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8年至234年,蜀汉丞相5次挥师北伐但均以失败告终,这5次北伐有3次是因为粮尽而返,粮食成为了锁死诸葛亮北伐的最大枷锁。
诸葛亮北伐很大程度上讲,是想复制兵仙韩信还定三秦的案例,但是很可惜,他终其一生也没能走完那八百里秦川,是什么让韩信成功,又是什么让诸葛亮失败?其实是一条河流:汉水。
韩信还定三秦时,汉水与西汉水是一条河道,汉水上游略阳地区有大量山间水道称:天池大泽。
天池大泽抬高水位,汉水上游大多数航道均可通航,由汉水逆流而上可达到陇西,由天池大泽北上可接近陈仓,韩信暗渡陈仓,可以走水路运粮。
但西汉高后二年(公元前186年),武都郡发生一次大地震,汉水与西汉水被截断,西汉水改道进入嘉陵江,因此诸葛亮北伐只能采取艰难的陆路运粮,蜀道崎岖难行,运粮成本奇高,稍有变故,军队就要陷入断粮的危机,这让诸葛亮的北伐被困死在后勤陷阱里。
《三国演义》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人定胜天,但是很可惜,尽管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想出了战区屯田,但是蜀汉的人和终究没能战胜曹魏天时和地利。
如果一定要问三国时代有没有人定胜天的例子,下面这个勉强算一个,但是尴尬的是,故事的主角恰恰是后来灭蜀的邓艾。
寒门子弟邓艾能够获得司马懿赏识而平步青云并非是因为他与蜀汉的战功,那是后话,让司马懿一眼就认出邓艾是人才的是一篇名为《济河论》的文章,邓艾认为可以引黄河之水灌溉淮南,在淮南地区广泛屯田,邓艾的建议被采纳,从此淮南地的魏军粮多兵广,魏吴在东线战场上的力量对比彻底逆转,从此,防备东吴进攻,不再是张辽那样的名将的专利,即便是一个平庸的将领也能把孙权变成“孙十万”。
水,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由于起源于南方楚地,汉政权喜赤色,崇尚火德,但汉政权的建立到覆灭同样离不开水,最后时刻,断开的汉水破灭了诸葛亮北伐的希望,而在大汉建立之初,真正帮助刘邦集团熬过那痛苦时刻最终等来与项羽实力逆转的不是别的,正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
关键人物随着彭城一战项羽的楚军以少胜多大破刘邦率领的诸侯联军,刘邦集团陷入了一个低谷期,刘邦本人狼狈逃回关中后问计于张良:如今之势该如何是好?
张良表示天下诸侯大多数都是墙头草,汉王强则投汉王,项王强则投项王,所以没有必要争取全部诸侯,只需要抓住几个关键人物:
一方面,大王应该派一支军队往东打,拿下魏、赵、齐地形成对项羽的反包围,大王的军队里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只有韩信。
另一方面,在项羽的根据地上做文章,这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九江王英布封地与项羽的西楚比邻,项羽又开始猜忌英布,可以离间英布项羽,把英布拉到我方阵营,有英布在,项羽后方不安,他就不能放心大胆地打击我们。
第二,则是要拉拢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在梁地举兵反对项羽已有些时日,如今实力已然不俗,让他不断在梁地捣乱,项羽将会很难受。
张良说的这最后一个人,他的出身甚至不如刘邦,但是他的能力刘邦是领教过的,两人在共同反秦时曾经有过一面之缘,只是刘邦不会想到,他的这位老朋友会在日后的战争中给他多大帮助。
彭越,这个中国历史第一个游击战专家即将登上历史舞台。
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曰:"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良进曰:"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郄;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汉王乃遣随何说九江王布,而使人连彭越。
——《史记留侯世家》
