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直疯了,一个话题从昨天讨论到今天。
起因是华伟发了一个问题在群里,问题是这样的:
华伟有一个哥们,小时候放炮竹发生了意外,导致视力受损,看东西模糊不清。但他不敢告诉家长,也害怕老师和同学知道。
于是,在整个上学期间,他的哥们连黑板都看不清,作业基本全靠抄,学习很不好。
然后,他问了一个问题:是什么导致了他哥们不敢告诉家长?
群里的人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总的来说分为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是造成孩子不敢告诉家长的原因在于父母;另一种观点则是孩子自身。
主张父母影响的观点,在于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大作用与影响力。
无论是萨提亚模式,还是家庭教育模式,它们都有着同一个指向,那就是影响孩子整个性格、能力、人生发展的都在于父母。
正所谓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这些都是没错的。
主张孩子是主要责任人的一方,在他看来,孩子天生就具有自我意识,也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
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很重要,但并不起决定作用。真正能够决定自己人生的永远都是自己。
无论是主张父母的责任,还是主张孩子的责任,两种观点都是没错的,但这里面有个概率问题。
一对文盲父母可以养育出一个优秀的孩子,一对有学问的父母养的孩子也并不一定是优秀的。从家庭教育的整体去看的话,这就是一个概率问题。
现实生活中更多的父母是,要么就是放任孩子,要么就是管控孩子;现实生活中更多的孩子也都是不自主的,他们并不会在年幼时就觉醒,就能很好的自我发展。
大部分的孩子甚至终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是谁,过着浑浑噩噩的日子。
因此,华伟哥们的问题,究其根本在于父母。
在这里有一点要说明,就是找原因并不是要怪父母,而是去发现孩子的成长过程,避免教育孩子的一些坑,思索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
当孩子遇到困难或受伤时,孩子宁愿自己承受痛苦,也不愿意告诉父母,很明显的一个原因就是,孩子并不相信父母。
在孩子的潜意识和意识里,做错了事情,是会受到父母责骂和惩罚的。那为了避免责骂和惩罚,孩子选择了不告诉。
没有信任,也就不会有亲密的关系。父母与孩子之间也就不可能心心相印。
为什么现在的学校总会有许多同学之间欺凌的事情发生?
无论是被欺凌者,还是欺凌者,他们往往都具有一些弱小、无助的特性,他们无法在家庭中获得爱与温暖,得到父母的信任和正确引导。
久而久之,人的心灵就会扭曲。
艾里克森的人格成长八阶段,从孩子出生开始到生命的最后,每个阶段都有孩子需要克服的冲突和需要养成的品质。
如果这个阶段的冲突没有很好的解决,应有的品质也没有养成,那到了下个成长阶段里,孩子的发展就会迟滞,并受到限制。
而孩子的自我发展如何顺利进行,这是需要父母帮助与引导的。
只有父母懂教育,懂孩子的成长规律,孩子的自我发展才能顺畅。
总而言之,孩子的问题,基本都是家长的问题。
白岩松曾说:
“为人父母要小心你的思想、语言、行动,因为这些会变成孩子的性格,也会变成他的命运。”
因此,孩子的未来怎样,命运如何,家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