津市人。1949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1949-1952年先后为燕京大学和北京大学化学系研究生。1952年,分配到北京大学医预科任教。1953年起在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现为北京大学药学院化学生物学系教授。

王夔是我国生物无机化学研究的先行者之一,是细胞无机化学开拓者之一。他的课题组在细胞层次上研究无机物的生物效应的化学基础,跟踪细胞应答过程中发生的化学事件,研究它们与病理和毒理过程的关系,从而阐明无机物干预生命过程的机制,研究无机药物。目前,王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稀土元素的生物化学反应和有关细胞化学过程的干预”的研究,目的在于阐明稀土生物效应的化学机制,解释稀土金属离子生物效应的两面性和非线性浓度依赖关系,为稀土农用和药用提供合理基础。此外,他还参加了国家863计划和北京市科技计划的创新药物和中药研究的ADMET研究平台建设,开展了考虑ADMET性质合理设计抗糖尿病无机药物的工作。王夔课题组在 “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Biochemistry”、“Clinical Chemistry”、“Journal of Biological Inorganic Chemistry”、“Pharmaceutical Researches”、“Journal of Bioinorganic Chemistry”、“Journal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Chemo-Biological Interactions”和“科学通报”、“中国科学”等国内外有影响的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

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两次,三等奖一次、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次,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次,中科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和三等奖各一次。2000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6年获北京大学蔡元培奖。担任“化学进展”和“Frontiers of Chemistry in China”主编。

张礼和院士

张礼和,男,1937年9月生,汉族,中共党员,江苏省扬州人。1958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1967年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研究生毕业。1967年至1981年在北京医学院任助教、讲师;1981年至1983年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化学系做访问学者;1983年至1985年在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任副研究员;1985年至1999年在北京医科大学任教授;1999年至今在北京大学药学院任教授。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院士。现为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张礼和院士主要从事核酸化学及抗肿瘤、抗病毒药物方面的研究。自1990年以来系统研究了细胞内的信使分子cAMP和cADPR的结构和生物活性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作用于信号传导系统,能诱导分化肿瘤细胞的新抗癌剂,发展了结构稳定、模拟cADPR活性,并能穿透细胞膜的小分子, 成为研究细胞内钙释放机制的有用工具。系统研究了人工修饰的寡核苷酸的合成、性质和对核酸的识别,提出了酶性核酸断裂RNA的新机理,发现异核苷掺入的寡核苷酸能与正常DNA或RNA序列识别同时对各种酶有很好的稳定性,寡聚异鸟嘌呤核苷酸有与正常核酸类似形成平行的四链结构的性质,发现信号肽与反义寡核苷酸缀合后可以引导反义寡核苷酸进入细胞并保持反义寡核苷酸的切断靶mRNA的活性,研究了异核苷掺入siRNA双链中去对基因沉默的影响,为发展基因药物提供了一个新途径。共发表论文200多篇;获得中国专利3项。

张礼和曾获日本Hoshi University 名誉博士学位(1990年);美国密苏里-堪薩斯大学Edgar-Snow Professorship(1992年); 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999年);国际药联(FIP)Millennium Pharmaceutical Scientists Award ( San Francisco,USA)(2000年 );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4年)。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药学学科召集人;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IUPAC, Organic & Biomolecular Chemistry委员会委员 (Titular Member);英国皇家化学会高级会员(FRSC)亚洲药化学会主席(1998-1999)及“Organic & Biomolecular Chemistry””ChemMedChem” “Medicinal Research Review”和 “Current Topics of Medicinal Chemistry”编委;《中国药物化学》杂志主编,《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副主编等职。

黄春辉院士

黄春辉,女,1933年5月生,汉族,中共党员,江西省吉安县人。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同年留校工作至今,黄春辉作为访问学者于1981-1983年间在美国能源部Ames国家实验室和Arizona大学化学系进行合作研究。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现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1988年至今)。

主要从事稀土配位化学和分子基功能膜材料方面的研究。前者内容涉及稀土元素的萃取分离、稀土配合物的分子设计、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特别是稀土配合物的光致发光及电致发光性质的研究。在分子基功能材料的研究中,将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分子设计的原理引入到光电转化材料的设计中,发现了两者在构效关系上的相关性,开发了一类新的光电转化材料。

著有《稀土配位化学》(1997)、《光电功能超薄膜》(2001)和《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与器件导论》(2005)。此外,还参加编写了《无机化学丛书第七卷 钪及稀土元素》、《稀土》等专著。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J. Am. Chem. Soc., Adv. Mater., Science in China B等发表论文300余篇,他引1800余次。

