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写了贵阳一个小小的布依古寨——可龙村的前尘今世,以及去观赏了可龙万亩野生杜鹃林。
本期,让我们继续去寻找贵阳那些散落的历史古迹,现代化的步伐在加速前行,那些小众的历史古迹命运堪忧能否幸存?
一、窦官堡故事
历史虽然是一条连续线,但除非有重大事件值得记载,一些小小的历史村寨,大多湮灭于历史长河,终将不为后代所知。
就如贵阳市观山湖区明清时期屯堡——窦官堡。
明洪武年间,朱元璋调大军南征云贵,然后在湖广过贵阳、安顺至云南一线设置卫所、建立屯堡。
屯堡亦军亦民,朝廷选址多在河流、沼泽密布的空旷地带,以方便围水垦田,所以原为沼泽地带的红枫湖、白花湖一带,就是最理想的屯堡建设地了。
明朝初期,朝廷经略的重点是镇远卫—黄平卫—龙里卫—贵州卫(包括贵州前卫)—平坝卫—普安卫(今安顺)一线。
朝廷在贵阳北面往朱昌方向修建了朱昌堡、窦官堡和郝官堡,均是隶属于贵州前卫中千户所下辖的百户所。
朱昌、窦官两堡相距不远,互为犄角,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堡内均是明朝时从江南之地随军而来的汉族客民。
到明朝中后期,尤其是经过平播战役、奢安之乱,原来从贵阳北面而来的叛乱是最主要的威胁,于是朝廷更加注重贵阳北面军事建设。
历史上的朱昌堡开有两门,窦官堡开有四门,从城门数量可见,窦官堡的实力是远远强于朱昌堡的(笔者注:古时城门数量也是一种级别的象征)。
从名称上来看,窦官堡的首任长官姓窦,凡是以姓命名的某某堡,大抵如此。
明末奢安之乱,安邦彦和宋万化大军由北进攻贵阳城,朱昌、窦官两堡全部被攻破。
清咸同大起义时,黄号军何德胜部攻破窦官堡,堡内屯民惨遭杀害;随即黄号军进攻朱昌堡,但没有攻破。
烽火之后,鸡犬不留,窦官堡由此被毁。而幸存的朱昌堡,却在“特殊十年”时期被彻底损毁。
如今,朱昌堡、窦官堡早已看不出当年的古堡遗迹,散落的历史人文古迹零星藏于不为人知的角落,地名倒是保留了下来,告诉人们它们曾经有过故事。
二、窦官村景点
01.窦官上桥
窦官村前面的小河流叫南门河,注入百花湖,百花湖的上游是红枫湖,下游是猫跳河,最终注入乌江。
南门河上有三座古桥,即:窦官上桥、下桥和小龙桥。
窦官上桥为石砌单拱桥,桥呈南北走向,不大,长6.5米,宽3米,桥面距水面2.8米,具体修建者和修建时间则不详。


我虽然比较喜欢小巧的单孔石拱桥,但窦官上桥的建造工艺其实一般,也许是长年累月导致有些变形吧。


除窦官上桥外,还有下桥和小龙桥,但我没有到现场去看过。
我在乡野看到过许多漂亮或宏伟的古桥,很多都没纳入文物保护单位,不算漂亮资料不详的窦官上桥会被纳入贵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我想它作为窦官极少的历史遗存应该是最主要的原因吧。
毕竟,贵阳已经找不到一个完整的明清屯堡了!
02.文教永兴碑
继续开车往村中前行,去找另一个贵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窦官大龙井。
进入村中后,一大片民居已经被拆得乱七八糟,于是停车。
我突然想到,这是这些民居“寿终正寝”前的最后一段时光,不如穿行其中,寻找那些人们曾经生活的痕迹。
于是放慢脚步,空荡的街道,空荡的房屋,散落一地没有带走的物件......
不过一年前,这儿还是很热闹,那几件没有被带走的旧衣服,曾经也是主人最喜欢的新衣;几张放在路边的座椅,或是夏日黄昏邻里老人玩牌的场所......
废弃的村庄异常的清静,时间仿佛已停止!
但是,这个飞快的变化时代,静止是短暂的,变化则是永恒,昨是今非,万物莫不如是。
穿出村子,我没有找到大龙井,却看到了一座废弃的建筑前有巨大的石阶,我意识到,这一定是历史遗留的建筑屋基。
于是步行进入,从遗存的屋基可以看出,这原来应该是一组四合院建筑。


