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全球财说峰会主题演讲:私募股权投资未来十年风口预判

全球财说 2020-12-22 10:01:15

张驰

新鼎资本

全球财说峰会

张驰,新鼎资本董事长,中国知名投资人,拥有超15年资本市场投资经验。新鼎资本投资项目40余个,发行基金超过70支,投资规模超过50亿元。投资案例代表有小鹏汽车、寒武纪等。

随着近些年私募股权市场快速发展,市场参与者结构也逐渐多元化,私募股权投资成为市场关注热点。市场如何变化?存在何种危机与机会?面对风口又将如何把握?

大家好,很荣幸在这个场合跟各位朋友分享一个比较大的话题——私募股权投资未来十年的风口预判。

主要是一些趋势性的判断,正如之前付立春先生所讲,现在是一个危机共存的时间点,“危” 是全球的经济衰退,“机”一方面是中国最先经济复苏,另一方面则是2020年是过去10年中资本市场最活跃的一年。

截至目前,A股年内融资额超4000亿元,是过去10年中单年A股融资规模最大的一年。所以2020年与2021年,我认为是私募股权投资最黄金的几年。

10年前,创业板推出。2009年-2011年三年间造就了今天的一线私募投资机构,包括九鼎、中国招商、深创投、同创伟业、硅谷天堂等知名一线机构,都是在2009年、2010年、2011年那三年快速崛起。

我是2009年加入九鼎投资,所以印象非常深刻。这三年,九鼎以最快的速度成长,实际上其他私募机构也是一样,在2011年之后趋于平稳。

2019年科创板推出,又是一个私募行业快速发展、快速抢占先机、快速更迭的黄金时间窗口期,时间大概维持在两到三年左右。

所以,虽然受疫情等外部因素影响,但从私募投资行业角度而言,今明两年是最黄金的投资及退出窗口期。

下来我先简短介绍一下新鼎资本。

我毕业于外经贸,后在安永工作6年,2009年加入九鼎投资,2015年创立新鼎资本。

从2015年开始,新鼎资本累计投资将近60亿元,投了40多个项目,发行70多只私募基金。尤其在2020年,今年我们投资近30亿元,相当于过去三年,因为这个市场的机会太多了。

在发行过的所有基金中,除了新三板6只基金外,还发行了很多股权类基金,2020年我们就发行基金近30只,累计基金备案已超70只,还有一些正在备案。

所以说,2020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私募行业规模从年初的12万亿激增至现在的15万亿。而美国目前是70万亿,还有一定距离。

什么时候在贸易摩擦中赶超美国?什么时候GDP接近美国体量?那么中国私募行业的规模也会与美国接近,15万亿到70万亿还有一个很大的跨越,所以私募行业还会加速发展。

新鼎资本投入的项目里,在过去5年中没有一个上市,但是今年有6个在科创板、创业板上市。

从2015年创业到2020年,包括寒武纪,2019年10月投1个亿,今年已经上市;阿尔特汽车、亿华通是在三四年前投的;小鹏汽车,在过去的三年中每轮都在增持,累计投资三个多亿,小鹏汽车上市后最高冲到3000亿市值,最早的基金是50亿估值投入,三年多时间60多倍收益;威马汽车也一样,过去三年一直在加仓,7只基金进了12个亿,是威马汽车第五大股东,威马汽车也很快准备登陆科创板。

所以,私募股权投资就是提前把握风口,2020年新能源汽车火了,但是火了之后再去投就没有意义,都是提前几年布局投资。

2020年,新鼎投资还投了一大批项目,包括智行者、驭势科技、希迪智驾等自动驾驶企业;海光信息投2.5亿元,紫光展锐投1个多亿,集创北方也投了近一个亿,这些企业都属于集成电路板块;此外还包括屹唐半导体、京微齐立、灵汐科技等。

2021年,将会有一大批项目申报科创板,包括像海光信息、希迪智驾、紫光展锐、集创北方、屹唐半导体等,2020年年底至2021年上半年都将会申报科创板,2021年年上半年申报科创板的项目将会超过10个。

上述这些,都是科创板带来的一大波行业的机会。

如果是原有的整个体系下,这些企业的上市进程会十分缓慢,或者只能去境外上市。因为,大部分企业都属于科技型重研发投入,科创板给这些企业带来巨大机会。

接下来正式切入今天的演讲主题,对未来10年的风口预判。

首先数据很能说明情况,这些数据是我摘录。从2014年到2020年A股包含科创板上会数量和过会数量可以看出,2020年截至11月底,科创板过会193家,A股整体过会522家,是2019年的2倍,是2020年的5倍。

