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日寇断头邀功的抗联名将--陈翰章

奇玮谈商业 2024-03-25 05:47:29

恰逢九月十八日,谨以此文献给那些抗日救国的先烈和先辈们!!!

他家一门两忠勇,父子齐抗战。

他是日本寇眼中与杨靖宇齐名的“巨匪”

他是抗联名将,一生歼敌2000余人。

他与杨靖宇、赵尚志两位烈士一样,身死之后被断头邀功。

他就是抗联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总指挥陈翰章

陈翰章将军

陈翰章,1913年生于吉林敦化县。

1927年,陈翰章入敦化敖东中学读书,学生自治会负责人。

1930年,以全校第一的成绩毕业成为小学教员。

他家境富裕,还是满族人,以当时环境,完全可以在伪满洲国谋得不错的差事。但在民族大义面前,陈翰章选择了抗争。

“九一八”事变后,陈翰章积极参与组织反日爱国宣传活动。

青年陈翰章

1932年9月,陈翰章投笔从戎,参加吉林救国军,任总司令部秘书。

1932年10月,在攻打宁安县城的战斗,任突击队队长。

1932年冬,在救国军中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4年6月,吉林救国军分散后,他转到宁安工农抗日义务队担任政治指导员。这支队伍后来发展为吉东抗日游击队 ,后又编入东北抗日联军周保中的第五军。

1934年至1935年期间,陈翰章多次带领部队转战敦化、宁安一带,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据统计,他的部队在宁安、额穆、蛟河等地,共歼敌千余人,引起了日伪的特别注意。

1935年,任东北反日联合第5军第2师参谋长兼党委书记。

1936年1月,调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2军第2师参谋长。

同年5月,在镜湖南部与日寇佐藤部队激战,击毙佐藤留次郎以下10余官兵;随后在宁安县烟筒沟袭击伪警察队,歼敌31人,缴获轻机枪一挺、步枪28支。

同年6月,第一军和第二军合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杨靖宇任总指挥兼政治委员。同时成立中共南满省委,陈翰章被选为省委委员。

1936年10月,任抗联第2军2师(后改5师)师长。率部转战在吉东与东满北部地区活动。

1937年9月24日,他率部截击日军松岛“讨伐队”,全歼包括日军少将部队长松岛在内的100余人。

1938年5月,率部进入宁安县陡沟子部落,一枪未发,将1个伪军自卫团全部缴械。

同年7月,他率第5师部分兵力参加抗联第2路军主力西征。

同年8月,陈翰章率领五师在宁安横道河子与日军“讨伐队”激战,歼敌400余人。随后率队袭击了镜泊湖水电站,全歼日军守备队,使水电站停工达3年之久。

转战南北

1939年7月,第二军四、五师合编组成抗联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陈翰章任方面军总指挥。

1939年8月下旬,与魏拯民的第一方面军共同发起了大沙河连环战,历时2天,转战7地,战斗7次,毙伤和俘虏日伪军500多人,缴获轻机枪7挺、步枪300余支及大批军用物资。

同年9月下旬,又在敦化寒葱岭成功地进行一次伏击战,毙伤日军少将松岛以下日伪军270余人,缴获各种200余支。

1940年,陈翰章率部队从蛟河向敦化作战,当部队行至敦化黑石岭东侧一座江桥时发现有日军埋伏,陈翰章把部队化整为零,分成小股分批渡桥,日军以为是大部队的前方尖兵,没有攻击,等想明白过来时,部队半数已成功渡桥。接着渡桥部队与未渡桥的部队从两翼对设伏的日军进行夹击,成功击溃了日军。

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战死,随后第一方面军指挥曹亚范殉国,抗联部队士气遭受重创。危急关头,陈翰章率部在强大的敌人中间往来穿插,尽可能地运用灵活的战略战术消灭日寇,减少牺牲。

1940年4月,陈翰章在战斗中腿部受伤,伤口发炎化脓。为节省药品,他用一根小木棍把布条捅进伤口里,咬着牙来回拉动布条,把烂肉和脓血全部清理出来,处理好后率部继续战斗。

