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宝网创始人张小雷靠着满嘴跑火车的本事,用“交押金、看广告、赚外快”的套路编织了一场全民狂欢。
当南京警方查封他的豪宅时,保险柜里塞满了现金,还有数十张情妇的银行卡,每天2万块钱的零花钱,也让这些女人在纸醉金迷中成了庞氏骗局的共犯。
这场始于2012年的骗局,巅峰时期拥有9100万注册用户,相当于每14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被卷入。
有人卖房投入积蓄,有人辞职专职做任务,更有甚者把养老钱砸也进这个看似稳赚不赔的游戏。

但谁也没想到,所谓的“年化 60% 收益” 不过是用新钱填旧债的谎言,而张小雷的真实身份,竟是个坐过牢的诈骗犯。
今天咱们就来看看这位钱宝网创始人张小雷是怎么祸祸那些投资者的!
一个不安分的灵魂张小雷1969年出生在天津,那个年代正是改革开放的初期,到处都是变革和机会。张小雷这小子从小就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主儿,他对传统的教育路径并不感兴趣。

当同龄人都在为高考奋笔疾书时,他却觉得读书无用,整天都想着怎么干大事。高中毕业后,他就放弃了学业,开始琢磨着怎么干大事了。
早期的张小雷,尝试过多种工作,开过小店,做过生意,但都没有什么起色。不过他并没有因此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的决心。
泛美亚事件2003年,张小雷看到了足球市场的商机。当时中国足球正处于热潮之中,家长们望子成龙,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未来的足球明星。

张小雷就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他成立了一家名为“泛美亚”的公司,打着“向海外输送足球学员”的旗号,开始大肆敛财。
张小雷的口才了得,他描绘了一幅美好的蓝图:只要把孩子送到欧洲顶级的足球俱乐部去训练,将来就能成为职业球员,名利双收。
家长们被他一忽悠,自然是心动的不得了,纷纷掏出积蓄把孩子交给了张小雷。张小雷也借此机会,筹集了大量的资金,一时之间风光无限。
这所谓的“足球梦”其实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局。张小雷根本没有能力送孩子去国外踢球,他和一名外籍球员私吞了家长和球员近一千万。

这些在南美的孩子们,生活条件极差,没有专业的足球训练,和张小雷所承诺的足球天堂截然不同。
事情败露后,张小雷因诈骗罪被判了7年。这次失败并没有让他收手,反而让他更加“精进”了自己的骗术。
他在监狱里开始策划下一场更大的骗局,等着出狱后继续瞎胡闹。
钱宝网的诞生2010年,张小雷刑满释放,他迅速将目光投向了当时监管不严的P2P金融领域。张小雷明白要想在这个领域立足,就必须先给自己披上一层光鲜的外衣。

他开始积极打造自己的“成功人士”形象。他著书立说,参加各种商业活动,还成立了一系列关联公司,涉及足球、地产、新能源等多个领域。
这些举动,让他在短时间内迅速积累了人气和知名度。
2012年,张小雷的“钱宝网”正式上线。这个网站打着“看广告、做任务、赚外快”的旗号,吸引了大批用户注册。
张小雷承诺,用户只需要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就能通过完成观看广告、填写问卷等简单任务获得高额收益,年化收益率高达40%以上。

这么高的回报率,谁看了不迷糊?紧接着钱宝网就迅速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崭露头角,用户数量激增。张小雷也借此机会,大肆吸收资金,为自己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
这个商业帝国其实就是个空架子。钱宝网所谓的“高额回报”,就是用后来投资者的钱来支付先前投资者的收益。南京市民王女士回忆:“每天签到领红包,推荐朋友还有提成,简直像天上掉馅饼。”
这种“借新还旧”的模式,注定是无法长久的。不过张小雷却凭借着自己的口才和包装能力,让很多人相信了他的谎言。

为了进一步提升钱宝网的信誉度,张小雷还搞了一系列“实业包装”。他成立了“钱宝系”,投资了游戏、自媒体、新能源等多个领域,甚至还涉足了足球领域,成立了南京钱宝足球俱乐部。
这些举动,让很多人误以为钱宝网背后有强大的实体经济支撑,开始加大投资力度。
奢靡生活,包养情妇挥金如土随着钱宝网的迅速扩张,张小雷的个人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奢华。他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享受,他包养了多名情妇,过上了纸醉金迷的生活。