为什么2020年整个私募行业这么火?我认为和IPO加速有很大关系。

A股整体过会522家企业,如果投资机构在2020年都没有上市企业,就有点说不过去了,今年对于中国的整个私募投资行业来说,都是丰收的一年。

我相信,2021年这个数字还会持续。我认为,2021年整个A股包括科创板上市数量只会多不会少,这个数量急剧增加,就预示着注册制的快步走来。

这个数字,如果一年能到800家、1000家,基本上注册制就真正得以实现,现在正快速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对于私募股权投资行业,这便是黄金时间窗口。

上市进程快速推进,就意味着资金退出更快,在之前2015年、2016年,投资一个项目没有5年别想退出,排队、报材料等就要3年多。而现在,一个项目只要报进材料,基本6个月就能上市,再过锁定期,两年多就能实现退出。投资周期相应缩短至3年内,大大提升了效率。

这是整个时代的背景,在贸易战及疫情的推动下,国家层面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推动科创板、推动注册制,才带来这一波黄金周期。

有几大背景想重点强调,这些背景决定了未来10年的风口。

背景一,就是刚刚提到的整个IPO提速。

背景二,是科创板。科创板于2019年7月推出,从去年的不温不火,到今年突然爆发,且还在加速上市。

首先,科创板的定位特别重要,叫三个面向,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行业和企业。

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去科创板,一定要是科技最龙头企业,也就是目前中国卡脖子的行业,可以说就是下面所列的七大行业。

我认为,如果说未来10年存在投资风口,那一定是围绕这七大行业展开。中国缺什么、鼓励什么,我们就投资什么。国家最需要的,就是我们最需要投的,就是这个逻辑。

未来10年的风口,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也就是5G、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及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这七大行业。

当然,这也是科创板推崇的行业。

这七大行业也并等同于所有企业,更关键是要有“三个面向”的属性,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这些就是我认为的最大风口,而且相信也是国内所有私募机构的投资方向。

第三个背景,是多层次资本市场。

我们一般称,主板和中小板是一板,创业板和科创板是二板,全国性场外市场为三板,各省的股权交易所叫四板,中国股权市场便是由这4个板块组成的。

现在的局面是,科创板注册制、创业板同样于202年9月全面推行注册制,然后2021年计划主板、中小板注册制,同时新三板精选层也已推出,也是类注册制。

所以,我们突然发现,中国资本市场30年,2020年到2021年已经全面拥抱注册制,速度非常快。至明年年底同样时间点,我相信整个A股市场将基本走完注册制进程,包括前几日的退市制度正式征求意见稿,便明显是为整体注册制打通剩余关窍。

注册制,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行,原因是什么?

我认为,核心原因还是一点:付立春先生前面也有提及经济转型,20年的房地产黄金周期已经结束,通过房价上涨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已经熄火,房价涨不动了,经济也不涨了。

但是,经济还要持续增长,不能因为房价不上涨经济增长就停滞。那么,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会是什么?

我们说,任何一个行业都没有房地产业规模大,即使是第二大的汽车产业,也仅相当于房地产产业规模的五十分之一至百分之一。所以房价一旦停止上涨,经济便会立刻下滑。

那么,新的经济支撑点将不再是某个行业,而是整个资本市场,或者说整体科技型企业。新一轮的经济增长,一定是通过科技企业的快速崛起,从而拉动新一轮的增长引擎。

而科技企业增长的背后,就是资本市场。

通过资本市场整体注册制来拥抱科技型企业,让科技型企业打通融资、估值、资金等问题,那么在未来10年,科技型企业将迎来爆发性增长的黄金周期,从而进一步拉动经济增长。

这才是未来10年国家层面能够看到的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

如何看待这件事情?产业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而产业的背后一定是资金。

过去20年,资金持续向房地产聚集,但在未来10年或20年资金将通过资本市场向科技型企业聚集。

我们可以看到,科创板的历史估值非常高,科技企业的估值也很高,而且我认为这种高估值能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为什么?

