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生理期时有多难受?提醒女性同胞:他们也需要多点关爱

纵横知识 2025-04-02 20:08:20

参考文献

《男人的生理周期》,中文期刊《生命爱好者》,2016年

英国西悉尼大学与奥克兰大学联合研究《针灸对痛经的缓解效果》,2017年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刘宏伟教授《月经健康管理研究》,2014年

“大姨妈”这个词,对女性来说再熟悉但你知道吗?男人也有自己的“大姨妈”——只不过它不流血、不腹痛,却同样让人抓狂。

一、男人的“情绪大姨夫”:生理期真的存在吗?

提到“男性生理期”,很多人可能会笑:“男人又不用来月经,哪来的生理期?”但科学研究早已发现,男性每隔一段时间,也会经历情绪和身体的周期性波动,国外专家甚至戏称其为“男性例假”。

根据《生命爱好者》期刊的研究,男性体内激素水平并非一成不变,尤其是睾酮(男性主要性激素)的分泌会呈现周期性波动,周期大约为28-30天。这种波动会直接影响情绪、体力甚至认知能力。

比如在激素低谷期,男性可能出现莫名其妙的烦躁、疲惫、注意力不集中,甚至腰酸背痛。一位网友曾调侃:“那几天看谁都不顺眼,连游戏输了都想砸键盘!”

更有意思的是,英国一项针对7.2万人的研究发现,男女对疼痛的感知存在差异。女性虽然更易感受到疼痛,但男性在激素波动期,身体的不适感会被放大。

比如同样是头痛,男性可能因为“硬扛”而更显焦躁。

二、生理期的男人,究竟在经历什么?

1.情绪过山车:从“霸道总裁”变“emo男孩”

张先生是一家公司的高管,平时雷厉风行,但每个月总有几天变得异常敏感。

“开会时下属一句话没说对,我就想发火;回家后看到孩子玩具乱丢,居然会躲进书房生闷气。”这种情绪变化并非个例。

科学研究表明,男性在激素低谷期,大脑中控制情绪的血清素水平下降,容易引发焦虑和抑郁倾向。

2.身体“罢工”:体力暴跌,连瓶盖都拧不开?

30岁的健身教练小王,最近发现自己每个月总有几天“状态全无”:“平时能轻松举起的杠铃,那几天却像灌了铅,甚至爬楼梯都喘气。”

这种现象与睾酮水平下降直接相关。睾酮维持肌肉力量,还影响新陈代谢和精力水平。

激素低谷期,男性可能连简单的体力活都力不从心。

3.沉默的“内耗”:宁可憋着也不说

社会对男性“坚强”的刻板印象,让许多人选择隐藏不适。一项调查显示,70%的男性在情绪低落时不愿向伴侣倾诉,反而通过打游戏、抽烟甚至飙车来发泄。

这种“硬扛”模式,反而可能加剧身心负担。

三、女性该如何应对?学会这3招,让他秒变“暖男”

招式一:给他一个“洞穴时间”

男人在情绪低谷期,往往像受伤的动物一样躲进“洞穴”自我疗愈。这时候,强行追问“你怎么了”反而会让他更烦躁。

不妨学学李女士的做法:“我老公每个月那几天就爱一个人钓鱼。我给他准备好零食和茶水,回来时他心情就好多了。”

心理学家建议,适当的独处空间能帮助男性更快恢复情绪平衡。

招式二:用美食攻陷他的胃(和心)

睾酮水平与营养摄入密切相关。

富含锌的食物(如牡蛎、牛肉)和维生素D(如深海鱼、蛋黄)能促进激素分泌。刘太太的秘诀是:“他情绪差时,我就炖一锅山药排骨汤,再炒个韭菜虾仁。吃完第二天,他又生龙活虎了!”

少喝酒、少吃油炸食品,也能减少激素波动幅度。

招式三:拉他一起“动起来”

轻度运动是调节激素的天然良药。

澳大利亚研究发现,每周3次、每次30分钟的快走或游泳,能使睾酮水平提升15%。赵女士分享:“我拉着老公每晚散步,他脾气变好了,连肚腩都小了一圈!”

四、男女搭配,健康不累:生理期其实是感情升温期

很多人不知道,男性生理期反而是增进感情的黄金窗口。

当女性展现出理解和包容时,男性会感受到强烈的被接纳感。

比如程序员小陈和妻子的故事:“有次我因为项目压力大,对她发了脾气。她没和我吵,反而默默泡了杯枸杞茶。那一刻我真觉得,娶对人了!”

这种支持能缓解男性压力,还能让伴侣关系更紧密。

五、科学调理:从“周期性崩溃”到“平稳过渡”

对于症状严重的男性,专家建议采取科学干预:

定期体检:40岁后男性激素水平每十年下降约10%,定期检测睾酮指标很重要。

中医调理:针灸已被证实能调节内分泌。西悉尼大学研究发现,针灸可缓解女性痛经,其原理同样适用于男性激素失衡。

心理疏导:如果情绪问题持续超过2周,应及时寻求心理咨询,避免发展为抑郁症。

结语:爱是相互治愈的过程

女性的“大姨妈”需要红糖水和暖宝宝,男性的“大姨夫”同样需要理解和空间。

当我们撕掉“男人必须坚强”的标签,学会用科学的方式彼此关怀,或许就能发现:生理期的阴霾,也能变成照进感情里的一束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0 阅读: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