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这是宋朝大词人苏轼。为悼念亡妻所写的一首词。描写了苏轼对亡妻的深深的思念之情。
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最多不过36500天。终将是尘归尘土归土,回归大自然的怀抱。
中国人沿用数千年以来,流传下来的传统的土葬模式。人亡故以后装入棺材。挖墓穴葬之。其上培土成坟头儿。这样的葬法得益于孔子的葬父母的模式。最开始的时候,坟头儿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只是墓葬的一种标志。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人赋予了坟头儿某些特定的寓意。

就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这句俗语“土包一笑,生死难料”。那么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有没有道理?我们追寻古人的脚步前去探索一番。
土包一笑,生死难料。
要想弄明白这句俗语的真正含义,首先就要弄清楚几个关键词。土包:顾名思义就是用土堆起的小土丘。一笑:人们在笑的时候,正常情况下是嘴张开的状态。在这句俗语中特指坟头裂开了口子。所以这句俗语的意思就是: 如果分头出现开裂的情况,那么就对后代子孙产生不利的影响。有可能影响其身体健康。古人为什么这样认为?他们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首先,古人非常在意孝道文化的传承。人要有感恩之心。这不仅体现对仍然在世的老人的照顾与关怀,同时还包括对以示祖先的缅怀。这种孝道体现的方式比较独特。每逢上坟祭祖的大日子,都要到祖先的坟前烧些纸钱。尤其到清明时节,意义更加重大。子孙后代要对祖先的坟头儿进行清理。清除坟头的杂草。进行填土覆盖等活动。以此来显示后辈子孙没有忘记没有忘记先辈的恩德。所以古人就认为坟头形状保持的比较好。那么这样的后人是比较孝顺的。可是如果坟头儿已经出现塌陷,开裂的情况,仍然没有后辈子孙。进行修补。那么古人就认为这样的子孙不孝顺。为了防止后代子孙出现这种不孝顺的情况,古人就教导后代。说坟地可以恩泽后人,对后人的运势产生积极的影响。坟头的好坏,会影响到后辈人的运势。

比如,在古人看来,坟头裂缝的出现,可能是某种预警,裂缝代表结构的破损和运势的衰退,劳苦,败家之势,或者家庭成员当中有人出现生病的情况。。可能导致家人运势下滑。

其次,古人将坟墓定义为阴宅。已逝先辈安葬于地下,如果坟头出现开裂的情况,严重时,有可能导致棺材会直接裸露在外的情况,受到阳光的直接照射。影响逝者的安息。古人就认为出现这种情况是比较不吉利的,要及时进行修补。
再次,坟头出现裂缝,有可能是由夏季雨水倒灌,导致墓址积水较多,坟墓出现塌陷的情况。进而导致棺材内积水较多。这种情况,古人也认为是不吉利的,认为会影响到逝者的安息。
古人认为,给逝者寻到优良的墓地,也是对逝者的孝道。这样的墓地,要干燥,不能常年潮湿。

所以,古人会说一些话来鞭策后辈。说阴宅会对后辈子孙运势产生一定影响,比如“千人挣钱,不如一人睡觉”,再如坟头“坟头塌陷子孙稀”等等,这样的俗语老话有很多。其实就是教导后人要对祖先怀有崇拜,感恩之心,不要忘记先辈的恩德。
其实,坟头之所以会出现裂缝,是由以下种原因造成的。
一,新坟填土不实,尤其是冬季冻土,必然会出现填土不实的情况,等春暖花开,冻土开化,或者雨季来临,雨水的浇灌等自然影响下,坟头出现塌陷是再正常不过的情况了。

二,地势低洼,容易积水,尤其雨季,长期雨水的浸泡之下,坟头出现裂缝也属正常。
三,年头过多的坟墓,棺材久埋于地下,时间久了,必然会腐烂。棺木腐烂后留下墓坑,没有了棺木的支撑,纯靠土壤的支撑力,时间久了,塌陷也就成为了必然,出现裂缝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四,小动物的盗洞,也是坟墓塌陷,出现裂缝的原因之一。

所以,俗语“土包一笑,生死难料”,看似有古人迷信色彩的说法,实则是老辈人教导后人时常对坟墓进行维护修缮才说出的善意的谎言。人已逝,生前尚且做不到的事,死后又如何能恩泽后人呢?坟墓出现裂缝,进行填土修补就好,不用过于担心。是正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