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对
唐时太宗问许敬宗曰:“朕观群臣之中,惟卿最贤,有言非者,何也?”
敬宗对曰:“春雨如膏,农夫喜其润泽,行人恶其泥泞;秋月如镜,佳人喜其玩赏,盗贼恨其光辉。
天地之大,人皆有叹,何况臣乎!臣无肥羊美酒以调众人之口;且是非不可听,听之不可说。
君听臣遭株,父听子遭戳,夫妻听之离,朋友听之别,乡邻听之疏,亲戚听之绝。
人生七尺躯,谨防三寸舌;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
帝曰:“卿言甚善,朕当识之。”
唐太宗问许敬宗说:“我看满朝的文武百官中,你是最贤能的一个,但还是有人不断地在我面前谈论你的过失,这是为什么呢?”
许敬宗回答说:“春雨贵如油,农夫因为它滋润了庄稼,而喜爱它,行路的人却因为春雨使道路泥泞难行而嫌恶它;秋天的月亮像一轮明镜辉映四方,才子佳人欣喜地对月欣赏,吟诗作赋,盗贼却讨厌它,怕照出了他们丑恶的行径。
无所不能的上天且不能令每个人满意,何况我一个普通人呢?我没有用肥羊美酒去调和众口是非,况且,是非之言本不可听信,听到之后,也不可传播。
君王盲目听信臣子的,可能要遭受杀戮;父亲盲目听信儿子的,可能要遭受诛杀;夫妻听到谗言,可能会离弃;朋友听信谗言,可能会断交;亲人听到谗言,可能会疏远;乡邻听信谗言,可能会生分。
人生有七尺高的身躯,要谨慎对待听到的传言,舌头上有龙泉剑,杀人不见血。哪个人在人前没有说过别人?哪个人背后不被别人评说?”
唐太宗说:“你讲得很好,我会记住的!
唐太宗认为许敬宗是百官中最贤良的一个。然而在群臣中仍有人说许敬宗的坏话,于是君臣之间便有了这样的一番对话。
面对君王的疑问,许敬宗的回答可谓妙极。许敬宗并没有直接为自己辩解,而是用“春雨”和“秋月”的自然现象来比喻人生,从而使唐太宗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在今天,许敬宗的这番话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如果在受到诽谤时,能牢记许敬宗的这段话,那么不快之感便自然会瓦解冰消。
的确一个人若想取悦于每个人是不可能的,但只要凡事依正道而行,无愧于心,别人说长道短,无须理会。
人若了悟到这一点,自然就省却了许多的烦恼。这是许敬宗聪明的地方,也应该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为人处世的借鉴和参照。
只要自己路走得直,无愧于心,完全不必去理会他人的评说,许敬宗的这番言论的确是至理名言,难怪古人要将他的这番话铭之金石了。
所以一个家、一个团体,甚至一个国要能相处得好,我们其中的分子对于谗言一定要懂得辨别。
贤明,能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当然,古人所讲的忠,并不是愚忠,而是因为君子有道,才去辅佐君主。
君主无道,臣子进谏三次,君主还不听,尽到自己责任之后就可以离开,再选择有道的君主辅佐。但是无论走到哪里,一旦选定君主,做臣子的都要尽到以上的忠心,这是臣子的本分。
唐太宗一面广开言路,听取谏言,另一方面能够明察、分辨谏言的正邪,从而作出正确的决定,使谋划、策略不至出现大错,特别是要注意不能听信谗言。
身为君子、大丈夫,不能听信谗言。“龙泉”,指宝剑的意思。“杀人不见血”,谗言伤害人都看不到痕迹。无论家庭或团队,之所以会听信谗言,根源就在于家庭、团队的人不团结,不能互相信任,才会被谗言所伤害。
“见人错事,不指责,要协助”,见到有人做错了,不是去指责别人,幸灾乐祸,而是应该善巧地劝告,帮助别人改正错误,这都是存一颗厚道的心。
圣人明了真相,所以圣人之所以和凡人不同,就是因为圣人明白“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自己与万物、与他人本质上是一体的关系,所以能够做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经云:“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舌头,是最柔软的武器,能轻松挑断一个人的筋骨,也能化成暖阳沁人心脾。
它是积福之根,也是作恶之源。看一个人福报的大小,看他的舌头就知道了。乱嚼舌头,损福招灾,嘴里说出的话,都是回头的箭。
欢迎大家品读中华大家读书会!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
感党恩.向党学.悟思想·跟党走!
感恩家庭幸福和睦.厚德载物!
感恩天地滋养万物!感恩国家培养护佑!
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恩恩师谆谆教导!
祈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阖家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