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被盛世才推到前台的傀儡主席,李溶为何被誉为完人?

川蜀牧老阎历史 2025-01-11 22:20:55

小编之前提到新疆军阀时,忽略了一位名义上的新疆省政府主席,特此补之。

之前说过,作为新疆督办和实权大佬,盛世才在1933年最早拥戴的傀儡主席是朱瑞墀。忧病交加之下,朱瑞墀次年即病逝,姑且不阴谋论。

这时候盛世才也没有亲自顶上,仍然扶持其他人当傀儡主席。

他选中的新主席叫李溶。

李溶祖上来自甘肃省兰州府靖远县,后来他的父亲逃荒到新疆省镇西县(今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生下了他,他马马虎虎算新疆本地人。

李溶早年原地在咸丰年间创建的松峰书院学习,后入甘肃省兰州秋古书院,算是回到祖籍了。光绪十四年(1888年),在兰州参加乡试,中优贡生。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军机大臣署伊犁将军长庚创办惠远两等学堂,以李溶为首任堂长,这时候他才二十八岁,主持校政十五年;教员多来自湘军或受该校聘任的府内领队、佐领,例如满族领队大臣鄂保丰等。

李溶的长子与侄子李含英随他到惠远两等学堂,后因长子酒后失言,李溶一怒之下失手用一块砖打死了他,后悔莫及。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杜彤任新疆省第一任提学使,随即任命李溶为伊犁府学官训导。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迪化起义刚遭镇压,伊犁新军起义就爆发了,爱好文艺、欣赏李溶且私交甚笃的伊犁将军志锐被俘杀。新疆巡抚袁大化派省军围剿兵败,新军直逼迪化,袁大化逃走,提刑按察使杨增新被推为督军。李溶成为了革命派的新伊大都督府代表,赴迪化和杨增新谈判,提出和平解决伊犁问题的办法。李溶想劝说杨增新支持革命,未果。

辛亥革命后,杨增新上位,留李溶为幕僚,任都督府科员,随即用北梁原书院旧址请李溶筹办师资训练班;1913年,李溶当选民元国会参议院议员,赴北京就职,1914年因大总统袁世凯解散国会,返回新疆,1915年任沙雅县知事,1916年卸任。

因黎元洪继任大总统,恢复国会,李溶再到北京就职,直至1917年国会再度解散。1919年,李溶任吐鲁番县知事,兼任吐鲁番纺织工厂总经理。

后来,新疆省议会议长安允昇病逝,由副议长饶孜阿吉(维吾尔族)暂代,杨增新调李溶任议长。李溶上任后,建议将鉴湖向南发展,改建为“杨公园”,仿太和殿形制在园内建丹凤朝阳阁,阁前树立杨增新铜像台,委托到内地购置新疆阜民纺织公司机器的继孚铸造杨增新铜像一尊。1924年“杨公园”动工,李溶负总责;竣工后,铜像台四周挂起刻有新疆省议会和各族人民名义歌颂杨增新功德的石碑。李溶还在靠近今黄河路的地段兴建了头门,头门上原想题刻“杨公园”三字,但因杨增新不同意,才改题“同乐公园”四字。该公园即今乌鲁木齐人民公园。

1924年同乐公园竣工后,李溶第三次入京,这次是作为省议长列席北京国会参议院会议。他争取各方面反对西北边防督办冯玉祥染指新疆。当时,李溶的次子李含荃也正在北京任国会众议院议员。1925年,段祺瑞临时政府任命李溶为临时参政院参政。

李溶亲历了1928年杨增新遇刺,没有受伤。杨增新死后,省议会接替,李溶的议长也不用当了。

金树仁上位后,他任省政府委员。1930年,任迪化道尹,倡导恢复农业生产,以重民食,亲自到各县宣传动员各族农民抢时播种,发展农业生产。

哈密民变期间,金树仁风闻镇西县的哈萨克族头人艾里甫支援农民军枪支和羊,即责令镇西县长李含荃调查上报。也就是说,李含荃做了出生地的父母官。

李含荃查清后建议不要打击扩大化。但1932年“东疆剿匪总指挥”盛世才率部在镇西县平乱时,还是授意陈培秀杀了艾里甫及其部落的108名老人、妇女、孩子,导致艾里甫的长子叶里斯汗带队反抗。

1933年,金树仁被推翻;同年,马仲英手下马应彪攻占镇西县,虐待百姓,李含荃想给他摆一桌鸿门宴,露出破绽,被杀。盛世才派李溶为代表赴吐鲁番与马仲英谈判,受到盛情接待。马仲英并对李含荃之死深表歉意。

1934年被推为主席时,李溶已经六十五岁。他不敢拒绝,但提出省政府与督办公署分署办公,希望以此避开盛世才的监视和控制。

同年,新疆第一次民众代表大会召开,给有功官员和人民颁发金质奖章,盛世才、李溶等都获奖。该会的开幕词由李溶亲自起草,盛世才听后深为嘉许:“真不愧为老秀才!”

不久,南京也认可了李溶的地位。

当时由于盛世才亲苏联,红色、左翼人士被吸收,李溶有机会和他们接触,关系融洽。当时新疆省财政厅和新疆省政府在同一个院内,李溶常和财政厅长毛泽民聊天,颇为欣赏,并指示省政府秘书长刘效藜支持毛泽民的财政工作。刘效藜本来是和田行政长,李溶借故调走了盛世才安插的原秘书长郭大鸣,调他接任。

1937年初,杜重远到新疆,写下了新疆通讯,其中提到“我们大家往访李主席,李虽70老翁,但精神不减于少年,每日有八段锦的功夫,据云在全省的运动大会上,曾出场表演,博得观众热烈的掌声。”“省政府的李主席,就是新省第一个清廉的官吏。……于贪腐的环境之中,而能保持清廉的风格,尤属难能可贵。”

这当然可能是基于李溶的操守,同时也是为了不让盛世才抓住把柄。行政长、县长等官员的任免,李溶都让盛世才处理。他平时说话随和,是不是故意装糊涂也就交给看官判断了。有时工作人员知道他无权,背后骂他草包,被他听到了,他也不生气,笑着说,如果你在我的位置上,你比我还不如。

这一年,新疆汉族文化促进总会成立,盛世才和李溶都参加了。

李溶也不是完全无权,因为有人意图走他的关系找工作,虽然会被他痛骂赶走,但结果都能得到工作。后来有人明白了门道,就宁可上门挨骂。

1939年,在新疆第三次各民族民众代表大会上,李溶亲自撰写5年来行政概况报告的序文,既引经典,又对政治解释有新意,颇得南京来采访的记者的好评。

一次李溶伴同僚游天池,有人提议请他为铁瓦寺题门槛联语,李溶深思片刻,咏出:“铁笛一声来铁寺,银波万里接银河。”

1940年,年过古稀的李溶病故于任上。国民政府上至首脑下至各院院长均发来唁电,并发来5000元治丧费。毛、朱德、林伯渠等领导人也自延安发去唁电。盛世才也成立了以毛泽民为主任委员的治丧委员会隆重治丧,灵堂前摆放盛世才送的挽幛“一代完人”,以及毛、朱等人的挽联,及新疆省政府各厅局、八路军新疆办事处及新疆各界挽联。苏联驻迪化领事馆送来花圈,领事亲自前来吊唁。因为当年杨增新的追悼会在上帝庙开了近40天,故李溶家属要求按先例也办文公礼,时间不少于21天,经毛泽民劝说,最后只开了7天。

李溶死后,盛世才也不玩花样了,自己接任了主席。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