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为何艰难?比我有才华的没我风流,有我风流的没我会得罪人

猫咪新娘 2023-09-11 22:36:05

朋友们,上学背诗的时候,都有点头痛对吧?

后来才知道,有比背诗更头痛的:背!词!

那一篇篇词,长得老长,似乎只有最后的7个字看得懂:“全文背诵并默写”!

古文古字含量高,不好认,又拗口......

毕竟,极少人能像白居易这样顾及到咱们的心情;

写的词像诗一样,好短又好懂,不用解释的那种。

比如说《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咱们有一说一,简单讲诗词的发展历程:

最开始的一句诗,就是2个字的组词,到四言诗,再到五言诗,七言诗;

再到古文,到词,是文明进步的需要,更是文人骚客领头做表达的需要。

其实,和李白同在盛唐时期的张志和,写词就很早,比中唐时期的白居易更早40年。

他写的《渔歌子》你还记得吗?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读起来是不是很畅快?

但是真正给词坛打好地基的人,是今天的主角:温庭筠。

在讲温庭筠的故事之前,咱们先上作品为敬。

《望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他以一个小女子的口吻说,我梳洗打扮好,在望江楼独自远眺;

数了上千只小船,也没有一只为自己停下来,江水慢慢流,思念渐渐深,肠子都快那什么了。

对不起,开局就让大家觉得他是一个痴情的形象了,我不是故意的。

其实他是口碑很差的浪荡子,啊不,大才子。

温庭筠祖上出过宰相, 是正宗的名门之后,跟高适、岑参,元稹一样;

拿到的人生剧本也一样,都是因为父亲去世得早,到了他们这一代就没落了,已经沾不到半点富贵边。

但是,他们的祖屋上方一直冒青烟,不猜都能对,那肯定是书香味。

不然,咱们怎么能认识他们的名字?

好比温庭筠,十里八乡的人都叫他“温八叉”。

八叉,不是骂人的意思哈。

曹植七步成诗,温庭筠“叉八次手就能写出一篇好文章”,十几岁就开始在外面浪。

这缘于温父生前好友的援助:当过宰相的段文昌,他先是让温庭筠给自己的娃陪读,后来又让温庭筠给自己当小秘书。

史书记载,温庭筠13岁到23岁这10年,都是在陕西、江苏、湖南、湖北溜达;

24岁这年,因为恩人段文昌去世了,臭名远扬的温庭筠回到了长安。

你是不是想问,怎么就臭名远扬了?

有句话说,是人就会有点爱好、消遣啥的,但是你不能有不良爱好啊!

比如,温庭筠很喜欢在青楼耍。

这也算不得是什么怪事,咱们可以理解为“文人骚客找素材”嘛。

温庭筠错就错在没有分寸。

当时扬州有个叫姚勖的大官,很看好“小温”,给了一笔不小的赞助费,让他好好学习考个官当当。

温庭筠倒好,反手就以“女票客”的身份,把钱花了个精光,扬州城的人全都知道了。

把姚勖给气得啊,连夜找温庭筠饱揍了一顿。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正当温庭筠不被所有人待见的时候,玩物丧志的太子李永,愿意温庭筠陪着一起玩。

那可是未来的皇帝啊,未来要给国家当家的人,就这德行,必定被举报啊!

虽然,最后皇帝没有废李永的太子位,但是废了李永的自由,以“宴游败度”的罪名禁止他随便出门。

没多久,太子就憋屈死了。

好不容易抱的大树倒了,温庭筠郁闷死了,左思右想:“考科举吧”。

28岁的温庭筠以第二名的好成绩,通过了京兆府的考试,根据流程,再由京兆府推荐参加进士考试。

按照温庭筠的才华,考中进士,那不就是板上钉钉吗?

可是!这钉被人给拔了!

温庭筠不但没考进士,第二年都没考。

有说他是名声太差了没被推荐,有说他是因为太子的事得罪皇帝被取消参赛资格。

后来,温庭筠写诗《病中书怀呈友人》,吐槽“至于吗?”