山中盗匪秦朝时,彭越的身份是“盗”,在钜野泽里打渔为生。
“盗”这个身份倒不一定非得指打家劫舍的匪徒,那些脱离了秦帝国编户齐民体系,隐居山林的人都是“盗”。
当“盗”的坏处是不再受到秦帝国法律的保护,还有可能被秦帝国抓去干苦力甚至直接杀掉,而好处是不用再承担秦帝国的徭役兵役和赋税,人是理性的动物,会自行权衡利弊,如果当“盗”的性价比比当“民”还高,那么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脱离“人”籍而去当“盗”。
随着秦末自耕农群体的大量破产和徭役兵役的不断加码,大量秦人选择脱离“人”籍去山里当“盗”,秦帝国没有能力将这些人全部抓起来,只能以一种奇怪的方式与之共存。
有人的地方就有社会,“盗”们的小社会虽然没有秦帝国那种具体的官职,但是也有实际的领导者,彭越就是这样有威望的人,陈胜吴广起义后,钜野泽里的少年们推举彭越当首领,彭越观察一段时间形势后,答应了少年们的这个请求,当上起义军首领后,彭越立刻杀人立威,让这支泥腿子武装从一群自由散漫的“盗”,转变为有组织有纪律的军队。
彭越的武装在钜野泽越做越大,待到刘邦西征,两人曾配合作战,战斗结束后,刘邦邀请彭越和他一起西征,但彭越拒绝了,他表示自己不愿意离开根据地钜野泽,刘邦也没勉强,二人就此别过,如果没有后面的事,刘邦与彭越可能此生都不会再见面了,但秦末汉初那段历史是不会埋没这两个英雄的,当然了,让刘邦和彭越日后还有交集的最主要因素仍旧是利益。
在秦亡后的项羽分封体系中,刘邦和彭越都成为了利益受损者,怀王承诺给刘邦的关中被项羽强行夺走分给别人,而彭越则因为一直不离开钜野泽,没有参加巨鹿之战,也没有随项羽入关因而没有获得任何封赏,两人均对项羽怀恨在心,日后田荣反项羽,以及刘邦联合诸侯攻楚,彭越都积极响应,即便彭城之战后项羽再次取得优势地位,彭越依旧选择支持刘邦。
游击“队长”彭城一战让项羽彻底看清了刘邦的野心,彻底干掉刘邦成为了项羽集团日后数年的最高任务,但尴尬的是此时的刘邦已经还定三秦,虽然在彭城被打的老婆孩子都不要了,但关中平原和巴蜀还在刘邦集团手里,此时的刘邦集团已经凛然成为了一个翻版的大秦帝国。
项氏一族是楚国的军事贵族,其对于秦的警惕和仇恨已经到了一种几乎于病态的地步,项羽十分清楚,秦这个国家能够不断壮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控制函谷关,诸侯联军即便在关外击败秦军,只要秦军往函谷关里一钻,诸侯联军几乎没有办法,所以项羽明白,要想彻底消灭刘邦,就得在函谷关外打造一个军事基地,为以后维持对函谷关的长期进攻做准备,项羽选定了军事基地:荥阳。
项羽能够看明白的刘邦自然也能看明白,于是他亲自带着大部分精锐来到荥阳,死磕项羽。
就这样荥阳地区一带成为了刘邦项羽对峙的最前线,一开始项羽集团优势明显,刘邦一度被打的用替身加女人这种难看的手段撤出荥阳,但是在项羽准备一口气吃掉刘邦之时,却总是有一股力量在牵制着项羽,这股力量就是当初被项羽瞧不起的彭越。
刘邦项羽对峙最激烈的两年中,彭越数次在项羽军后方捣乱,项羽不得不亲自率军打击彭越,刘邦军则会获得喘息的机会。
汉王三年,彭越常往来为汉游兵,击楚,绝其后粮於梁地。汉四年冬,项王与汉王相距荥阳,彭越攻下睢阳、外黄十七城。项王闻之,乃使曹咎守成皋,自东收彭越所下城邑,皆复为楚。越将其兵北走谷城。
——《史记彭越魏豹列传》
项羽闻汉王在宛,果引兵南。汉王坚壁不与战。是时彭越渡睢水,与项声、薛公战下邳,彭越大破楚军。项羽乃引兵东击彭越。汉王亦引兵北军成皋。
——《史记高祖本纪》
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
——《史记项羽本纪》
汉五年秋,项王之南走阳夏,陵挨迎彭越复下昌邑旁二十余城,得谷十余万斛,以给汉王食。
——《史记彭越魏豹列传》
当此时,彭越将兵居梁地,往来苦楚兵,绝其粮食。
——《史记高祖本纪》
彭越对项羽的攻击很有规律,项羽与刘邦对峙时,彭越就打,在项羽地盘上一顿捣乱,攻城掠地。
一旦项羽返回来对付彭越,他立刻脚底抹油开溜,彭越的战术让项羽很难受,能够在巨鹿以少胜多的项羽不害怕与任何对手正面决战,但是彭越的游击战术主打的就是不跟你决战。
你进我就退,你追我就跑,我就是跟你兜圈子,看谁时间宝贵。
那么项羽暂时不管彭越,他捣乱就让他闹一会,待彻底干掉刘邦后再来对付他行不行呢?