突然发现左边有一块石碑,于是前去查看。
原来是一通“文教永兴”碑,立于清光绪七年(1881),由此可见,这组四合院建筑极有可能是以前窦官村义塾。


一通距今141年历史的古碑,居然被人遗弃在此,半身入土,下次挖掘机一来,可能就会埋入哪个低地填土。
我只有轻叹一声,完全无语!
03.窦官大龙井
回到路上,看见一位大哥,于是询问大龙井的位置。
大哥往公路前面一指,其实我离大龙井已经不远了。
大龙井为典型的“一池两井”布局,最里面的池是用来饮用的,依次纵向排列的两井分别用来洗菜和洗衣物。

井水水量至今仍然很大,是窦官堡生命之泉,无私的养育了窦官堡几百年。

可是如今井池无人清理,已经不再清澈纯净,与我儿时家乡的古井相差甚远。

我家乡的古井是这样的:一条小河蜿蜒流淌,一排跳蹬穿河而过,井水在河岸边,井边几棵百年古树,夏日里儿童在井边玩耍,春节时每家每户到此祭祀井神......
这就是我不太喜欢城市古井的原因,因为家乡的古井才是我心目中古井的样子!
04.无名花堤
我其实很喜欢在陌生的乡野漫无目的的开车随行,那种自由自在的心情会让我得到全身心的放松!
看着时间还早,于是我开车沿着窦官上桥所在的金龙路慢慢前行。
突然发现右边有一排非常素雅的白花,形成一片漂亮的花堤。

于是停车,步行前往。

我家乡没有这个花,所以不知道花的名字。
或许因为花是白色的,无法通过绚丽的色彩来吸引蜜蜂,所以这个花特别的香,香气逼人的那种浓香。



其实我喜欢淡淡的清香更多一些,就像我特别喜欢儿时去摘的金银花一样,我喜欢把金银花摘下几束,然后夹入书中,直到风干形成标本。
不过,这一片花堤仍是非常漂亮的,实属难得!
它们是那样的艳丽,无人欣赏仍灿烂盛开,活出了自我精彩,在一片绿色世界的包围中,绝世而独立,孤芳而自赏!
三、后记
我是2022年5月去的窦官村,想要看花堤的朋友记得5月去。
虽然我住的地方离窦官村不远,但我再也没有故地重游过。
因为轰轰烈烈的大开发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当时的窦官村大半已成废墟,上桥和大龙井虽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加持,但我对它们能够继续保存其实不大有信心,对于“文教永兴”碑,则是全无信心。
那一片花堤呢,是花漂亮?还是花所在的几分地值钱?资本判断的标准,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
终有一天,我会再去窦官,那时希望我当时的悲观是错误的!
希望即使在水泥钢筋的包围中,窦官上桥、大龙井、“文教永兴”碑和那片花堤,仍然点缀其间,窦官的故事因有实物承载,而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因为,在我眼里,水泥钢筋森林,其实是文化的沙漠,不值一提!
附:本文景点地址
01.窦官上桥:贵阳市观山湖区朱昌镇窦官村南门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02.大龙井:贵阳市观山湖区朱昌镇窦官村方沟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03.文教永兴碑:贵阳市观山湖区朱昌镇窦官村中街组。
04.无名花堤:贵阳市观山湖区朱昌镇窦官村南门组(由上桥一路前行,出村后不远公路右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