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死局(四),致命劫掠,项羽军为何改不了杀人、抢劫、屠城?

小龙评历史 2023-09-15 04:12:02

各位其他平台的搬运着们,别再搬运我的文章了,头条平台现在开启了自动维权,一旦你搬运我的文章,不是我找你维权,是头条平台自动找你维权,我想放过你都不行,别干费力不讨好的事,去搬运些流量水文,那赚钱更多。

《史记》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但任何史书都是人写的,是人就有好恶,就有倾向性,毫无疑问,《史记》作者司马迁是喜欢项羽的,非常喜欢(这一点在后面的乌江篇会细讲),但《史记》之所以是一本好的史书,就是因为司马迁尽管对项羽有某种偏爱,但是在他的史书中毫不避讳地提到西楚霸王项羽洗不掉的污点:杀俘、屠城、劫掠

《史记》中关于项羽的屠城记载共有9次,其中最为著名的一次当然是灭秦后的那次,当时项羽在坑杀了20万已经投降的骊山军后,又纵兵在秦国都城咸阳大肆烧杀抢掠,咸阳宫连同秦帝国从全国各地收集的各国书籍被付之一炬,被刘邦封存起来的财宝被楚军(也有其他诸侯军)洗劫一空。

项羽如是做的原因在之前的文章中分析过:他的班底注定了他不能在关中为王,既然不能在关中为王,就要尽量削弱关中,四分秦地是政治削弱,大肆洗劫是经济削弱,另外纵兵抢劫关中也有讨好诸侯联军的意思。

但今天我们要讨论的不是这次,而是另一次更为致命的劫掠: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劫掠带来的连锁反应直接打破了楚霸王不可战胜的神话,让项羽这个身份类似于周天子的“天下共主”被拉下神坛。

从这次“致命劫掠”中,我们也能够完整看清楚霸王项羽的思维逻辑,理解了这层逻辑,项羽为何会输给刘邦,也便不难理解了。

齐楚恩怨

故事要从项羽分封后的齐地说起。

项羽分封的核心原则是制衡,原本统一的地方一定要分割成几块,分给不同的人,秦国如此,齐国亦如此。

项羽三分齐地,分别交给了齐王田都、胶东王田市和济北王田安。

徙齐王田市为胶东王。齐将田都从共救赵,因从入关,故立都为齐王,都临淄。故秦所灭齐王建孙田安,项羽方渡河救赵,田安下济北数城,引其兵降项羽,故立安为济北王,都博阳。

——《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分封的另一条制衡手段是把原来的王迁走,而其他人来称王,如赵王歇被迁走,封代王,原赵国国相张耳获得传统意义上赵国的大部分土地,封常山王;原燕王韩广迁到辽东,封辽东王,原燕将臧荼则封燕王。

齐国,也是一样,项羽分封前,齐国是有王的,齐王叫田市,被项羽迁到胶东,改封胶东王。

田市的父亲叫田儋,秦末大乱时,是田儋、田荣、田横三兄弟最先扛起了反秦大旗,田儋为齐王,田荣为国相,田横为将军。

后章邯大军伐魏,魏王咎向田儋求援,田儋率兵来救结果被章邯击败,田儋被杀。

田儋死后,其堂弟田荣收拢田儋的旧部逃往东阿,章邯军继续追击,田荣率领的齐军非常狼狈,几乎要被章邯军全歼,关键时刻,项梁率领的楚军赶来击败章邯,田荣获救得以回到齐国。

但此时的齐国已经发生了变化,齐人在听到田儋的死讯后,立了田假为新齐王,田角为国相,田荣看到这一切后非常愤怒,立刻率军攻打田假,田假不敌,逃亡楚国,田角和其弟弟田间逃亡赵国,田荣于是改立田儋的儿子田市为齐王。

后项梁与章邯战于定陶,希望田荣的齐军前来支援,田荣提的要求是楚国杀了田假、赵国杀了田角、田间他就出兵救援,结果是楚怀王拒绝杀田假,赵国也拒绝杀田角和田间,所以田荣也没有出兵救援。