1940年5月,他率领70余人的队伍先后在舒兰、五常等地袭击日伪军、森林警察,共毙伤日伪军160余人,解放劳工120余人,缴获各种百余件,队伍扩大到180余人。

坚持战斗

1940年10月,陈翰章与陶净非会合。他们决定,由陶净非带领20余名老弱人员进入小沟密营,其余40多名战士由陈翰章带领继续战斗。

1940年11月,陈翰章率部队主动向日伪军出击,先后在宁安黄家屯、北湖头、大庙岭取得了多次胜利。

1940年12月5日,陈翰章率领部队袭击了镜泊湖北湖头日人采伐木材的“高岗作业场”。因伪满警察、自卫队、守备队等有防备,凭借掩体抵抗,陈翰章部突袭未能成功,作战中牺牲两人后撤退。

随后,陈翰章部7次与尾追之敌展开激烈战斗,牺牲14人,被俘1人。

此时陈翰章部陷入了极度疲劳和饥饿状态。为回避日满军讨伐队和解决饥饿,他决定南下镜泊湖东大庙岭附近。

1940年12月8日清晨,在黑龙江省镜泊湖南湖头湾沟村,陈翰章带领18位抗联战士正吃饭时,被叛徒带来的日寇包围。

在击退日寇5次攻击后,战士们全部战死,陈翰章身负重伤被俘。被俘后,陈翰章仍怒骂敌人,宁死不屈。

在遭日军划脸、割舌、剜眼之后,他被日军残忍杀害,年仅27岁。

更令人发指的是,残暴的敌人割下他的头颅,拿到伪满伪满州国首都新京邀功。

其后,日军将陈翰章的头颅,浸泡在福尔马林液中,保存在当时伪满州国首都新京(今长春市)的“大陆科学院”。

日军杀害陈翰章后,派人做了一副棺木,将没有头颅的将军遗体送回了敦化县半截河屯。

乡亲修建的将军墓

乡亲为他建了一座墓,将他没有头颅的遗体的葬在墓中。

1945年日本战败后,我党的地下工作者在长春医学院内发现了陈翰章头颅的踪迹。此时的长春医学院已经全部停课,驻扎着一支国民党的部队。

1948年,我党派地下工作者刘亚光,以军医的身份打入敌人内部。刘亚光通过暗中调查,发现陈翰章烈士的头颅,就藏在医疗器械室内。一同被发现的,还有杨靖宇将军的头颅。

随后,刘亚光设计把两个烈士的头颅隐藏起来。

1948年12月24日,两位烈士的头颅从长春运到了哈尔滨,放在了东北烈士纪念馆供后人瞻仰。

2013年4月,适逢翰章诞辰一百周年,在有关政府的支持下,陈翰章的外甥迎回了陈翰章烈士的遗首。

迎回遗首

经历了73年的漂泊后,陈翰章烈士终于“魂归故里,身首合一”。

陈翰章当年壮烈殉国,还有一件事让人无比遗憾:那就是他的后人生死未卜。

有一年冬天,陈翰章的家里来了几名战士,其中有一个怀孕的女人。她见了陈翰章的母亲说:“我是陈翰章的妻子,他让我来家里躲几天,先把孩子生下来。”

女子解下腰里的双枪,把它交给随行的男同志说:

“你们回去吧,告诉翰章我已经安全了,生完孩子我就回队伍找他。”

但是,这位女子刚住下,当晚就有汉奸举报给了日本人!第二天,日本人前来搜查,陈翰章的父亲陈海情急之下找了一匹马,让女子逃走了。从此,这名女子杳无音信……

当时,日本人迫切想要抓住陈翰章,于是拿陈家全族人的性命相威胁,让陈翰章投敌。

陈翰章父亲陈海

不得已,父亲陈海几经周折找到了陈翰章,并劝说他投敌。然而,陈翰章说:“国家要是亡了,家也就没了,所以家破人亡也要抗战到底!”。

陈海此时已经年过花甲,他被儿子的大义感动了。

于是,他也做出了一个让人敬佩的决定:表面上替日本人做事,不断的劝降儿子陈翰章,实际上是替儿子不断传递情报!

陈翰章曾在日记里写父亲陈海:

“ 六十余岁的老人,受威逼而奔走不停,每当思之,胸中就难免悸动不已……”

年过花甲背负汉奸骂名,暗中却在支持儿子抗日,这样的父亲怎会不让陈翰章心疼?

陈家一门两忠勇,父子报国皆英豪!

将军虽已千古,但后人并没有忘记他。如今,在他战斗过的地方,人民用不同的方式在祭奠他!缅怀他!

敦化市翰章广场纪念碑

寒葱岭抗联广场雕像

宁安市镜泊乡

敦化市陈翰章烈士陵园

哈尔滨陈翰章将军墓

0 阅读:1

奇玮谈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