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不积德行善,何来浩然正气,
古人云“行善者必昌,作恶者必夭,行善不昌者,祖上存有余殃,作恶不夭者,祖上存有善德。
回头看看老天放过了谁,都是劝人行善莫做恶的自然道理,善良是人一生中最大的福气,品德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善不积不足以得福,德不立不足以聚财。善,可积福《道德经》有言: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天不会偏袒任何人,却从不亏待善良的人。
善良,并不意味着要做出什么惊天的善举。但一定要心怀善念,为自己和家人积福。你若善良,福报必当如影随形。
德,能聚财《道德经》有言: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品德高尚的人,对与金钱不存占有之心,也就不会刻意积累财富。
获取钱财是为了关照他人,因此给予别人的越多,自己的财富反而越丰富。人所能承担的财富是有限度的,德行越高越能聚财,故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了凡四训》里讲:“享百金财富,必定是百金人物;享千金财富,必定是千金人物。”一个人要有高尚的品德,才能承受得起财富、权力、声望这些福报。
大丈夫以正大立心,以光明行事,终不为邪暗小人所惑而易其所守。
正气,气场之根。正气,乃正大光明之气,正气,是万物之源,宇宙之本。
孟子所說的“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养浩然正气,可做到:“心正、身正、左右正、朝庭正、天下正”。
被誉为“千古一帝”的唐太宗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唐太宗奉天重道,修身养德,以铜为镜正衣冠,以史为镜知兴替,以人为镜明得失。
他亲眼目睹隋朝的兴亡,常以隋朝亡国之君隋炀帝作反面教材,警诫自己及臣属,克己奉公,廉洁自律,走光明正道。唐太宗居庙堂之高,却心系黎民百姓,常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他虚怀若谷,谨记“逆吾者是吾师,顺吾者是吾贼”的古训,听得进不同意见或反对意见。他慧眼识人,善于用人,朝庭上下,人才济济,各尽其能。
遇有天灾人祸,他总是先责自己,敬天求神,大赦天下。唐太宗的各项善政,使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安定祥和,天下太平,四海宾服。
首都长安是世界性的大都会。“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正是当时各国使节从四面八方到长安朝拜唐太宗的真实写照。因德泽西域北荒,唐太宗被尊为“天可汗”。
最能体现唐太宗“心正而致天下正”的一个故事,是他与390名死囚的约定。贞观七年腊月,太宗视察朝廷大狱,那里有390名被判处死刑的囚犯等待批准,执行死刑。这些死囚,都经过了三复奏和五复奏程序,都是些罪无可恕、死无可冤之人。
但是唐太宗审查时,心生慈悲,令他们回家过个团圆年,待来年秋收后回来问斩。此令一出,死囚们喜出望外,感恩戴德。待来年九月初四,390人准时归来,无一人逃亡,死囚们因信守诺言,最后全部被赦免!
养浩然正气,可做到:“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赞文说:“孔子说成仁,孟子说取义,只有忠义至尽,仁也就做到了。
怀敬畏之心,孝敬父母,努力工作,积德行善,远离消极的人与环境,可以养得一身浩然正气。
“须是勇。用功久,自有勇。故曰‘是集义所生者’,胜得容易,便是大贤。”
王阳明何为浩然正气?
一谓至大至刚的昂扬之气;
二谓以天下为己任、担当道义、无所谓的勇气;
三谓君子挺立于天地之间无所偏私的光明磊落之气。
浩然正气便是由这种昂扬之气、大无畏的勇气以及光明磊落之气所构成。
要养浩然之气,就要做正直之人,诚实地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日积月累,不断壮大。浩然正气是人的精神“脊梁”,是抵御歪风邪气的“屏障”。正气长存,则邪气却步,阴霾不侵;正气长存,则清风浩荡,乾坤朗朗。
要保持浩然正气,就必须“一日三省吾身”,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时时处处以激浊扬清、弘扬正气为己任,使正气日盛,邪气渐消,社会才能不断走向正义和文明。
此乃君子之道也,当一个人达到致良知的状态,他为人做事的时候,也会不拘泥小节,也会养成一股浩然正气,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日积月累,你的浩然正气自然就形成了。
回望五千年中华文明史,英雄豪杰,层出不穷,他们或于生值乱世,在群雄逐鹿中,横刀立马,豪情万丈;或躬逢盛世,舍身忘死进谏,义薄云天。无论在朝在野,也无论文臣武将,他们的正念正行表现出来的巨大威力,令高山仰止,日月增辉。
如果每一个炎黄子孙,都能从这些千古英雄身上吸取宝贵营养,人人正念正行,邪恶将无处遁形,神州古国必将再现辉煌!
古人云:祸福无门,惟人自召。无德无行而取厚利,必遭奇祸;善行善德而受磨难,必有后福。劝君积德行善做好事,贫富莫要太贪心。
现代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应以大胸怀引领着整个社会不断走向文明和正义,因为浩然正气,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精神支柱,能够压倒歪风邪气,正义长存,养浩然正气,方能使人立足于天地之间。
欢迎大家品读中华大家读书会!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
感党恩.向党学.悟思想·跟党走!
感恩家庭幸福和睦.厚德载物!
感恩天地滋养万物!感恩国家培养护佑!
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恩恩师谆谆教导!
祈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阖家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