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就是“用生命感动生命,用灵魂唤醒灵魂”

书研聊育儿 2021-10-03 21:32:10

“用生命感动生命,用灵魂唤醒灵魂”,这是皇甫军伟老师一生都在践行的教育理念。

皇甫军伟是谁?

皇甫军伟老师是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全国养成教育课题组副组长。

他曾为5000多名中小学生做过心理辅导,跟4000多个家庭进行过深层次的教育对话。

此外,他还出版过多本关于家庭教育的著作,常在央视电视台做主讲嘉宾。

即使是有着如此丰富的教育阅历的他,他依然觉得自己是教育路上的一名学生。

他倡导并践行“回归心灵深处的教育——用生命感动生命,用灵魂唤醒灵魂”的教育理念。

关于家庭教育的两个关键词:

1、生命

阅读皇甫军伟老师的作品,让我有种流浪的船儿终于找到了温馨安定的港湾,那些育儿的困惑终于有了最优解。

为什么学了那么多家庭教育的知识,读了数百的育儿书籍,上了诸多的育儿课程,到最后依然会觉得迷茫,内心对于如何育儿的笃定也还是不清晰?

正如皇甫老师所说的那样:

“家庭教育如果要从根本上得到提升和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站到文化和哲学的高度,站不到这个高度,谈的家庭教育全是术和法的层面”。

说得极是呀!在养育孩子这件事情上,我们一直都是在寻求方法。

孩子叛逆怎么办?孩子游戏成瘾怎么办?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又怎么办等等,我们一直在做的就是想方设法解决掉孩子身上的种种问题。

于是,那些治网瘾的特色学校出来了,各种学科辅导班开起来了,还有杂七杂八的培训机构也上线了。

家长们都认为自己管不了孩子了,交给别人也许就能管好了。

其实并不然。

无论家长把孩子交给谁,到最后要解决问题一定是回到家长自己的身上。

看过一期《镜子》,节目里多个家庭辍学的孩子,在去了“家长学堂”后,那里的老师首先对家长说的,就是家长要改变。可即使家长愿意改变,孩子也再难以相信家长。

父母孩子间的矛盾还是难以调和,沟通依旧阻塞。

常言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孩子已经长大,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问题是一个长期结果,而要想让孩子彻底改变,除了时间,考验的更是父母的教育心态。

就如《镜子》里一位心理咨询师所言:

“爱就在那里,没有父母不爱孩子的,可我们把爱物化了,满满的爱往往变成了满满的伤害”。

我们一直都认为孩子是我的孩子,所以我要好好培养我的孩子,不让他吃我们吃过的苦,受我们受过的罪。

我们希望孩子好好读书,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有个好人生。

可我们都忘了,孩子除了是父母的孩子,他更是他自己,他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他的人生有着无限的可能。

纪伯伦说,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作为孩子,他们要学会独立,完成与父母分离的成长功课;作为父母,我们要学会放手,完成从孩子生命中得体退出的功课 。

生命从来就是饱满而富有活力的,能够给予人向上的热情和无限的希望。

生命之所以能够感动生命,那是因为家长的生命状态是积极、热情和充满内在力量的。

2、灵魂

都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这句话用在家庭教育上,显然也是合适的。

那怎样的灵魂才是有趣的灵魂,家长又要怎样唤醒孩子的灵魂?

有趣青年王小波说:“趣味,是感觉这个世界美好的前提。”

是的,你只有打心眼里觉得世界美好,你才会看见世间种种美好。你也只有看见了世间美好,你的灵魂才会变得有趣。

皇甫老师说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养”孩子的心。

但现实中的教育往往是背道而驰,家长们养的并不是孩子的心,而是孩子的外在。

就好比孩子是一棵树,家长们在意的是树的叶子是否茂盛,树上有没有果子,老是在树杆树枝上折腾,而完全忘记了树根的存在,更忽视了树根所依存的那一片土壤。

在这里,树根是孩子的心,树根所依存的土壤是家庭,是父母。

如果树根所依存的那一片土壤是贫瘠的、污染的,那树根是没有办法好好伸展的。

反之,家庭环境的这片土地肥沃,土质松软,适合孩子的生命之根发展、壮大,孩子的内心就会变得强大和充满力量。

而这一切都源于家庭,源于父母的灵魂深处。

家长的生命状态决定着家长的教育状态。

家长的心如若是喜乐丰盈有力的,家长的教育状态定然会是轻松、愉悦和笃定的。

0 阅读: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