先后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子课题、中国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863子课题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她200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现兼任《中国稀土学报》常务编委、中国稀土学会常务理事。

高松院士

高松,1964年2月生,男,汉族,安徽省泗县人。1985,1988和1991年先后获北京大学化学系理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88年7月留校任教至今。1995至1997年初,作为洪堡学者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访问研究。1999年,作为求槎学者在香港大学进行合作研究。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院士。现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1999年),长江学者(2002年)。

主要从事配位化学与分子磁性研究,他及其研究组结合分子设计合成与各种物理方法,系统研究分子固体中磁性离子的相互作用、磁弛豫、磁有序等与分子结构、晶体结构、单离子各向异性等的关系,在发现新的磁现象,发展新类型分子磁体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例如,系统发展出设计分子磁体的一些新途径:新短桥分子磁铁、混桥杂化磁体、微孔磁体、不对称“三原子单桥”构筑分子弱铁磁体等;发现一些弱作用体系外磁场依赖的慢的磁弛豫行为,得到第一例同自旋单链磁体等。1998-2007年,高松及其合作者在配位化学和分子磁性领域发表SCI论文200余篇,累计SCI引用4000余次,h指数34。10余次应邀在相关重要国际会议上做报告。正在主持基金委重大项目“分子固体的控制合成与功能性质的研究”。

2006年获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4年获第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指导的博士生2002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2007-)。

现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化学会副理事长。Chem. Soc. Rev.,《中国科学B》,《化学进展》、《无机化学学报》、《中国稀土学报》、CrystEngComm,Inorg. Chem. Commun等杂志顾问编委或编委。

吴云东院士

吴云东,1957年5月生,男,汉族,江苏溧阳人。1982年和1986年先后获得兰州大学化学学士学位和匹兹堡大学化学博士学位。之后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德国埃朗根大学从事研究工作。1992年到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任教,并于2001年升为教授。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现任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

主要从事理论与计算有机化学的研究,他的研究跨越有机化学、生物化学、材料科学及药物设计等多个领域,主要研究领域为金属有机催化及不对称合成,多肽及蛋白质的二级和三级结构,基于多肽的药物设计,以及发展有效的计算方法用来研究蛋白质结构及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抗癌症, 抗病毒, 及抗老年痴呆症等的药物设计。至今已在主流化学刊物上发表论文近一百七十篇(已被SCI 库收录165 篇),其中六十多篇发表在Science,PNAS,Acc.Chem.Res.,JACS和Angew.Chem.。论文他引五千八百多次,H-index=44。吴云东曾67 次在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上作邀请报告或大会报告,亦被邀请在世界70 多所知名大学和研究所作了80场学术报告。

自1999年以来吴云东担任世界理论与计算化学家协会理事会理事,也是亚太理论与计算化学家协会的共同发起人之一,同时担任包括Acc. Chem. Res. 等多个国际和国内专业学术刊物的顾问编委,编委或副主编。

刘忠范院士

刘忠范,男,1962年10月生,汉族,吉林省九台市人。1983年毕业于长春工业大学化工系;1987年毕业于横滨国立大学,获硕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东京大学,获博士学位。1990年4月至1993年5月在东京大学和国立分子科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1993年6月回国。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现为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1993年),长江学者(1999年)。

主要从事低维材料与纳米器件、分子自组装以及电化学研究。发展了纳米碳材料的化学气相沉积生长方法学,发明了碳基催化剂、二元合金催化剂等新型催化剂,建立了精确调控碳纳米管、石墨烯等碳材料结构的系列生长方法。他将有机小分子的自组装概念拓展到准一维碳纳米管领域,建立了多种化学自组装方法,并开拓了自组装膜电化学和基于扫描探针显微技术的针尖化学研究方法。发表学术论文310余篇,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9项。曾任国家攀登计划(B)、973计划和纳米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表界面纳米工程学”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

1997年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2007年获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200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1年获中国化学会-阿克苏诺贝尔化学奖等。

现任北京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Adv. Mater.、Chem.__ An Asian J.、Nano Res.、J. Photochem. Photobiol. C Photochem. Rev、NPG Asian Mater.、J. Nanoscience Letters等国际期刊顾问编委或编委,化学通报副主编。中国化学会、中国材料学会和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常务理事。曾任第六十届国际电化学大会主席、第十届国际分子组装大会主席等。

