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2月17日,呼和浩特兴安盟中级人民法院即将执行一场死刑,曾经在呼和浩特翻云覆雨的李建平终于迎来了他的末日。
被执行死刑时,李建平64岁,这个年龄,本应是含饴弄孙、安享晚年的时候,可他却要为自己的贪婪付出生命的代价。
他的案子,被称为“内蒙古反腐败斗争史上迄今第一大案”,涉案金额高达30亿,平均下来每天得有200万进账!

回顾李建平的所作所为,桩桩件件,都令人咋舌。他把开发区当成自家的提款机,随意设置空壳公司,让国有资金在其间暗度陈仓。
他用“石头剪刀布”的荒唐方式,决定国企高管的人选,把严肃的企业管理当成儿戏。他出行警车开道,甚至在家里开个家庭会议,都要设个秘书长,这官瘾真的大到没边儿了。
可谁能想到,这位一时风光无限的“地下组织部长”会以这样的方式落幕呢?今天咱们就走进李建平的故事,看看他是怎么瞎胡闹的!

李建平出生在河北霸州的农村,家里祖祖辈辈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子过得比较拮据。
但李建平这小子从小就聪明伶俐,学习成绩非常好,17岁那年他考上了内蒙古电子学校,这在当时的农村可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从学校毕业后,李建平顺理成章地成了一名教师。他讲课生动有趣,把枯燥的电路图讲得绘声绘色,学生们都特别喜欢他。
可李建平心里却并不满足,当个老师有啥意思啊?他总觉得自己的人生不该如此平淡,他想做大做强!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1996年李建平迎来了人生的重大转折,他被调到呼和浩特市节水办主任。
这是他踏入官场的第一步,也是他瞎胡闹的开端。此后的15年里,他一路平步青云,从水务局局长到春华水务董事长,再到经开区党工委书记,职位越来越高,权力越来越大。
在旁人看来,李建平的仕途一帆风顺,是个不折不扣的成功人士。可只有熟悉他的人知道,他在背后搞了多少见不得人的勾当。
他一边当着官,一边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亦官亦商,把权力当成了敛财的工具。据说,他办公室里常年摆着风水罗盘,迷信风水,妄图借助风水的力量让自己官运亨通。

私下里呢,他却对“石头剪刀布”这种小孩子玩的游戏情有独钟,甚至荒唐到用这种方式来决定国企高管的任免。
这哪里像是一个领导该干的事儿?
开发区变"李家钱庄"2011年,李建平迎来了又一个高峰,出任呼和浩特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这个位置,可是手握重权,掌管着开发区的大小事务,说是一方诸侯也不为过。
刚上任时,李建平还装模作样地开开会、做做样子,一副要大干一场的架势。可没过多久,他的狐狸尾巴就露出来了。

他开始要求下属企业为私营企业提供豪华办公场地,还亲自指挥装修,把办公场地弄得跟皇宫似的。
后来,他嫌这种小打小闹不过瘾,干脆玩起了“借壳上市”的把戏。他找来某酒店服务员王某、敖某和社会人员徐某三人,用他们的名义注册成立公司,自己则躲在幕后当起了“太上皇”,实际操控着公司的一切。
为了选出所谓的公司领导,他竟然想出了用“石头剪刀布”这种荒唐的方式来定夺,说实话精神上没啥大问题,一般人应该真想不出来这么损的招。
在2016-2018年这短短两年时间里,李建平就通过这些空壳公司,鲸吞了国有资金14.37亿,平均下来,每天侵吞近200万,一台印钞机一天要是印个200万,我估摸着都得冒烟!

这些钱,一部分被他拿去赌博,在澳门的赌场里一掷千金,眼睛都不眨一下,一部分被他用来购买名家字画、古玩玉器、黄金珠宝、名贵手表,堆满了他的豪宅。
还有一部分,被他藏在了酒窖里,他的酒窖里收藏着各类名酒达数万瓶。
除了疯狂敛财,李建平还把开发区管委会变成了自己的“家族企业”。他的妻子掌管财务,弟弟负责工程,就连情妇都被安排成了特别顾问,拿着高薪,却什么实事都不干。
开发区成了他家的私人领地,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
有一次家庭聚会上,李建平喝了点酒,突然心血来潮,模仿起了政治局会议的流程,还煞有介事地任命儿子为秘书长,让家人都向他汇报工作。

