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庄镇,黔程祭拜一座烈士陵园,传说那是“龙潭三杰”之一钱壮飞牺牲之地;偶遇一片油菜花海、一座古桥;艰难寻访到一幅民国崖刻;最后到达一座传说建文帝到过的一座古寺。
一、九庄红军坟
四渡赤水后,国民党数十万大军被“调动”到乌江北岸,红军立即挥师南进,于1935年3月底从遵义抢渡乌江进入息烽。
此时,蒋介石正坐镇贵阳,身边只有第99师4个团,于是一方面急调滇军孙渡部增援贵阳,一方面派飞机轰炸,意图滞缓红军进军速度。
红三军团共四五千人驻扎在息烽县九庄镇。
4月1日,四架敌机对九庄镇进行狂轰滥炸,红军战士为避免老百姓伤亡,纷纷冲向西门边祖师观山顶引开敌机,同时用机枪对敌机进行反击。
九庄反空袭战,红军共牺牲150多人,受伤50多人;镇内百姓也没能幸免,房屋被烧毁30多间,伤亡惨重。
红军将牺牲战士的遗骸埋葬在祖师观山三处,一处是山顶后侧,一处是右侧离山顶100米处,一处是离山顶200米处。次日,离开九庄进军贵阳方向。
1968年,九庄小学师生在知情老人谢培清的指引下,清理出原葬于各处的烈士遗骸共100多具,统一合葬至祖师观山顶。2010年,修建为烈士陵园。

陵园大门




除上述三处原埋葬处外,还有一座单独的红军首长墓。
谢培清老人也不知道这位牺牲的首长是谁,只知道他是一位首长。
在清理烈士遗骸时,在墓中挖出了一个公文包残片、一副眼镜、一支钢笔,据分析,这位牺牲的首长可能是钱壮飞。
钱壮飞是“龙潭三杰”之一,中统实际负责人徐恩曾的机要秘书。
顾顺章在武汉被捕叛变后,当地特务机关向中统连发六封特急密电;当时恰好是星期六晚上,徐恩曾跑到上海鬼混去了,钱壮飞将密电全部译出。
因此,在上海的中yang、江苏省wei、共产国际远东局机关全部及时撤离上海,避免了重大损失。
九庄反空袭战时,钱壮飞可能正在祖师观山顶侦听(祖师观是制高点),由此牺牲。
在九庄烈士陵园的静思园中,立有一座钱壮飞烈士铜像。

钱壮飞烈士雕像


黔程按:钱壮飞在长征途中失踪一直都是一个未解之谜,除因空袭牺牲的说法外,还有两种说法,一是执行任务时牺牲于金沙县,二是因病掉队被敌人杀害于息烽流长乡没良坑。
烈士陵园四周,油菜花正开得灿烂,正是先烈们浴血奋战、舍生忘死所期盼的春天!

从陵园远眺九庄

远处仰望陵园
二、望城村拱桥
从烈士陵园出来后,我去教场坝(望城村望城组)去寻找一个民国时期崖刻——“诚”字崖刻。
我没有这个崖刻的任何资料,到教场坝后连续问了几个老人,也均一无所获,没人知道这个崖刻。
看着田野里油菜花开得正艳,于是我缓步进入油菜花海。
我小时候在乡下长大,那时老家种的是苦油菜(不是现在的杂交油菜),油菜中杂草长的很茂盛,我们割杂草喂牛或喂猪,特别喜欢油菜花香气熏人的味道。

教场坝

在一条西河沟处,我发现了一座单孔古石拱桥。

单孔古桥


拱桥虽小,工艺却很精美,拱券之上没有任何石料,既减少了石料的费用,又降低了拱券的承重。
确实是古桥无疑,不过我没有查到这座古桥的任何资料。
三、陇头溪崖刻
离开教场坝后,我往分水关组前行,去寻找陇头溪崖刻。
分水关组不大,沿着公路两侧零星有些房屋,我穿组而过又调头而回,压根就没看到任何提示。
在公路边,我看到一个老人在走路,于是停车询问。
老人说:就在左侧山腰处。
真的很巧,我碰到老人的地方,就在崖刻的下方。

