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拾遗:寻找一片野生万亩杜鹃,溯源可龙村布依族前尘今世

黔程历史 2024-04-08 15:16:34

引子:相对于著名旅游景点,其实我更喜欢一些原生态的小众景点,见或不见,它们就在那里,或自然绽放,或人文流传!

本期,让我们走进贵阳市乌当区的一个偏僻乡野,去寻找一片野生万亩杜鹃林,去溯源可龙村布依族的前尘今世......

一、可龙村万亩杜鹃

作为著名的山地省,贵州最多的就是山了,“开门见山”形容贵州是再恰当不过了。

春天的时候,贵州漫山遍野的野花,肆意绽放,犹如童话世界。

贵州的杜鹃花属于“高山杜鹃”,为灌木或小乔木,尤为难得的是,贵州的杜鹃往往成林,形成花海。

我们老家把杜鹃花叫做“映山红”,其实映山红属于杜鹃花中的一种,但在贵州,两者含义其实是一样的。

贵州的杜鹃花非常的多,我到过毕节百里杜鹃、遵义播州沙湾杜鹃、铜仁梵净山杜鹃、黔南长顺杜鹃湖杜鹃、黔西南白龙山杜鹃、六盘水玉舍公园杜鹃。

贵阳市乌当区也有一片野生万亩杜鹃林,就在可龙布依村后山上。

可龙村属于乌当区新场镇,处于乌当、修文、开阳的交界处了,距离贵阳城区约40公里。

进入可龙村,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水头寨”仿古牌楼,可龙杜鹃就在后面左侧大山上。

继续驱车前行,不要停在村委会,过村子的另一端有可龙杜鹃的指示牌,车子可以停在这里,不要继续开车,由此改为步行,一路都有指示牌。

沿着村民铺好的石质路上行,约半小时可至山顶,山上有4条村民特意开辟的观赏杜鹃花小道。

可龙杜鹃为散落山间那种,在万绿之间形成点缀,以白色杜鹃花为主,间或红色。

红色鲜艳,白色素雅,各有各的特色,各自让人喜爱。我因性格偏静,喜欢白色杜鹃更多一些。

在林木间,有许多野菜,最多的是柴胡,也有折耳根,喜欢野菜的人可以大饱口福。

到达山顶,几棵迎客松非常漂亮,从山顶可以一览无遗看到可龙村。

二、可龙村布依寨

可龙村水头寨不算大,房屋为土木结构建筑,属于典型的布依建筑风格(依据明间判断)。

看到我在欣赏古建筑,一位大哥过来打招呼,我们一边抽烟一边聊天,大哥向我介绍了可龙村的前尘今世。

可龙村村民姓唐,入黔始祖为江西省人,然后移民至贵州,最后到可龙村定居下来,繁衍至今,大约10几户人家。在划定民族的时候,被划为布依族。

大哥带我参观村中最早的一个宅院,既是村中最高点也是最漂亮的一个四合院建筑,唐大哥的爷爷的爷爷就是在这里长大的。

后来,一代代开枝散叶,逐渐围绕祖屋修建新屋,祖屋就没有再住人了,但是族人一直用心的维护着祖屋,今年还对厢房更换了破坏的屋瓦。

唐姓族人每年重大节日都安排在祖屋举行,是家族精神传承的物质体现。

巨大的天井、天井中巨大的石块以及齐整条石筑就的石阶,无不诉说着祖屋的辉煌历史!

唐大哥带我穿过祖屋,到达祖屋前后来修建的宅院,厨房中正煮着肉,原来今天是清明,全族人共同祭祖,正在准备晚饭。

大哥给我倒了一杯茶,非要留我一起吃饭,我因还要回贵阳,就谢谢大哥的好意了。

大哥带我去看他从小长大的宅院。

大哥现在其实已经定居在贵阳,聊起具体位置,在我搬到观山湖区之前,我们都住在新添寨,而且隔得不远。

大哥说,即使是搬到城区居住,这里也是他的根,所以又花钱将老屋重新修葺,还带我进屋参观,每年春节、清明都要回老家。

大哥说,这个木柜是他爷爷那一辈都已经传承下来,他一直舍不得丢掉,是家中最古老的物件了。

我跟大哥说,我也每年都要回老家,不过我的下一代就未必会和我一样有如此深厚的乡土情结了。

大哥说,是啊,现在他的小孩也定居到贵阳,还时不时和他一起回老家,再下一代,那是谁都无法确定的了。

大哥说,如果明年还来看杜鹃,记得到他家吃饭。

我连忙感谢。

人生“一期一会”,很多人很多事虽难以重复,但都是人生的一部分。

凡是过往,皆是经历;凡是经历,皆值珍惜!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