后来项梁在定陶战败,项梁本人也被章邯军所杀,项羽因此记恨田荣,他把项梁的死归结为田荣的见死不救,且项梁曾救过田荣,而到项梁需要帮助时,田荣却拒绝救援,在项羽眼里,田荣是个忘恩负义的小人。

在巨鹿之战前,项羽杀了主帅宋义夺了兵权,在这里有一个隐藏的细节,宋义要送自己的儿子去齐国当官,当时的齐国的话事人正是田荣,项羽怒杀宋义夺得兵权,当然是权力斗争的结果,但从另一个角度看,项羽的怒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宋义与害死自己叔父的田荣合作。

总之,项羽与田荣不对付,这就导致了一个后续结果:巨鹿之战时,田荣在作壁上观,而且不是诸侯军在赶到战场后作壁上观,而是压根就没赶到巨鹿战争。

按照项羽的分封原则,没赶到战场功劳就小,战后瓜分的利益就小。

致命劫掠

项羽分封前,齐国的实际控制者是田荣,名义上的王是他侄子田市,而在项羽分封时,田荣集团只获得了一个田市的胶东王。

任何利益分配都一定会让一些人不满,这本身就是不可避免的事,只要保证局面整体不崩溃,对于主持分配的人来说就是可以接受的。

项羽的思路简单粗暴,跟我关系好的,给大利益,关系不好的给小利益,得到小利益的一定不满,但是因为你手中力量有限,不满也只能挺着,被分为代王和辽东王的原赵王和燕王一定恨死了项羽,但是他们没有任何办法,因为他们手中的兵权都在他们的大将手中,而大将又恰恰是项羽重点拉拢对象。

但是这一原则,在齐国失灵了。

田横听到项羽分封没有他的份,只给了他侄子田市一个胶东王后感到非常愤怒,他立刻率军赶走了齐王田都。

原齐王田市害怕项羽的威名,准备向原赵王歇和燕王韩广一样乖乖接受项羽的分封,去当一个胶东王。

田荣得知侄子如此“怂”之后非常生气,直接干掉了田市,又也干掉了济北王田安,一统齐地,自封齐王。

田荣闻项羽徙齐王市胶东,而立齐将田都为齐王,乃大怒,不肯遣齐王之胶东,因以齐反,迎击田都。田都走楚。齐王市畏项王,乃亡之胶东就国。田荣怒,追击杀之即墨。荣因自立为齐王,而西杀击济北王田安,并王三齐。

——《史记项羽本纪》

田荣与其他被项羽强行迁走的旧王室不一样,田荣是齐地实力最强者,他真有与项羽翻脸的能力,田荣杀掉田市田安自立为齐王后,又到各处联络反项羽势力。

因为与张耳决裂仅被封三个县陈余获得田荣的帮助攻击常山王张耳,有一定实力却因为没有参与巨鹿之战而没有获得分封的彭越也在田荣的教唆下自立为梁王。

齐赵都在西楚的家门口,若两地的反项羽势力连成一片将直接威胁项羽的根据地西楚,所以项羽不得不先去对付齐地的反叛,如此一来,对于一个更关键的事件项羽只能先听之任之:刘邦还定三秦。

项羽率领的楚军依旧神勇,尽管田荣的能量也不小,但是在天下无敌的西楚霸王项羽面前依旧是一败涂地。

挑事的最大头目田荣被项羽打败,而后被当地百姓杀死。

按理来说,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就应该差不多了,西楚霸王项羽清晰地向其他诸侯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并以一个反面教材告诉所有人: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按照正常逻辑,天下将再次回到项羽为天下共主的时代,但是这一切随着一件事的发生而彻底改变。

项羽杀死田荣后,纵兵在齐地烧杀抢掠,项羽率领的楚军的暴行激起了齐国人反抗热情,他们聚集在田荣弟弟田横的身边,再次反楚,当然,这样临时拼凑起来的军队是不可能击败天下无敌的项羽的,但这次田横和齐军改变了战略,他们以游击战的方式不断袭扰消耗楚军,让楚军一时之间难以从齐地抽身。