摩崖在红色圆圈处
老人说:山腰处共有两幅崖刻,是民国时期织金县xian长刻的,不过如今树林太密了,估计走不通呢,你可以把车停在前面房屋处。

白色车就是我停车处
老人很热心,又向我介绍了崖刻来源。
谢过老人,我往山腰上行。

上山线路
小路已经完全被草丛覆盖,我用手杖拨开草丛,还是可以判断出以前是一条小路;继续上行,草丛就变成了灌木,需要弯腰从灌木中艰难穿行。

已被淹没的小路
到达老人示意的那棵松树后,我往左、往右均没有发现崖刻,心里想:难道崖刻很小看不出来,或是风化严重难以辨别了?
还是不甘心,成功的坚持叫执着,不成功的坚持叫偏执,已经离发现崖刻只有一步之遥,再试试吧。
终于,我在一片交织灌木的后面,隐约发现有刻字的线条。

崖刻就在这一片灌木后面
拨开灌木,走近悬崖,终于看到了崖刻:“隴頭”,陇头是此地的地名。

“隴頭”
“隴頭”的右边刻有:“民国二十年夏”,说明刻字的时间是1931年。

“民国二十年夏”
“隴頭”的左边刻有:“里人王佐書”,说明刻字的主人是本地人王佐。

“里人王佐書”
王佐:九庄镇后陇人,生于光绪十二年(1886);宣统二年(1910),从贵州省立简易师范学校毕业,回家乡任教,历任九庄小学、息烽县立小学校长;1931年前后历任息烽县志局、建设局、教育局局长等职;民国二十七年(1938)后,历任安龙县、织金县、威宁县xian长。
王佐出生地后陇村离陇头很近,后陇、陇头名字来源就是村庄中间的陇头溪;王佐喜欢刻字,西望山众多崖刻就是他监造的,喜欢搞旅游开发,息烽温泉就是他主持建造的。
在“隴頭”的右侧数米远,就是第二幅比较醒目崖刻了,比较容易看见。

第二幅崖刻方向
第二幅崖刻为:“隴頭溪”,左侧刻有:“桂诗成”三字,说明这幅刻字为桂诗成所题。

“隴頭溪”


“桂诗成”
1931年,王佐在息烽县任职时,桂诗成是息烽县xian长,正是他的顶头上司;王佐请桂诗成到自己老家一游,并留下刻字(桂诗成特别喜欢刻字),这是很自然的事了。

分水关组
四、蜂岩寺
蜂子岩是九庄的一座小山,山顶为数十米悬崖峭壁,形成扇行,因崖壁岩隙之间有蜜蜂筑巢,蜂蜜从岩峰之间流出,因此得名“蜂子岩”。
传说,唐宪宗年间,九庄有人看见观音菩萨飞身而至蜂子岩,于是在此建立寺庙。
此后,蜂岩寺香火旺盛,九庄人纷纷来此敬香膜拜。
蜂子岩中有一山泉,从岩石缝中涌出,一年四季不干涸。礼佛之后,人们纷纷携水而归,传言此岩泉饮后身体强健,可祛百病。
黔程在上一篇旅游随笔《毗卢寺盟誓碑:可能隐藏着建文帝最终绝望归隐西山的历史往事》中提到,靖难之役后,传言建文帝朱允炆与跟随忠臣曾在毗卢寺避难。
蜂岩寺也有建文帝的传言故事,与毗卢寺盟誓碑倒也相互印证。
建文帝与大臣躲避于毗卢寺,发现有陌生人来此打探消息,怀疑是朱棣所派之人,于是众人立碑盟誓永不相负。
然后,赵宜先、谢孔发等将军及眷属数千人就地定居(其后人最终繁衍至今),而建文帝则在张三丰的引领下来到了峰子岩。
建文帝在蜂岩寺食峰蜜、饮山泉度日,因担心行踪暴露,然后又从蜂子岩逃亡,最后不知所终。
明末清初,语嵩和尚在息烽西望山创建“西山八庙”,九庄属于西望山主峰延脉之地,语嵩派弟子至蜂子岩,重修寺庙,命名“蜂岩寺”,因此蜂岩寺也属于“西山八庙”一系。
蜂子岩就在公路边上,新修的一条上山道路和山门很容易发现。