主要是因为一个大背景,便是中美贸易摩擦。只要贸易摩擦存在,中国就要全力发展科技,中国要发展科技,科技股就一定需要泡沫。毕竟,有泡沫的地方才有机会才能赚钱,能赚钱才会有更多人投资,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所以,科技股的泡沫在科创板和A股市场会维持相当长的时间。我们正在经历这个过程,是泡沫由小变大的过程,提前入场就能抓住机会,捡到便宜的标的,越往后走这些标的的估值只会越来越高。

投资逻辑,就是这样。

多层次资本市场已经迎来了历史性改革,而改革背后最大的推动力就是经济转型。

这次转型只允许成功,不许失败,整个资本市场的改革也只允许成功。

我们很看好科创板、创业板,以及包括新三板。虽然,新三板现在依旧比较低迷,但包括转板等一系列配套制度的完善,行情肯定可以起来。再有就是2021年的主板及中小板注册制,也定会一往无前的推行下去。

于是,便迎来“最好的时代”。从传统房地产投资的时代切入股权投资的时代,相信未来10年中国大量的资金会进入股权市场,包括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尤其是通过股权市场进入科技型企业,并推动科技型企业崛起。

有很多出资人,2020年开始大量卖房,调整资产配置,把房产资金挪到股权市场中,事实上很多人已经看清这个趋势。

做为投资人,主要是赚取三五年后的钱,而不是赚今天的钱。所以我们要考虑多年后资金的流向,未来资金的流向才是私募投资人今天要布局的地方。一方面是产业的流向,另一方面是资金的流向。

我们时时刻刻在考虑明年、后年及再往后中国大量资金会去哪里?首先肯定不会去房地产,不去房地产就只能去股权市场。未来几年一二级股权市场都有很大机会。

投资还有一点,就是先进来的人赚后进来人的钱,这样一个逻辑。

今年基本上周末我们都没休息,全员在忙项目投资。我们认为2020年是整个科技股的价格处于开始回升的过程,因为中国的科技股在过去30年被房地产压着,一直处于传统行业高估而科技股低估的境况,随着国家层面大力支持科技企业,科技企业估值在近一两年快速回升,谁能先投进去拿到低估值,就可以赚一个短时间的高溢价。

2020年、2021年是整个科技企业的爆发性估值调整期和上市集中期。

当然还有一点,在过去30年,中国的大量科技企业没有上市,没有上市的原因不是他们不想上市,是上不了市。

那么科创板的推出为这些科技企业打开了一扇窗,所以中国最龙头的科技企业会集中在2020年、2021年完成上市,到2022年基本上就不有现在这么多标的了。

就类似于2009年至2011年三年间,头部10家机构把国内3000万利润以上的项目全投完了,2012年之后国内基本就没有什么可以投资的好项目了。2020年、2021年基本上国内最好的项目都能完成上市,到2022年再去投资,相对而言标的选择就会少很多。

第四个背景,是科创板设立进程。

从2018年11月5日习主席讲话,并以最快速度在2019年7月开板,到现在已有200多家企业上市,科创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充分说明国家的重视程度。

2020年,我们遇到的局面,除了疫情还有几个资本市场上的大事件。

一个是新三板的改革,新三板从降门槛、精选层、连续竞价再到转板。虽然精选层表现一般,还需要配套制度完善,但是毕竟转板精选层已经推出,所以多层资本市场在这一方面已经补足。

另外便是创业板注册制,实质的注册制也已经开始,2020年9月完成改革。

上周,上交所和深交所推出退市制度征求意见稿,很明显是要再次加大推动注册制力度。

最后,就是2021年即将推出的主板中小板的注册制,相信到明年这个时候一定就是整个中国资本市场完成注册制的节点。

实际上,我们可以想象的更大层面,每次改革都能拉动一次经济增长。这次改革,我认为就是中国金融体系的改革,金融体系是改革最晚的一个领域,那么缩短中国资本市场和美国的差距,就是这次改革的目标。

很明显,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新三板最后均要参考美国资本市场制度,再按照中国特色进行改革。改革之后,中国的科技企业才有可能跟美国企业去竞争,并进一步孵化,否则贸易摩擦中的短板无法改变。

只有通过资本市场的改革,真正让没有利润甚至没有收入的企业,能够在资本市场上市融资。不要看收入、不要看利润,更多看企业的发展、研发投入。只有这样的一套体系彻底建立起来,才能推动科技创新,最终实现科技进步,从而在补足贸易摩擦中的短板。

实际上,今年资本市场改革表面是改革,背后蕴含着贸易摩擦下中国必须推动科技企业崛起的决心所在。另外也看到一些事情,包括蚂蚁金服科创板上市失败,我认为核心因素还是科技属性不强,也就是说它还不是一个真正的科技企业。