遂北烧夷齐城郭室屋,皆坑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徇齐至北海,多所残灭。齐人相聚而叛之。于是田荣弟田横收齐亡卒得数万人,反城阳。项王因留,连战未能下。

——《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的深陷齐地,让刘邦有更多的时间去经略关中,并联合更多诸侯对付项羽,其他诸侯也从对项羽的深度恐惧中解脱出来,以前因为畏惧项羽而不敢越雷池一步的诸侯们现在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项羽的制衡彻底失控,刘邦组织的第一次反楚大联盟正在加速形成。

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是从项羽的对齐地的那次致命劫掠开始的,那么问题来了,项羽的军队为什么就如此热衷于劫掠、杀人、屠城呢?

不服周

秦亡后,项羽是原楚地的最高话事人,但要理解项羽的举动,我们需要把视角拉回楚国刚刚建立的那段时期。

楚国在建立之初被中原诸侯视为蛮夷,楚人的祖先一路南下,终于在江汉平原处找到了适合自己居住的家园,楚人在此耕种生产,国力有了明显提升,楚地盛产的青铜器帮助楚国的国力再上一个台阶。

实力的增长让楚人有些不安分起来,当时的天下共主周昭王要去教训一下这个不安分的“蛮夷”,周昭王以南方的曾国、郧国、息国等诸侯国为先锋,成功击败了楚军(当时楚国相对落后,还是部落联盟形势)。

周昭王率领诸侯联军击败楚军也是在楚地劫掠了大量的青铜器而归,这里面还发生了一件一个意外:周昭王军队因为携带的青铜器太重,在过桥时导致桥梁坍塌,周昭王落水而亡。

楚人与周人之间的梁子就此结下,“楚人,不服周”的说法由此而来。

周,可是当时的天下共主,是周礼系统里最高的话事人,但是代表当时最高“文明形式”的周在击败楚国后的做法依旧是带头抢劫,周昭王还因为抢的太多而落水身亡。

回过头来看,周昭王在楚地的带头抢劫,和项羽在灭秦和灭齐国后的纵兵烧杀抢掠是不是异曲同工?

代表楚国的项羽,为何在日后的行为逻辑上与当初的仇敌“周昭王”如此之像?

原因不复杂,项羽的西楚霸王,与周天子的天下共主,其模式都是一样的,由于模式一样,行为逻辑也就一样。

非我族类

无论是当初周昭王在楚地劫掠,还是项羽后来在秦地、齐地劫掠,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不准备在这里进行长时间的占领。

建议项羽在关中称王的那个人被杀了,其实那个人真的没有必要给项羽提这个建议,项羽的举动已经证明了项羽的态度,如果项羽真想在关中当王,他就不会纵兵烧杀抢掠。

正是因为不准备在当地进行长期占领,才会如此随意地纵兵抢劫,因为这里的财物如果不抢,日后也要留给别人,还不如尽可能地抢走一些来增强自己,削弱对方。

看到了吗?项羽的思维与当初的周天子是差不多的,分封之后尽量不要去打灭国之战。

但项羽这种做法很矛盾,项羽攻齐距离周昭王伐楚已经过去了近800年,周昭王伐楚时天下适用的春秋时代的规则,礼乐尚未崩坏,战争和诸侯国之间的交往整体上都要按照规矩来,但随着进入战国时代,这样的思维就显得过时了,战国时代打仗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掠夺土地。

项羽一方面试图恢复春秋时代规则,一方面又担心对方短时间内恢复实力,还不甘心自己白打了一仗啥也没捞着,所以他选择了一种奇怪的折中方式:打完仗,钱财得抢,人得杀,但就是不灭其国,不抢其地盘。

搞笑吗?矛盾吗?不可思议吗?

