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在社会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门诊接待的老年人越来也越多。
这些老人大都有共同的特点:
1、怀疑自己有病,而且能够明确部位、性质,有的甚至能够给自己下明确的疾病诊断。
2、自己有病的判断见到谁就跟谁说,而且一说就没完,就怕别不相信。
3、不在乎别人说什么,也不在乎别人的想法。
4、反复到多家医院就诊。

那么,一个老年人总抱怨身体不舒服,她是一个疑病症患者的可能性会大一些吗?
还是,他正遭受没有被诊断的疾病折磨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呢?
这样的情况和疑问同样折磨着患者的家属。
今天我们就简单的聊一下平常在就诊过程中碰到的一些情况,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交流。

一部分老年人确实是健康出现了问题:
这部分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不断的老化,他们比年轻人更可能遭受健康方面的困扰,而且当出现某些身体不适时,他们也比年轻人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恐怕因自己的健康问题,造成生活不能自理,不但自身痛苦,而且会拖累子女。
这部分老年人多数比较自强,年轻时能够吃苦耐劳,不服老、不认输,但到了老年身体状况发生改变后性格也突然转变,变得多疑、不仔细;
当代的老人,年轻时生活的年代比较单纯,诚信,所以更加容易广播或其他媒体上的宣传,容易对号入座。

当年纪大了后,家人不允许他们再参加家务劳动及社会活动,老人内心出现寂寞感,尤其是单身老人。当出现一些身体不适时,他们会通过自己的途径,获取有关健康资讯,相信一些传销和免费体检活动的影响,并对此深信不疑。部分团体和个人凭借从老人身体的不适切入,诱导老人相信自己患有某些疾病。
当老年人们在家庭中心逐渐被边缘化以后,他们会选择更加关注自身新出现的一些问题,并纠结于此,而经过精神因素进行放大。

当这些老人因自己的不适被子女带到医院就诊时,往往不能够查出有明确的、严重的身体疾病,老人会想到,子女对自己的不信任,自己在子女的眼中不诚实。他们会找一切时机来证明自己的不适,经过长期的心理暗示,就会加重自己所谓的躯体不适。

另一部分老年人是误读那些可能是正常老化所带来的变化,因此才出现担心会身体会出现最坏的情况。
美国专家斯坦认为,对身体症状的关注,可能是老年人应对自身健康状况变化的一种保护策略,去看医生,可以减少他们的焦虑,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做是在积极的维护健康。
这些老人,他们目睹了自己亲朋好友的疾病。因此对他们来说,时刻注意自己的症状,检查那些可能发展成重大疾病的小毛病是很重要的。对老年人来说,出现新的症状,去看医生并不是疑病症的表现,而是对自己原来强壮的身体出现的一些令人不安变化,进行控制的一种方式。

还有一些人,他因为在年轻的时期对生活要求比较高,只要出现不如意的事情或身体不舒服,就会过度的放大实际情况,获得格外的重视。那么到了老年的时期,他的行事风格依然会如此,一直如此,而不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才变得这样 。

很显然,对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来说,最重要的是能够区分:实际存在的疾病和毫无根据的抱怨。也就是说,要能够鉴别出老年人是否确实存在有躯体的疾病,与其精神上的紧张或疑惑之间的区别。对躯体上实际存在的不适或疾病给予及时处置,避免其存在或者减轻其不适,这才是最重要的最有意义的。
同时,对于老年人的家属,也要弄清楚老人的状况,如果是躯体本身出现问题,就要及时就医。如果是因为精神上的紧张,就需要给与正确的心理引导,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对于因躯体不适而诱发的精神紧张,可以互为影响,这是还需要在给予适当医疗支持基础上,再给予心理疏导,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当然,对于家属来说,能够做到这些,那就更能促进家庭的和谐。但不幸的是,人们通常难以确定家中老人是不是真的身体不舒服?如果我们不能够充分的认定他是否存在身体上的不适,千万不要假轻易的假定,这就是老年性的疑病症。相反,你应该先带她去看医生,排除因身体不适造成的反应,避免疾病的加重。

希望作为亲人,要更加关注老年人的生活与身体健康状况,有意识的引导老年人多参加社会活动,多选择可以承受的户外活动,让他们重拾对生活的信心,将生活的重心更多地关注于其他的方面,这样会极大的降低他们应对自身躯体不适症状的过度关注,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同时,我们更需要警惕那些一部分老人,他们在面对新出现的身体症状时,反应不是过度的警觉,而是否认或是忍耐即使他们所患的疾病,可能并没有他们所担心的么得那么严重,或诊断出来的病症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和心理干预。对于这部分老人,可能发现疾病时,已经达到足够严重,而导致治疗上的困难。
对于疑病症这个诊断,因为这个术语带有贬义,不利于有效治疗关系的建立。在美国,已经被美国精神病学会修订为:躯体症状障碍。大多数以前被诊断为疑病症的人,现在会被诊断为“躯体症状障碍”。
总之,大量的证据都不支持老年人,更容易患疑病症的假设毋庸置疑,老年人都是疑病症患者,这一笼统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
以上是检查用最简单的语言为您进行医学科普的福田医生,如果您觉得文章对您有帮助,请积极转发,同时不吝给予点赞并关注,为您健康保驾护航,将医学科普进行到底,请您多多支持,这里谢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