十四五规划中非常强调科技创新核心技术突破,而且在十四五规划里基本没有再提到房地产。

其中,十四五规划后面有一个解读,有一段话说得十分深刻,我认为很有道理。强化国家战略的科技力量,制定科技强国的行动纲要,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科学、脑科学、生物育种空间、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未来10年的投资风口,我认为就一定在这些方向。一方面是贸易摩擦中卡脖子的方向,另外一方面就是最前沿的技术领域。

既然在集成电路等传统领域中已经落后了,那么在如量子通讯、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的新兴领域,中国肯定不能也不会再落后。

资金往这里走,也会鼓励上市,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所以中国想快速发展并达到美国的科技水平,核心就是让资金进入到上述板块。整个资本市场改革都是为资金进入科技企业而服务,2019年到2020年再到2021年都是这样,会快速推动一大批科技龙头企业完成上市。

即使企业有问题也没关系。基本上,各个科技行业的前三企业均会在2021年全部完成上市,不管是国有还是民营,包括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所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时代机遇。

最后再说一下我们所关注的领域,主要是4个方向,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对这4个领域我做一些简单的分析。

新能源汽车行业现在已经爆发,虽然销售量不大,但特斯拉涨到5000亿美金市值,小鹏汽车也涨到将近3000亿人民币市值,蔚来汽车则涨到5000亿人民币市值,新能源汽车行业均已经爆发。

但是,在三年前投资新能源汽车的时候,存在很多的争议,募资也很难,可现在最早的一批投资人账面赚了60倍,仅是三年半的时间。

新能源汽车火了之后,还有哪些围绕它的产业会火?类似于有了智能手机之后,才有了微信、饿了么、美团,它是一个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现在已经没有必要投了,因为已经贵了,贵了肯定不投。

那么,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下一步我认为,最快火爆的领域就是自动驾驶。

虽然现在看还比较遥远,但最晚明年年底自动驾驶这个赛道就要火起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大量普及,自动驾驶包括L3、L4级别的各种应用会快速投入使用。新鼎资本今年也连投3个自动驾驶项目,投资额都超过一个亿。

其次,就是传感器雷达,围绕自动驾驶的激光雷达、单目双目摄像头等也可以投。

另外,围绕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的演进需要布局。现在是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同时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也已推出,性能可能会更好。特斯拉一定概率会选用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再往后可能会发展至固态电池等,所以电池技术可以挖掘一些项目。

还有车路协同,目前中国有三条无人驾驶高速公路已经处于修建阶段,2021年准备通车,在路端会有很多的自动驾驶相关设备,这些设备属于车路协同的路测设备,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再有,就是氢燃料电池,新鼎资本在三年前投了亿华通,现在亿华通已经在科创板上市,有将近7倍的收益,它还一直在涨。氢燃料电池相对小众,好项目不多,但肯定也是一个方向。有一些标的围绕氢燃料电池系统,再向上游到电堆\隔膜材料等,氢燃料电池板块也会有一批项目。

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并不冲突,国家称为三横三纵战略,三纵就是指纯电动、油电混合和燃料电池,三个技术路线并存发展,是共存的局面。

所以,新能源汽车板块我们还在关注上述积累项目,然后进行投资。往后,整车已经不是投资标的,但智能应用领域还能投,这也是一个风口预测。

另一个风口,是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板块现在很热,而且每个项目都非常强。

当然,类似于寒武纪、地平线、紫光展锐、华为海思等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实际上都投的差不多了。

现在更主要的是投资集成电路制造公司,现阶段国内集成电路产能严重不足,中芯国际的产能已经爆棚,基本上都排到一年后,设计商要找关系才能拿到代工厂产能去代工生产芯片。

晶圆厂的投资量也很大,并且是有必要的,芯片代工厂的建设项目具备投资价值。

同时,还有芯片的制造设备,包括光刻机、退火设备、光刻胶等上游核心材料,但是这类项目并不多。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已经火了好几年,现在平台级企业已经差不多投资完毕,像云从、商汤、旷世、依图人脸识别四小龙也将陆续递送材料,语音识别的云知声、思必驰、出门问问基本也差不多都已申报。

人工智能大数据领域后面更多的是垂直应用,比如人工智能+教育、人工智能+医疗、人工智能+影视等等,在垂直领域还会涌出项目可以投资。毕竟人工智能会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做,人工智能实际上是和大数据相结合的,我认为也是一个风口。