严纯华院士

严纯华,男,1961年1月生于上海,汉族,江苏如皋人。1982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85年7月和1988年1月先后获该校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88年2月起留校工作,先后任化学系讲师(1988年)、副教授(1989年)、教授(1992年),长江学者(1999年),现任兰州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北京大学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香港大学稀土生物无机和材料化学联合实验室主任。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2012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稀土分离理论、应用及稀土功能材料研究。发展了“串级萃取理论”,实现了中重稀土串级萃取工艺参数的准确设计及高纯重稀土的大规模工业生产;提出了“联动萃取工艺”的设计和控制方法。建立了稀土纳米晶的可控制备方法,系统研究了“镧系收缩”效应对稀土纳米晶的结构影响规律;发现稀土晶发光主要受到表面晶格对称性破损控制,实验上率先证实了CeO2对CO的催化活性与其外露晶面有关的理论预测;实现了不同结构与组成的稀土氟化物纳米晶的多色上转换发光。

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两次(2011年,第一完成人;2006年,第二完成人)和三等奖(1987年,第三完成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第一完成人)和三等奖(1991年,第二完成人)。严纯华还获得了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授予的“杰出青年学者奖”(1996)、中国化学会-阿克苏诺贝尔化学奖(2010)等多项科技奖励。1996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兼任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 (Elsevier)、《中国稀土学报》、J. Rare Earths、《结构化学》、Frontiers of Chem. in China、Chemistry of Materials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ChemistryOpen (Wiley)等刊物的副主编、编委或顾问编委等,还兼任中国科协全委会委员、北京市科协常委,中国稀土学会、有色金属学会常务理事等。

席振峰院士

席振峰,男,1963年4月生,汉族,河南省虞城县人。1983年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89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南京大学、郑州大学和河南化学所,获理学硕士学位;1996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日本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分子科学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1996-1997日本北海道大学触媒化学研究中心博士后;1997-1998日本北海道大学药学部助理教授;1998年到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工作,任副教授,1999年任教授。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

主要从事金属有机化学研究。提出并系统开展了双金属有机试剂化学研究,发现了双金属有机试剂的氧化反应、协同稳定化转金属反应、芳构化形成芳香金属杂环等新反应类型和协同切断不饱和化学键等新反应模式,揭示了双金属有机试剂独特的反应机制并提出了双金属有机试剂的“协同效应”理念,建立了多种金属有机杂环结构的高效合成方法。曾3次应邀在Acc. Chem. Res.上系统阐述其在金属有机试剂的创制与应用方面的新方法和新理念,应邀主编出版了双金属有机试剂化学领域的第一本英文专著。自独立工作以来已发表论文180余篇,包括J. Am. Chem. Soc. 15篇、Angew. Chem. Int. Ed. 12篇。

2000年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2001年被聘为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获2003-2004年度中国化学会-巴斯夫“青年知识创新奖”、2004年首届“黄耀曾金属有机化学奖”、2007年“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一等奖”,2014年“阿克苏诺贝尔化学奖”等。

曾任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现任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筹)共同主任,中国科学院分子识别与功能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曾任《化学通报》副主编,《科学通报》执行副主编,以及Wiley学术期刊Applied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副主编。现任美国化学会学术期刊Organic Letters副主编,同时担任多个国内外学术期刊的编委或顾问编委。担任多个国际会议的咨委、主席或共同主席。

张锦院士

张 锦,1969年生于宁夏同心,1992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现代物理系,1997年获兰州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1998年至2000年在英国利兹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0年5月到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工作,2006年晋升为教授,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现为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7年)、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3年)、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中组部“万人计划”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中国化学会纳米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和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

长期在纳米碳材料的物理化学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坚持探索碳纳米管等纳米碳材料的结构控制生长规律,发展纳米材料结构与物性的谱学表征方法,通过催化剂的设计,突破了碳纳米管结构控制与高效生长的难题,推动了我国纳米碳材料基础研究的进步。在Nature 和Nat. Mater.等刊物发表论文260余篇,论文他引12450余次,授权专利30 余项。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两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等和北京大学“十佳”导师等奖励。

现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副主任(兼)、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副院长和北京市低维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Carbon》和《物理化学学报》等杂志的编委以及《Adv. Funct. Mater.》等杂志的顾问编委。

0 阅读:127

泠泠泠七

简介:关注民生关注热点关注沉浮宦海也关注热闹体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