在这些情妇中,黄某某是最为人熟知的一位。她本来是个高校音乐教师,有着稳定的工作和不错的收入。在和张小雷认识后,她被张小雷的财富和魅力所吸引,最终成了他的情妇。
张小雷对黄某某非常大方,出手就是豪车豪宅,还在南京给她买了一套价值不菲的房产。每天他还会给黄某某两万块钱零花钱。
即使这样黄某某也没有满足。她知道张小雷的钱来路不正,就开始悄悄转移资产。她把张小雷给的钱换成美元,分散存放在多个银行账户里,还通过妹妹在拉斯维加斯赌博的方式进行洗钱。
这些举动,让她在张小雷东窗事发后能够全身而退。

除了黄某某之外,张小雷还有多名情妇。他对这些女性都非常慷慨,豪车、名表、名牌包等奢侈品说送就送,满足她们的各种物质需求。
这些建立在欺骗上的奢靡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随着钱宝网资金链的断裂,张小雷的骗局也开始逐渐浮出水面。
骗局崩盘,张小雷自首谢幕2017年,钱宝网的资金链开始出现问题。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发现无法提现,开始质疑钱宝网的合法性。

面对外界的质疑和压力,张小雷开始采取各种手段来稳定人心。他炒掉了那些提前撤资的员工,还悬赏10万元寻找那些写批评文章的人。
随着资金缺口越来越大,为了延缓崩盘,张小雷推出“苏河二期”等线下产品,承诺投20万三年后返还144万。
南京市民李先生为了凑钱,把父母的养老房抵押,最终血本无归。他说“当时觉得错过了这个机会就亏大了,现在想想真是猪油蒙了心。”
面对挤兑危机,张小雷玩起“拖字诀”:延长提现时间、提高手续费、甚至关闭部分功能。但这些小伎俩根本无济于事,钱宝网的危机已经无法挽回。

2017年12月26日,张小雷终于撑不住了,他带着一纸《致歉声明》投案自首,留下 300 亿窟窿和数十万欲哭无泪的投资者。
警方调查发现,钱宝网90%的资金用于偿还旧债和个人挥霍,仅有10%投入了所谓的“实体产业”。以吉信甘油为例,这家被吹嘘为“年利润2亿”的企业,实际年营收不足3亿,净利润只有1166万。
而成都钱宝足球俱乐部,2016年净资产为-1879万元,连球员工资都发不起了。
更讽刺的是,张小雷曾多次举办“雷的盛宴”,和投资者把酒言欢。在一次宴会上,他拍着胸脯保证:“钱宝网永远不会倒,你们的钱我兜底。”

张小雷的自首,许多投资者不敢相信这个事实,甚至有人觉得这是假消息,认为他是被盗号了。
然而警方的调查结果显示,钱宝网案涉案金额高达300多亿,遍布全国,有上百万名投资者受害。
其实张小雷之所以选择自首,是他已经无法再维持钱宝网的运转了。资金链的断裂让他陷入了绝境,他知道自己迟早会被抓,与其被动被抓,不如主动自首还能争取个宽大处理。
张小雷的自首并没有让事情就此结束。警方开始介入调查,查封了他的个人账户和钱宝网的资产。

经过一年多的调查取证,2019年,张小雷被判了15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1亿元。在法庭上,张小雷说出了那句耐人寻味的话:“我之所以能赚这么多钱,全都是人贪心的本能……”
这句话虽然听起来像是在推卸责任,但也说出了人性的弱点。在高额回报的诱惑下,很多人失去了理智,最终掉进了张小雷设下的骗局。
这个判决让部分受害者稍感宽慰,但300亿损失之追回了不到5%。2023 年,有关部门启动资金清退,每位投资者平均获赔不足5%。
扬州投资者葛某在维权时发现,自己投入的100万最终只拿回4万,而他也因为参加非法维权被刑拘。

如今钱宝网的服务器早已关停,但类似的骗局仍在暗处滋生。当你看到“稳赚不赔”的广告时,请记住张小雷和那些血本无归的投资者,更要记住那句老话:“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来的,往往是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