生物医药板块,原研药也是方向。

科创板本就鼓励没收入的原研药公司上市,中国创新药本就较少,尤其需要补足短板。生物医药板块更多的是原研药,这几年原研药公司都在爆发。

另外像基因编辑、手术机器人等颠覆性技术,在解决疾病问题上进行探索。目前,生物医药板块能投的药品已经不多了,更多的会是医疗器械领域相关,通过颠覆性医疗器械技术改变原有的手术方式等。

生物医药板块,一直以来都是常青藤,永远可以投资。和人类健康有关,这个板块便可以持续关注。

最后还有,航空航天领域。

美国有了特斯拉,中国就诞生了小鹏、威马、蔚来、理想等新能源汽车企业,在17年底投资小鹏汽车时,特斯拉已经快要上市。

目前,在新领域中美国暂时处于引领,那么美国有Space-X,而且它的星链计划拟发射5、6万颗星,已发射1000 -2000颗星,那么中国拿什么应对?

在航天领域,也是有项目可以投的,而且这个领域有可能会爆发出类似Space-X的企业。

那就是火箭卫星相关的民营企业,国家级星网公司预计在这两个月内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1000亿元,主要是地球以外的通讯,与美国的Space-X竞争。因为第一轨仅能发射10万颗星,如果美国发射六七万颗上去,中国就没地方了。

所以航天领域的竞赛即将开始,一些火箭、卫星公司已经在提前布局,从投资的角度来说必须得投,这也是新鼎资本的一个重点。

还有深海领域,但标的太少。习主席讲话也专门提到了航天深海的技术突破,海底的技术,也是私募投资的未来风口。

由于可投资的产业太多,科技型的行业太多,这只是在我自己的认知范围内所列举的方向,肯定还有很多没有涵盖到的。

但至于像平台型、消费级的公司,从赚钱的角度而言,当然可以,而且现金流很好。只是如果从科创板、从大战略的角度讲,并不会是未来几年的方向,包括影视、娱乐、餐饮、消费等。

围绕着十四五规划,国家推什么我们就投什么,跟着国家战略走,才有机会。

最后再说一下投资,什么样的企业值得投资?

首先最核心的,投资还是投人,不管是投VC还是投PE,我们都是一样的逻辑,就是投人,团队是第一位的。再好的赛道,团队不行也干不起来,团队行了,即使赛道不好,换个赛道还能干起来。

所以我们投资,最核心的是团队,其次就是它的技术壁垒、行业壁垒。

希望是硬科技、技术壁垒较高,竞争对手难以逾越,另外要看股权是否集中、是否有股权激励,然后便是行业整体是否规范。投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退出,出资人的资金是宝贵的,投时就会想好关于上市计划和路径。

还有就是估值,并不是什么便宜投什么,有的时候往往贵反而去投。

因为好的资产永远是贵的,行业第一永远比行业第二估值高好几倍。在二级市场是这样,在一级市场也是,只要是行业龙头一定是贵的。只要测算有足够空间就可以参与,只投自己熟悉的行业,布局上下游。

至于收入利润,从投资角度来说是次要。因为好的项目一定会把当年利润都拿出来投入,为以后赚钱,所以更看重的是研发投入和技术领先程度。至于收入利润完全是其次,大客户依赖也不是大问题。

还有就是把握大的趋势,投资最终赚取的是趋势的钱。

就像过去5年,所有的人投资基本都没赚大钱,但今年很多人赚钱了,赚了过去5年布局的钱。但在过去5年中,没有几个投资机构大量退出,2020年这种情况发生改变,因为趋势到了。

之前几年就是下行趋势,包括资管新规、去杠杆,从2016年至2019年都在做,所以整个市场是低迷的。从2019年开始,因为中美贸易摩擦加之疫情,开始放水并刺激经济,进行资本市场改革,大趋势已经到了。

二级市场有周期,一级市场一样有周期,2016年至2019年是上一个周期,那么现在2019年至2021年又将是一个大周期。周期下把握大趋势,然后赚取趋势的钱,这是我们每个投资人都在思考和把握的。

有的时候就是这样,行业的机会往往是短暂的,把握住当下,在这么好的一个时间窗口里,抓住这个时代最好的机会,一方面为出资人赚钱,一方面也是把自己迅速做大。

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0 阅读:17

全球财说

简介:用全球视角,深度关注金融和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