积毁方销骨,微瑕惧掩瑜。

他的意思是,这么多人的诽谤足以毁灭一个人,哪怕再好的美玉也会害怕有小小的瑕疵。

科举失败的温庭筠,回到老家避风头,顺带去人少的地方旅旅游啥的,费了8年时间。

温庭筠一盘算, 关于他的丑闻,江湖上应该没有记忆了,所以,他决定再次考科举。

可是,依然落榜。

温庭筠又去找了杜牧,求帮忙推荐。

杜牧说:温老弟,你的诗词我非常欣赏,但是我帮不了你。

失望至极的温庭筠回头一琢磨:你帮不了我,我帮得了别人啊!

代考嘛,光不光彩无所谓,主要是自己考不中,能帮别人考中也不错,既能赚钱又能解气。

所以,温庭筠作弊都作得很有名气了。

有一次,主考官死死盯着温庭筠,他还是成功帮助8个人作了弊。

结果是,温庭筠被“科举”拉入永久的黑名单。

除了不守规矩,温庭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人方面的欠缺。

咱们就说他专门得罪宰相这个事儿吧。

当时的皇帝很喜欢词,宰相令狐绹虽然不太会写,但是为了讨老板开心,就花钱找了温庭筠做代笔,毕竟不光彩嘛,所以,嘱咐温庭筠不要说出去。

温庭筠前脚信誓旦旦答应,后脚就到处宣传这事儿,最基本的诚信都没有,是不是太不讲究了?

不仅如此,温庭筠在人前人后都爱说令狐绹的坏话,不学无术、没本事什么的。

最经典就是这句“中书堂内坐将军”,骂宰相“武夫当文官”。

令狐绹是软性子,不是大傻子,后来他找了个机会跟皇帝提建议:

温庭筠有才华是真,人品差也是真,不应该被任何人举荐的。

所以,温庭筠连着好几年都没人敢提他。

好不容易,总算上来点运气了。

一个跟温庭筠关系不错的官员徐商,把他捞到身边当幕僚,出出主意,写写文件,挡挡酒什么的。

后来徐商当上了宰相,又把温庭筠调去做“国子助教”。

虽然级别不高,但是待遇好啊,五险一金,年底双薪,所以,温庭筠挺乐意,工作也很努力。

主持完国子监的秋试,温庭筠还特意把优秀考生的文章贴出来公示,证明自己是公正严明的。

哪知道又得罪了另一个宰相。

因为,公示的文章大多是讽刺社会现实,批判权贵。

宰相杨收很自觉就对号入座了,他的奢靡,在众多权贵里是最高级别的奢侈,就连家里的仆人都在外面作恶多端。

杨收认为温庭筠针对自己,所以,一句话就把温庭筠贬到了方城,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南阳。

温庭筠越想越绝望,毕竟当京官前后不过一年呢。

这一 次,再也没经受得住打击,没几天就病逝在了方城。

不知道温庭筠在弥留之际,是否还记得曾经的洒脱与浪荡不羁,就像他写的《赠少年》那样?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虽然他写的都是吃喝玩乐和个人情感,但是这给后面排队想出名的人,打了个很好的样啊,只要你有才华,就算当不上官,也出得了名。

后来,很多人模仿温庭筠的风格,给酒宴上助兴的曲子填词。

再后来,有人把这些词整理成书,也就是《花间集》,主要内容就是儿女情长,贵公子和大美女的那些事儿。

作为《花间集》的鼻祖,大男人温庭筠,却能以小女子的身份写尽爱恋、思念与哀怨,至艳,至美。

《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温庭筠是这样表达“想你”: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更漏子·玉炉香》,温庭筠是这样表达“离别的感伤”: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好了,“智商有多高,情商就有多低”的温庭筠就讲到这里了,感谢大家!

关注我,咱们下期讲“生于七夕,死于七夕的皇帝”李煜。

2 阅读:37

猫咪新娘

简介:只关注热点,只产冷鸡汤,冷静的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