在李建平的帝国里,敛财是他的主业。2009-2014年,李建平共搞了差不多5.77亿。
杨进东为了拿下工程,那是对李建平百般讨好,送钱、送物、送美女,只要李建平喜欢的,他都想尽办法弄来。李建平也是来者不拒,心安理得地把这些贿赂收入囊中。
除了贪污受贿,李建平还挪用公款。2006-2016年,他本人或伙同他人挪用国有公司公款共计10.55亿余元,其中4.04亿案发前都没还回去。
他把公款当成了自己的私人提款机,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完全不把国家法律放在眼里。他用挪用的公款去赌博、炒房、投资,妄图让钱生钱,结果却把国家的钱赔得血本无归。

李建平对赌博更是痴迷到了极点,他经常带着整箱的现金去澳门赌场豪赌。在赌桌上,他一掷千金,眼睛都不眨一下,最高单日输掉3000万。
他把赌博当成了一种乐趣,一种刺激,却不知道自己已经陷入了万丈深渊。他的赌瘾越来越大,输的钱也越来越多,为了填补赌债,他不得不更加疯狂地敛财。
862人违规入职的生态灾难在他主政经开区期间,违规招录862人,把经开区机关从原本的77人扩充到868人,这人数涨得着实是比较神奇。

这些违规入职的人,大多都是李建平的关系户,他们靠的不是真本事,而是背后的关系。有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成绩优异、能力出众,本以为能通过正规招聘进入经开区工作,实现自己的抱负。
可没想到在面试环节,他表现得再好,也敌不过那些有关系的人。最后他只能无奈地看着那些能力远不如自己的人,拿着铁饭碗,享受着优厚的待遇,而自己却四处碰壁。
李建平在用人上,那是相当荒唐。在某国企招聘会上,他竟然要求应聘者当场表演才艺,理由是他觉得“会来事比有能力重要”。

这是什么歪理?这不是选演员,是选企业管理人员啊!可在李建平眼里,只要能讨好他,会耍些小聪明,就能得到重用。
在这种畸形的用人机制下,真正的人才被迫离开,而善于钻营的“关系户”却平步青云,整个经开区被搞得乌烟瘴气。
与黑社会的生死同盟在疯狂敛财的同时,李建平还和当地黑老大赵文远勾结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黑白通吃的利益集团。

赵文远在呼和浩特也是个人物,他手下有一帮小弟,整天在城里为非作歹。李建平与赵文远认识后,两人一拍即合。
李建平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在拆迁工程、收购土地、安排工作等方面,为赵文远的黑社会性质组织大开绿灯,纵容他们瞎胡闹。
而赵文远就当李建平的“打手”,为他铲除异己,保驾护航。
有一次,赵文远的拆迁队在拆除一片老旧居民区时,遭到了居民的抵制。这些居民大多是普通老百姓,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对自己的房子有着深厚的感情,不愿意轻易搬走。

赵文远哪管这些,他一声令下,拆迁队就开始动手,强行拆除居民的房屋。居民们上前阻拦,却遭到了拆迁队的殴打,现场一片混乱。
有个老人被打得头破血流,躺在地上呻吟,可赵文远却无动于衷,还在一旁得意地看着。
这件事在当地引起了轩然大波,居民们纷纷上访,要求政府给个说法。可李建平却对这些上访置之不理,还指示相关部门对居民进行打压,试图掩盖事情的真相。
在他的庇护下,赵文远的黑社会性质组织越来越猖獗,在呼和浩特市横行霸道,无人敢管。
作为回报,李建平在土地审批、项目招标等方面,为赵文远提供了诸多便利。赵文远靠着这些便利,拿下了不少利润丰厚的项目,赚得盆满钵满。

两人就这样相互勾结,狼狈为奸,把呼和浩特搞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
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2020年12月,赵文远因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等17项罪名,被判了无期徒刑。
结局2022年9月27日,李建平被判了死刑,接过这小子还不服,提出了上诉。祸祸了30亿还想活命?结果也没出意外,二审维持了死刑的原判!
2024年12月17日上午,这小子吃了花生米。

在李建平掌权的那几年里,经开区但凡碰上重大项目决策,从来不走集体讨论的流程,所有文件只要他“画个圈”,就这么定下来了。
整个决策过程完全由他一人说了算,什么规章制度,什么民主决策,在他这儿统统都是摆设。
他的结局,也算对的起他的所作所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