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想看李大霄和胡锡进双V联动的兄弟们可以退出了。
本文要讨论的是另一对卧龙凤雏——中概互联+恒生科技。
众所周知,这俩货今年表现相当拉垮,具体有多差呢?
也就将将比白酒ETF、光伏ETF、消费ETF、创新药ETF、房地产ETF、恒生医疗ETF... 好那么一丢丢。
年初至今天收盘,恒生科技ETF -9.9%,中概互联ETF -3.3%。
作为「概帮」弟子中的一员,我觉得有必要充值一波信仰。
毕竟2022年的毒打已经刻骨铭心了,2023年还要再挨几个嘴巴,实在不好受。
信仰肯定建立在理解深度的基础上,所以我邀请了华夏基金专门看互联网方向的基金经理叶力舟老师一起录了期播客。
聊了聊:
遇到这种大幅亏损的基金应该咋整?
AI是不是互联网行业的救命稻草?咋不涨呢?
恒科和中概这对难兄难弟的区别。
看待互联网行业的投资框架。
节目几天前就在小宇宙平台发布了,凭记忆给兄弟们摘录几个重点和我个人的学习心得——
1 指数成分股会不断变化,吐故纳新,因此指数是不会死的,这点是底线,也是死磕的信仰。
但是大幅亏损还想翻盘,唯有不断在低位不断补仓,这又非常考验现金流。
补仓如果不注意节奏、间距、仓位,很容易占比过高,这也是很多兄弟目前的问题,都抄底了,都抄早了...
2 行业指数本质上是代表行业的方向,买行业ETF只能规避掉个股选择的风险,但行业本身的风险,以及更宏观的流动性、风险偏好、市场整体风险是无法规避的。
3 普通投资者就别追求能在短期甚至边际变化和定价层面能有啥作为了,这里根本不是你们能玩的战场,机构和专业投资者们卷了那么多年,砸了那么多钱,养了那么多人,不就是图个能在这些领域争个高下吗?
普通投资者能在中长期维度有个大方向感(模糊的正确)就已经殊为不易了。
4 恒生科技和中概互联并不一样!
恒生科技的行业更丰富、持股更分散,像这样:
而中概互联在行业和个股集中度层面可能比绝大多数基金经理都更激进,像这样:
5 当然,两者都同样便宜,像这样:
6 相比中概互联,恒科是没有被迫退市风险的。
但恒科也有它的问题——注定会受到港股定价逻辑的约束。
什么意思?
众所周知,港股是受气包,同时受到几个因素的影响:
① 国内的经济基本面
② 海外的资金面(流行性)
③ 汇率波动直接反映到价格上
④ 港股的流动性、关注度、估值层面的折价
只要港股不好,恒科就难以独善其身,难受...
7 AI技术浪潮目前还处于导入期,这些互联网公司在技术投入和应用层都是有优势的,有可能因此开启第二曲线。
同时互联网公司的竞争格局也趋于稳定,也注意缩减资本开支了,这些都利好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