蜂子岩上山小道

蜂子岩山门
走到半山处,发现寺院的正门已经被密封了,估计是手续不全吧。

封闭的寺门
封闭大门的右侧墙体被敲了个洞,我由此而入,发现正门后面是一个泉池,蜂子岩的岩泉水正从龙头处涌出,泉水很干净,我用手试了试,很冰凉,于是用水抹了一下脸,但终究没敢直接喝。

岩泉
此处无法继续上行,于是退出,继续沿右边道路上行。
不久就到达山腰平台处,看见了一幅崖刻,崖刻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人抹上石灰,难以辨别是哪几个字,我猜测是“蜂岩?水”四个字。
其中“?”那个字倒是清晰,但辨别不出,我怀疑是“鱼”字的象形表达,如此,这四字就可能是“蜂岩鱼水”,表达的是蜂岩泉对九庄人的养育之情吧。
旁边题字为:“民国二十年仲冬吉日刊”,和陇头溪崖刻刻于同一年,我估计有可能也是王佐所题。

“蜂岩鱼水”
从平台侧边堡坎处翻越进入寺内,就可看见寺院建筑位于蜂岩正中,为蜂岩所环抱,前方地势开阔,视野极好。

蜂岩寺
右侧悬崖上,三个近1平米大小的崖刻则被直接凿毁,并被抹上黑漆,完全无法辨识了,中间那个字右侧好像是“力”字,不知到这三个字是不是“弥勒佛”三字。
有资料提到,这幅崖刻刻于清朝时期,更详细的资料就没有了。

清代崖刻
原蜂岩寺早已毁坏,现在的建筑明显是新建的。

蜂岩寺
从小门进入室内,里面供奉的菩萨佛像十分古朴,我不知道是依照以前的造型塑造的,还是本来就是以前的遗留物。
第二间房间内一个神像造型奇特,是一个人形龙首状,应该是龙王神像吧,之所以供奉龙王,必然是因为蜂子岩岩泉了。
正中房间的下方,就是蜂子岩岩泉,估计我在寺门口所见的泉水正是由此流下去的。
泉池的上方,华严三圣造像也非常古朴,释迦牟尼佛是非常罕见的半跏趺坐像。

正殿与岩泉
我一般不对佛像拍照,但如果要拍岩泉的话,就不可避免把佛像也照了下来;看着眼前的泉池和上方的华严三圣,我内心肃然,没有再用泉水湿手。
从蜂岩寺造像古朴的菩萨佛像来看,蜂岩寺确实是古寺无疑,是我所喜欢游玩的那种。
五、后记
我最近一段时间在贵阳息烽乡下游玩得多,相比较贵阳其他区县而言,息烽的旅游开发差强人意。
息烽的一些历史古迹,在上个世纪受到毁坏,令人惋惜;一些有幸保存下来的,即使是文保单位,也难以见到文保碑,更难以找到相关资料说明。
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息烽历史遗迹的保护和宣传都几乎没有;无论是自然山水,还是人文景观,息烽的旅游开发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找到息烽的历史遗迹,探寻遗迹后面的故事,是一件比较辛苦的事;或许是因为辛苦,所以获得感更强,但这种获得感只适合那种对历史遗迹比较偏执之人。
息烽集中营和息烽温泉是息烽两盏最为明亮的灯,至于灯下,则几乎漆黑一片,不断探索,才有可能发现灯下那些遗留的历史珍珠。
附:本文景点地址
01.九庄红军坟:贵阳市息烽县九庄镇新街村(红卫路)。
02.望城村拱桥:贵阳市息烽县九庄镇望城村望城组(教场坝)。
03.陇头溪崖刻:贵阳市息烽县九庄镇望城村分水关组。
04.峰岩寺:贵阳市息烽县九庄镇天鹅村甲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