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富入狱后,吃香喝辣吹空调,服刑16年赚30亿,他是咋做到的

素木侃聊体育 2025-03-28 22:56:44

2003年,上海提篮桥监狱的囚犯们集体享受到了首富的福利,每个牢房都装上了空调。这场荒诞慈善的发起者,是当时因为经济犯罪即将入狱的“上海首富”周正毅。

连狱友们都能沾到这位首富的光,他自己就更不用说了。当普通犯人还在啃窝窝头时,他在吹着空调遥控股市,当其他犯人排队打饭时,他的单间里飘着阿毛炖品的鲍汁香。

更让一众网友直呼我上早八的是,他在服刑期间竟然含泪赚了30个亿,这听起来像是电影里的情节,却真实发生在了咱们周公子的身上。

今天咱们就来看看他到底是何方神圣,是怎么瞎胡闹的!

贫寒出身,却野心勃勃

1961年,周正毅出生在上海杨浦区一间逼仄的弄堂里,家里有兄妹五人,他排行老五。俗话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疼幺儿”,周正毅作为家中老幺,自然受到了不少宠爱。

不过宠爱归宠爱,家里的经济条件摆在那儿,父亲是翻砂工,母亲在工厂食堂打杂,家里的五个孩子全靠父母微薄的工资糊口。

周正毅打小就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性格,他聪明伶俐,但就是不爱学习,高中没读完就辍学了。17岁那年,他顶替退休的父亲进了工厂,当起了仓库保管员。

这份工作并没能拴住他那颗不安分的心,他白天上班,晚上倒卖香烟、外汇券,甚至假扮留学生混到了日本,靠倒卖生发水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百万。

母亲曾劝他安分,他却甩下一句:“我这辈子要么穷死,要么富死,绝不当个普通人。”

两年后,他辞了职,跟着母亲摆起了馄饨摊,凌晨四点的上海街头,他踩着露水进货,手指被冻得通红,却练就了一手算账的绝活,“一斤肉、三斤皮,多一分油水都不给。”

大家可别小瞧了这个馄饨摊,这可是周正毅商业生涯的起点。他脑子活,会做生意,馄饨摊的生意越做越红火。

后来,他又开起了小百货店,赚了不少钱。

英雄救美,遇贵人相助

1989年,他在店里遇到了正在被骚扰的毛玉萍。周正毅二话不说,挺身而出,上演了一出英雄救美的好戏。

这位毛玉萍可不是一般人,她精明能干,人脉广泛,在上海滩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两人相识后,很快就坠入了爱河。

1994年,周正毅和毛玉萍合力开设了“阿毛炖品”高档餐厅。这家餐厅装修豪华,菜品精致,更重要的是,它逐渐成了上海滩大佬们聚会的场所。

周正毅也借此机会,结识了各路神仙,包括银行高管等重要人脉,为他的商业帝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段经历塑造了周正毅的商业逻辑:钻政策空子、傍权力大腿、玩资本杠杆。他曾对朋友坦言:“做生意就像走钢丝,胆子大才能吃到肉。” 这种赌徒心态,最终将他推向了深渊。

股市楼市,双管齐下

90年代,周正毅迎来了他人生的第二个转折点。他察觉到了股市和楼市的巨大潜力,决定大干一场。

他低价收购国企职工手里的股票,等待时机高价卖出,赚得盆满钵满。同时,他还大量购买烂尾楼,通过装修再出租或出售的方式,实现了财富的迅速增长。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来袭,香港股市一片低迷。但周正毅却逆势而上,大量购买了长江实业、和记黄埔等李嘉诚旗下的蓝筹股。等到股市强劲反弹时,他获利数亿港币,一举成了上海滩的风云人物。

进入2000年,周正毅的商业版图进一步扩大。他旗下已经拥有了四家上市公司,其中两家在香港(上海商贸控股和上海地产控股),两家在上海(英雄股份和海鸟发展)。

他的业务涵盖了农业、房地产、高速公路、贸易以及金融等多个领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上海首富。

周正毅的“财技”堪称教科书级。他通过收购上市公司海鸟发展、英雄股份,将农凯系包装成 “农业产业化龙头”,实则通过关联交易转移资产。

2003年,他甚至操纵徐工科技股价长达4年,累计动用40亿资金,获利上亿元。这种“左手倒右手”的资本游戏,让他在 2002 年跻身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11位,成了上海滩炙手可热的资本教父。

不过疯狂扩张背后是巨大的债务窟窿。农凯集团鼎盛时期,银行贷款高达60亿,土地储备遍布上海核心地段。

周正毅曾放言:“上海每10块地,就有一块姓周。”

首次入狱,却“因祸得福”

周正毅的辉煌并没有持续太久。2003年,他因涉嫌虚报注册资本罪和操纵证券交易价格被捕入狱,判了三年。

在监狱里,周正毅依然保持着他的豪横本色。他受不了监狱的闷热环境,就自费给每个牢房都装上了空调!

