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枸杞泡水喝,能养生。”这是很多人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像“早睡早起身体好”一样,被说得跟真理似的。
可到底真不真?真有那么神?真能让人熬夜打游戏、白天一杯枸杞水就抵消熬夜的伤害吗?这事,咱得慢慢说。

别看它个头小,长得像干瘪的红葡萄干,但它的身份不一般。中医古书里早就有它的名字,《本草纲目》里就夸它是“补肾、润肺、明目”的好东西,把它说得像是十全大补。
可古书归古书,咱们今天得讲点靠谱的。

中国科学院有个研究团队,专门做了个实验,研究枸杞对身体的影响。
他们找来一堆小老鼠,把这些小东西分成两拨,一拨啥都不加,另一拨喂枸杞提取物。结果发现,喝了枸杞的那拨老鼠,眼睛亮了,肝功能也提高了一点点,免疫力也跟着蹭了一下。
这不是玄学,这是实打实的数据。
当然了,老鼠不是人,我们不能说老鼠喝了好,人喝了就一定好。
但这至少说明,枸杞里确实有点“门道”。

有人说,喝了枸杞水之后,感觉眼睛没以前干了,睡眠也踏实了,甚至整个人都精神了。
是不是错觉?有可能,但也不完全是。
枸杞里面有一种叫“多糖”的东西,听起来像是吃多了会胖的玩意,其实不是。
这个多糖是对身体有好处的,它能帮助我们的免疫系统更坚强一点,像是给身体装了一个隐形的盔甲,挡一挡感冒、病毒那一类的小毛病。

还有,就是它里面的“类胡萝卜素”。
这个名字听着拗口,说白了就是一种对眼睛好的东西。你平时用眼过度、晚上玩手机、眼干得像撒哈拉沙漠一样,来一杯枸杞水,可能真的能缓解一点。
不是说立马恢复视力一百二十度,但至少能让你眼睛不那么酸。
它对肝也有点帮助。不是说你喝了枸杞水,肝就能像新的一样,但有些研究发现,枸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肝脏的氧化压力。
啥叫氧化压力?就像铁老是淋雨会生锈,肝老是加班也会“生锈”,枸杞能让这个“生锈”的过程慢一点。

喝枸杞水这事,得看人。
有人喝了之后,觉得身体轻了,走路都带风;也有人喝了,结果上火了,喉咙疼、口腔溃疡,直接怀疑人生。
枸杞是温性的,意思就是它偏热。你身体本来就容易上火,一喝它,就像火上浇油。
尤其是那种一到夏天就长痘、吃点辣就流鼻血的体质,最好悠着点喝。
还有些人,血糖高的,得注意了。枸杞虽然不是糖果,但它里面有天然的糖分,吃多了也会让血糖蹭蹭往上走。
如果你是那种刚吃完饭就要测血糖的类型,建议你别一边嚼着枸杞一边喝可乐,那不是养生,是作死。

有些人讲究,说泡水喝是养生的仪式感;也有人直接抓一把嚼着吃,说那才是原汁原味。
到底哪个好?其实都行,但方式不一样,效果也有点差别。
泡水喝的时候,枸杞里的一些成分会溶到水里,比如多糖、维生素C这些水溶性的东西。
你喝的其实是“枸杞水”,不是枸杞本身,就像你泡茶喝的是茶汤,不是茶叶。
直接嚼的话,就能把里面的膳食纤维和油脂也吃进去,营养更全面一点。
但也得别吃太多,一天抓一小撮就行——大概20颗左右。

这问题问得有点像“喝酱油能不能变黑”一样。说句实在话,枸杞不是药,它不能治病。
但它能做点“辅助工作”。
有研究发现,枸杞多糖可能对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有点好处。又对肝脏有轻度脂肪肝的人,长期适量吃点枸杞,可能帮助减轻肝损伤的风险。

注意,这里说的是“可能”,而且是“适量”,不是说你有脂肪肝就猛灌枸杞水,那只会越来越胖。
还有人说,枸杞能抗癌。
这话不能乱说。抗癌这事,一靠的是早发现早治疗,二靠的是整体生活方式。
枸杞最多算是个“好队友”,不是主力前锋。

如果你是那种每天面对电脑十小时,晚上睡前还要刷抖音、眼睛干涩得像沙漠的打工人,来点枸杞可以缓一缓。
如果你是那种早上起床嘴苦、舌苔发黄、肝火旺盛的人,枸杞可以试试,但别太猛,一周喝两三次就够了。
如果你是那种体虚、老觉得冷、手脚冰凉、气色差的姑娘,枸杞和红枣一起泡水喝,可能比你敷十张面膜还管用。
但如果你是那种一吃热气的东西就流鼻血的“火气大”选手,那就别折腾了,换成菊花或者决明子更靠谱。

别以为泡枸杞水就是抓一把扔进杯子,倒点热水就完了。这事其实很讲究。
水温不能太高。太高会把枸杞里的维生素C烫没了,水温控制在80℃左右最好。
不要泡太久。泡个10分钟就差不多了,泡太久,味道变苦,营养也流失太多。
泡完的枸杞别扔,嚼着吃掉,别浪费。那可是精华。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资料:
陈瑞华等.枸杞多糖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中草药,2019,50(12):2945-295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枸杞的功能成分与健康作用研究.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课题组.枸杞提取物对肝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报告.
《本草纲目》李时珍原著,中华书局校注版。
周世钊.枸杞对视疲劳的改善作用.中国眼科杂志,2021,57(8):678-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