很遗憾,不行,因为对于项羽来说,彭越武装真的麻烦之初并不在于能够在项羽不在是拿下楚地多少座城池,而是他威胁到项羽军的命门:粮食。
以食为天军事界有这样一个说法:十次战败九次粮。
任何一支军队只要粮草出现问题要不了多久就会不战自溃,彭越的主要攻击目标就是项羽军的粮道,所以彭越每次来捣乱,项羽必须去打击彭越以保证粮道的通畅。
楚汉两军对峙2年多后,项羽干了两件看起来很幼稚的事,第一件是要与刘邦一对一单挑,第二件则是要与刘邦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
项羽为什么要干这两件看起来极为幼稚的事呢?因为他确实耗不起了,为什么耗不起呢?根本原因还是粮食。
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史记项羽本纪》
是时,汉兵盛食多,项王兵罢食绝。汉遣陆贾说项王,请太公,项王弗听。汉王复使侯公往说项王,项王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王许之,即归汉王父母妻子。军皆呼万岁。
——《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说得十分清楚,如今天下人为了我们两个,要么当兵打仗,要么运送军粮,实在太苦了,项羽如是说,并不是因为他真的关心天下人苦不苦,而是因为他真的耗不起了。
后来楚汉议和罢兵也是因为汉军粮多而楚军粮少,如果双方情况反过来,项羽断不会接受议和。
在生产力落后的秦汉时期,为军队保障粮食供应是一件极为麻烦的事情,当时的粮草供应只能靠人力运输,但运粮的人也要吃粮,所以经常出现几个人运粮人员才能保证一名士兵粮食供应的情况,从这一点上来看,项羽的那句“天下苦漕运”倒是事实。
所以在古代战争中,一条合适的粮道便显得尤为重要,秦军历来重视后勤,巨鹿之战前,章邯军带领整个骊山军团修建甬道为长城军团供粮。
项羽在巨鹿之战取得优势的第一步棋正是派英布去切断秦军甬道,项羽破釜沉舟进攻王离军时,王离军便因“乏食”而不安。
彭越从粮道入手恶心项羽,正是攻敌所必救。
事实上,在楚汉相争的前期,项羽军也曾通过攻击刘邦军甬道的方式打击刘邦的粮道,刘邦还因此感到十分惧怕。
汉王军荥阳南,筑甬道属之河,以取敖仓。与项羽相距岁余。项羽数侵夺汉甬道,汉军乏食,遂围汉王。汉王请和,割荥阳以西者为汉。
——《史记高祖本纪》
从巨鹿之战到楚汉争霸,我们大体可以体会到陆上运粮的难度之大,效率之低,所以古代作战更喜欢水道运粮。
水道运粮可以用更少的人运更多的粮,中途损耗的粮食更少,且不容易被对手截断粮道,总之,相比于陆运,水道运粮的效率更高。
好,让我们把前面讨论的话题简单梳理一下:后勤,尤其是粮草是决定战争胜负关键因素,后勤方面,运粮是个大问题,陆路运粮大家半斤八两,效率都很低,相比之下,水路运粮的效率高得多,一个军事集团内部适合运粮的水路的多少、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集团的运粮效率。
进一步往下推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当两大集团进入消耗战阶段,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本集团内部适合运粮的大河的多少。
天下上游楚汉争霸期间,虽然刘邦项羽集团都在以水路运粮,但是二者运粮的效率却有着明显区别。
汉军方面,粮草可以沿着黄河、渭水顺流而下,配合秦帝国多年打造的敖仓粮食转运中心,对于汉军来说粮食保障相对容易。
而楚军方面,虽然也可以通过泗水及其支流睢水、汴水、沂水,经过下邳将粮食转运至荥阳前线,但是这些水域的水量完全无法与黄河相提并论,且楚军运粮往往需要逆流而上,难度明显增加。
在补充水路的路上运粮通道方面,楚军也是劣势方,这可能有些出人意料,因为楚军路上运粮通道中平原地区较多。
正常来说,运粮成本的排序是水路>平原>山地。
但是在楚汉争霸的那段特殊历史里,在平原运粮反而成为了一种劣势,原因无他,在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楚军的运输队更容易被偷袭。
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正是彭越的游击兵团大显身手的好机会,楚军本就脆弱的粮道在彭越的反复蹂躏下千疮百孔,胜利的天平也自然而然地开始倾斜。
后世学者认为:关中是天下上游,关中的力量即便开始很小,只要其开始集聚力量,这份力量早晚会席卷天下,所谓天下上游,说到底就是黄河的上游,黄河这条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总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掌控着天下的走向。
战胜项羽后,刘邦曾经问他的手下,我为何能够打败项羽,手下人给出了一致的答案:与天下人同利。
相比于项羽,刘邦确实更善于也更舍得分配利益,所以包括英布、韩信这样的昔日项羽手在内的众多英雄才会愿意追随刘邦。
但是从更大的尺度上讲,由于一系列机缘巧合,刘邦与黄河站在了一起,滚滚黄河成为了他的最大助力,而那个号称天下无敌的项羽终究败给了我们的母亲河。
项羽的一生和他与刘邦决战时的处境一样,都是时代的逆流,无论曾经多么绚烂,最终都注定毁灭。
项羽的故事之所以传唱度如此之高,司马迁的《史记》功不可没,人们一直有一个疑问:项羽,这个注定的失败者,这个时代的逆流,到底为什么值得司马迁花费如此笔墨去大书特书?
中国人喜欢讲顺势而为,这当然是几千年总结出的大智慧,但是中国历史上同样不乏一些带有某种执念的人,他们逆流而上,虽千万人吾往矣,他们践行了另一种形势的中华民族精神,他们让中华的历史不至于显得过于单调。
世事无常,请不要怪罪司马迁在描写项羽这个时代逆流时给了太多溢美之词,因为时代大潮倾泄而下时,没有人知道自己到底是主流,还是逆流。
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