更让人震惊的是,令人震惊的是,他在狱中竟享受“VIP 待遇”:单独居住带空调的单间,担任清闲的图书管理员,甚至能在管教干部办公室使用手机、看电视。

他每月奖分近20分(普通犯人月均不足10分),全年奖分可折算为两次立功、两次表扬,为减刑铺路。

这种特权源于周正毅的“狱中公关”。他通过行贿提篮桥监狱教导员俞金宝,获得了单间和生活便利,还能每周会见八九次访客,而且无需在公共会见大厅进行。

2006年俞金宝落马后,更多细节曝光,周正毅在狱中通过走私渠道购买奢侈品,遥控农凯集团的商业运作。

这种“狱中帝王”的生活,持续到他2006年第一次出狱。

巧合的是,周正毅服刑期间,恰逢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无数工厂、企业都濒临倒闭,但他的资金却因为被冻结的缘故,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金融危机过后,香港的房价开始一路飙升,而周正毅早些年为自己购置的房产也因此大幅增值,让他“因祸得福”,收获颇丰。

再次入狱,狱中狂赚30亿

本以为周正毅会吃一堑长一智,没想到他出狱后依然我行我素。2007年,他又因为涉嫌虚开发票、行贿等罪行被警方移交上海第二人民法院进行审判。

最终在数罪并罚之下,他被判了16年。

这次他被关在了青浦监狱,但特权依旧,通过狱警传递纸条、使用加密手机,甚至在监狱里继续操纵股市。

据知情人士透露,他在狱中通过“白手套”控制农凯系资产,光2013年一年就通过虚假贸易获利数亿元。

对于这种“坐牢不耽误赚钱”的奇景,小编只想说人家坐牢了都还那么拼,我们有什么资格躺平呢?

这30亿是怎么赚来的呢?2013年,他指使狱中亲信通过手机APP操作股票账户,操纵“ST 海鸟”股价。

他在2013-2019年间,通过20几个账户买卖 ST 海鸟股票,累计获利1.2亿。同时,他利用农凯系公司虚假贸易,虚开增值税发票8435份,套取银行资金82亿,其中部分用于偿还债务和个人挥霍。

这些操作的背后,是一张庞大的利益网络。周正毅通过行贿狱警、勾结上市公司高管、利用金融监管漏洞,构建了一个“狱中--外部”的犯罪闭环。

正如一位前农凯员工所说:“他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的安迪,只不过安迪用圣经藏石锤,他用人民币砸开监狱的门。”

高调出狱,却风波不断

2020年,周正毅刑满出狱。出狱后的他依然保持着他的高调本色,染着金发、戴着百万名表、抽着雪茄,活得比年轻人还张扬。他频繁现身公众视野,试图重振他的商业帝国。

但是他的高调给他带来了不少麻烦。2021年,他在上海外滩的万达瑞华酒店举办了60岁生日宴,邀请了众多上海有头有脸的人物参加。

东方卫视六位主持人到场献媚,程雷一句“和周先生相识,说明我混上档次了!”引爆舆论。次日,这6位主持人就因为涉嫌“谄媚富豪”被上海广播电视台严厉查处,至今还没能重新主持节目。

主持人以为蹭到了大佬,没想到成了权钱游戏的牺牲品。而周正毅,即便跌落神坛,仍用一场宴会证明——在上海滩,他依然是那个“周公子”。

现状如何?未来何去何从?

2024年,他和医美网红于文红合作,进军直播带货领域,甚至在直播间当众表白,上演“霸道总裁”戏码。

复出之路并不顺遂。2022年,于文红旗下公司因偷税被罚款8827万,2024 年,周正毅因涉嫌虚假宣传被市场监管部门约谈。

更讽刺的是,他曾掌控的农凯系资产,如今已被国企收购,曾经的“上海首富”,只剩下了一个网红标签。

有人说他是商业奇才,有人说他是法治蛀虫。正如《儒林外史》所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当风口消失、规则完善,靠特权和暗箱堆积的财富帝国,终将崩塌。

0 阅读:1

素木侃聊体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