其实只要再想一个层级就可以理解这一切:项羽是灭秦后分封天下的主持者,他必须向所有接受他分封的人展示一点:他的分封是算数的,他项羽当初说自己只拿西楚这一块,就不能对其他地方有非分之想。

项羽分封本质上是项羽为首的诸侯军功集团对原六国贵族集团的一次集体掠夺,光凭项羽手上的楚军是不足以将以楚怀王为首的六国旧贵族掀翻在地的,项羽必须要联合整个40万诸侯联军。

项羽与诸侯军将领的立的盟约是我们一同划分六国旧贵族的天下,我项羽最强,拿走最大的那一份,你们也都能拿走属于自己的一份,而且我项羽只要西楚这一份,分给你们的地方,我项羽不会去动。

项羽是这份契约的发起者,所以他不能带头违反这份契约,如果他在分封后又去掠夺他人土地,其他诸侯王就会出于自保的需求联合起来对抗项羽,这就是项羽身份的尴尬之处,至少在分封后一段时间里,项羽对外征战可以抢劫财物,但是不能掠夺土地,项羽的势力范围被牢牢禁锢在西楚一地,而其他野心勃勃的诸侯王可不受这样的限制。

醉汉难题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思想实验,说一个醉汉在走路,左边是面墙,右面是条河,如果时间足够长,醉汉的结局是怎样的?

答案是醉汉的结局是掉进河里,因为如果醉汉撞墙会被反弹回去,但是一旦掉进河里就无法再回到原路了。

现在摆在项羽面前的也是这样的一个醉汉难题,项羽集团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抢夺别人土地的,但是刘邦、田荣、彭越、陈余这帮人在抢土地这个问题上可是一点都不含糊。

项羽在战争取胜后,只能去抢一点钱财作为回报,而刘邦集团却可以实实在在地将土地抢到手,在农业社会,没有任何一种资源能够比得上土地,这就导致了从长远来看,刘邦集团一定会比项羽集团更有机会发展壮大。

项羽的纵兵抢劫还有另一个原因,既然项羽集团很少直接去掠夺土地这一核心资源,就只有以允许士兵在战后抢劫这一种方式来奖励士兵了。

而项羽屠城的逻辑也是一样,不能抢夺土地,就只能通过震慑的方式去让其他诸侯国不敢破坏项羽划定的规矩,屠城能够起到极大地震慑他人心理的作用。

但抢劫与屠城注定是一把双刃剑,被抢劫过的地方一定会更憎恨项羽,一些城池也会因为害怕项羽屠城而拼命抵抗(三国时期擅长玩屠城的曹操就玩脱过几次,对方认为投降也是死,于是拼死抵抗)。

项羽以一系列无足轻重的边远问题去回避那个最最关键的土地问题,这是他注定无法成功的原因。

刘项之问

千百年来,人们对刘邦和项羽的有着脸谱化的认知:项羽贵族出身,天下无敌,是个大英雄,刘邦以前是个小流氓,不务正业,言而无信,靠不要脸夺取天下,是在小人。

但是所有人都有两面性,项羽信守承诺,注重礼节不假,但是他在屠城杀人也毫不手软。

底层出身的刘邦出尔反尔也不假,但是屠城这样的事刘邦的确很少干。

评价刘邦和项羽,不同阶层的人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从贵族的角度看,项羽毫无疑问强刘邦百倍,但是如果站在平民角度看,对民间相对宽松的刘邦似乎更可爱一点,至于刘邦那些言而无信,那都是针对大人物的,与平民百姓关系似乎不大。

历史人物的复杂性本身就是历史的一部分,但像项羽刘邦这样的性格如此矛盾的人物组合确实很少见的,这个问题再往深讨论就是环境对人的塑造问题:

项羽尽管言而有信,遵守贵族规则,但是他的这一套行为逻辑又注定了他懂礼节与屠城并存。

而起点更低的刘邦,尽管身上有些市井流氓之气,但相对弱小的实力又注定了他必须以仁爱的形象去拉拢更多的人。

刘邦也好,项羽也罢,与其说在改变环境,倒不如说是被环境塑造,与其说他们创造了历史,倒不如说是历史恰好选中了他们。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