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商朝末年,孤竹国(诸侯国)国君有三个儿子,国君比较属意由第三子叔齐继承国位。国君死后,叔齐以违背立嫡长子为由,让位于长兄伯夷。
伯夷以父亲有命,不肯就位,为了让叔齐安心继承,于是出走。叔齐知道后,也出行寻找兄长伯夷。最后,孤竹国国君之位为第二个儿子亚凭继承。
两人重逢后,决定不再回孤竹国,而是去周部落定居下来。
周文王死后,武王伐纣,兄弟俩拦住武王,指责武王不遵守臣子之礼,武王将士大怒,准备杀掉两人,为姜太公所制止。
武王灭商后,兄弟俩决定不作周臣,不吃周粟(即小米,中国传统五谷之一),跑到一个叫“首阳山”的地方隐居了下来,靠采集山上薇菜(蕨类植物)为食。
一位妇人看到后说:你们不吃周朝的粮食,可是这薇菜不也是长在周王的土地上嘛!两人一听,想想也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乃绝食而死。
这就是“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记载于《史记·伯夷列传》。
中国改朝换代之际,历来不乏忠臣遗民,他们不忘故主、不仕新朝,虽不至于如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绝食而亡,但绝不在新朝出仕,或归于田园,或隐居山林,或遁入空门。
贵州诗人吴中藩就是其中一位明朝遗臣......
南明就仕
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吴中藩出生于贵阳城西梦草池。
吴年少聪慧,熟读四书五经,崇祯十五年(1642),年仅23岁就考取了举人。
正当吴中藩踌躇满志、准备大展宏图时,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杀、清军入主中原。吴中藩自诩明朝遗民,抱定“守节奉明”之志。
南明永历六年(1652),永历政权从广西迁至贵州安龙。
吴中藩看到了希望,加入了永历政权,先后任遵义知县、重庆知府,后回安龙任礼部仪制司郎中兼吏部文选司郎中(正五品)。
永历十年(1656),驻守贵阳的孙可望妄图称帝,永历帝与大学士吴贞毓密谋请李定国勤王救驾,孙可望杀吴贞毓等十八学士。
李定国到达安龙后,与永历帝商议,决定迁都云南昆明。吴中藩反对迁都,一再进谏,最终被永历帝罢了官!
关于迁都一事,从短期来看,如果不迁,孙可望大军压境,永历朝廷根本无法抵挡(李定国经广东失败后仅余6000兵力);从长远来看,如果永历政权丢了贵州,偏安云南也绝对无法长久。
两害相权取其轻,唯有迁都,才能摆脱燃眉之急,吴中藩反对迁都,虽心系明朝,但没有心系永历帝,被罢免也就正常不过了。
一隐真龙山
吴中藩被免职以后,倒也没有投奔孙可望,而是选择到真龙山隐居了下来,自此吴氏在此繁衍生息,现村中吴姓800多人,多是吴中藩后裔。
吴中藩在此隐居,清廷知道他的名望,多处邀请他出来做官,都被婉言拒绝!
龙山村故居:
现在故居自然不可能是吴中藩当初居住之屋,毕竟吴中藩距今已经近400年了。
不过此屋必然是吴中藩最早的居住地,估计也是多次重修,是村中最重要的建筑了,所以尽管周边水泥楼房林立,但古建保存完好。
从现有建筑格局来看,故居为三合院结构,主屋为悬山青瓦顶穿斗式两层木楼,面阔3间,两侧为厢房(右厢房已无存),大门从左侧开门进入,前面围墙已毁。
故居前面为一方池塘,池中种有荷花,吴氏后人以此喻先祖吴中藩为君子。

龙山村吴中藩故居:远眺

龙山村吴中藩故居:大门

龙山村吴中藩故居:三合院
龙山村下面有一条河流,上游不远即是松柏山水库,下游就是著名的花溪水库了。

龙山村吴中藩故居:村下河流

松柏山水库:大坝

松柏山水库:湖面
再隐卢荻寨
清康熙十二年(1673),康熙撤藩爆发三藩之乱。
吴三桂杀掉云南巡抚朱国治,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打出“兴明讨虏”口号,邀请吴中藩辅佐,吴欣然前往,任总理部曹。
吴三桂露出真面目,有抛弃朱明自立为帝的意图,吴中藩意识到后,毫不犹豫离开吴三桂回到龙山村。
吴三桂多次派人逼他出山,吴中藩无法,乃搬到更为隐蔽的卢荻寨隐居,以教书为生。
卢荻寨故居:
笔者无法判别此建筑是否为吴中藩故居,但当地就是这么宣传的。
房屋为两层石木结构,屋顶和墙面为石制,内部为木结构,窗棂雕刻非常精美,门额上“响怀堂”三字,可能是祠堂堂号。
听村民说此建筑已有一两百年历史了,现屋顶已漏,草木丛生,估计坚持不了多久。此屋兼有汉族、布依族特色,很有特色,如果倒塌,颇为可惜!

卢荻寨吴中藩故居:远眺

卢荻寨吴中藩故居:正门
梦草公园
明初时,梦草池原是一片私人园林,园林主人引用“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诗句,将园林池塘改为“梦草池”。
至明末时,此园林为吴家所有,吴中藩就是出生于此了。几百年后,梦草池已成为贵阳最著名的园林区了。
1912年,贵阳在此建设第一个公园,命名为贵阳市公园(也即梦草公园);1929年,贵州省主席毛光翔改名为中山公园。1935年后,因先后被军政单位占用,公园面积越来越少,最终消失。公园虽消失,路名却留了下来,即现在的公园北路、公园南路。

梦草公园: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终结局
吴中藩最后只身一人至镇宁土门寨教书育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在土门寨去世,享年77岁,并埋葬于此。
吴中藩是明末清初贵州著名诗人,一生作诗1千多首,同时也是《贵州通志》的主纂。某种程度上,吴中藩影响了贵州后世一大批读书人。
吴中藩晚年别号“今是山人”,笔者不由得想起另外一个南明遗臣——钱邦芑。
钱邦芑晚年别号“知非居士”,“今是”与“知非”其实是源于同一句话:“知今是而昨非”。两人同朝为臣,同为遗民,同在贵阳,自然同病相怜!
笔者计划下周写写钱邦芑的故事。
《南明挽歌》系列待续......
附:本文历史人文景点地址
01.龙山村故居:贵阳市贵安新区党武乡龙山村。
02.卢荻寨故居: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卢荻村大寨二组。
03.松柏山水库:贵阳市贵安新区党武乡盖冗村三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