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大家一想到“老王”,就想到“隔壁老王”。
在咱们的大唐王朝,有个老王要才华有才华,要德行有德行,要多惨有多惨。他是谁?
边塞诗人王昌龄。
王昌龄,出生于山西,家境贫寒,从小就很有主见。
20岁左右,同龄人都是在考科举,不知道他怎么想的,非要跑去嵩山,不是咱们想的那样哈, 在少林寺当什么和尚,他是去当道士。
王昌龄在道观混了3年,把好奇心混没了,然后跑去长安找工作,没找着。
这个社会边角料干脆就跑到社会的边角地区去撒野。
天宽地阔,诗性大发啊!
王昌龄写的诗有个非常明显的特点:以风景寄托感情。
比如这首《从军行》,赞扬大唐的将士身处艰险依然英勇忠诚。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再比如这首《出塞》,在七言诗里排名第一,先是描写边塞战争的惨烈,又代表苍生表达和平的愿望。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龙城,指的是在龙城之战成名的卫青将军;飞将,指的是飞将军李广。
意思是,这两个人很会打仗,也很会关爱士兵。
王昌龄盼望能再有卫青、李广这样的杰出将领保卫边疆,盼了3年,把希望熬没了,30岁的老王再次来到长安,这次不找工作,考科举。
一考就中。
朝廷给王进士安排了一个很清闲的工作,有五险一金的那种:国家图书馆的管理员。
这不铁饭碗嘛,安安分分地干到退休,多好。
谁让王昌龄是悲催的老王呢?
没干几年,因为说话太直得罪朝廷里的大人物,然后就被贬到偏远地区去了。
先是去南京当副市长,然后又去“蛮荒之地”广东。
一贬再贬,从中央到小地方,这意难平啊,唯一的开心时刻就是有朋友来看他。
王昌龄毕生诗作留下来181首,光送别的诗就有52首,1/3这么多呢。
比如这首《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这里的“冰心玉壶”是个典故,来自南北朝诗人鲍照的一句诗:“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意思是,晶莹剔透的玉壶里,装着清晰透明的大冰块,你们谁都能看到老王没有坏心思啊。
我还是很热爱朝廷,很是想念洛阳的朋友。
注意了!
当洛阳的朋友还没有收到王昌龄的思念与祝福,王昌龄就开始走向悲剧的人生了。
文人被贬,时有发生,作为一个成熟的诗人,这点心理准备还是有的,所以,在他们惨淡郁闷的时候,并没有丧失对生活的希望,和对未来的向往。
树挪死,人挪活嘛,反正还是得折腾。
比如,王昌龄就是在这时候先后认识的两个诗坛顶流,孟浩然和李白。
当时这哥俩已经把流量玩得明明白白的了,王昌龄想要他们带自己一起玩。
他先是去拜访大自己9岁的孟浩然,没想到,孟浩然却因为他的到来而逝世。
史书记载说:开元二十八年(740年),王昌龄北归,途过襄阳,访孟浩然,相见甚欢。孟浩然背上长了毒疮,医治将愈,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逝世。
唉,这该死的相见甚欢,这该死的千杯不醉,孟浩然长毒疮都快治好了,喝高了忘忌口了,吃了不该吃的东西,人没了。
你要是王昌龄,你得多内疚多难受啊。
王昌龄在离开的路上眼睛都哭肿了,没想到在巴陵,也就是今天的湖南,意外遇见了李白。
当时,40岁的李白正是郁郁不得志的时候,连份正经工作都没有,又得知孟浩然的这一噩耗,悲痛得不行。
要知道,孟浩然可是李白亦师亦友的偶像啊。
就这样,王昌龄和小3岁的李白弟弟互相安抚,每天一次次的"干完这一杯还有三杯",又一起在外面浪了好一段时间,感情甚厚。
分别没多久,王昌龄再再再一次被贬到遥远的湖南,理由是“不护细行”。
当李白得知老王因为鸡蛋里挑骨头的小事贬往远方,立马写诗安慰他,怎么说的呢?
柳絮飘零,杜鹃哀啼的季节,昌龄哥哥,听说你被贬,我对你的思念和祝福会随着明月一路陪伴你,但愿你开心些。
诗题名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王昌龄收到信之后,感动得一塌糊涂。
他俩的感情,后来还成为了诗人中的佳话。
同年冬天,王昌龄又认识了岑参、高适、李颀、王之涣、王维等一众大诗人,既切磋了诗歌创作的技艺,又是友情大丰收。
老王也是很知足的人,心想在官场一直混得不如意,索性就辞官回老家,提前过退休生活。
哪知道,还是不安生。
60岁这年的某一天,老王出门旅游路过安徽亳州,地方长官因为嫉妒他的才能,找刺客把老王给杀害了。
“七绝圣手”王昌龄,就这么没了。
你说气不气人?
关于“边塞诗人四大家”谁是老大,学者们有过多方面的争论和考证。
比如,王之涣年龄最大,高适和岑参并称“高岑”,边塞诗成就最突出,但王昌龄才是边塞诗的创始人。
王昌龄大量创作边塞诗的时候,岑参还是个小小少年,高适和王之涣还没有开始边塞之旅。
如果用8个字来形容王昌龄作品之出彩,我想应该就是:情景交融、虚实结合;
描写景物,那叫一个大气;表达感情,那叫一个细腻。
咱们看这首《春宫曲》,又是花又是月的,武帝担心春寒伤到新宠幸的歌女,立马就赐了锦袍给她。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咱们再看这首《送魏二》,已经感觉到凉意的清秋时节,在靠江的高楼上为好朋友饯行,想象他独自远去,可能被猿猴吵得觉都睡不好就觉得心疼!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好了,这期《老王的悲剧人生》就到这里,“边塞诗人四大家”,还差谁?小鲜肉岑参!
关注我,咱们下期就讲他!
倚楼深巷里, 独饮杯中酒; 回首此生路, 思绪烟雨中。
橘柚江边整日香,暮天风雨绕舟凉。潇湘明月与君伴,梦里猿声别样长。。。七绝《读王昌龄“送魏二”共鸣》
中国传统的写意山水画犹如唐诗宋词一样醉人[呲牙笑][呲牙笑]
挺好,我竟然看完了
从小贫寒爱赋诗,诗家天子美名驰。歌吟边塞英才大,一片冰心四海知。。。七绝《王昌龄绝句,仅次于李白》
你跑曹操地盘被杀,也是绝了。先生大诗人,曹家也是文宅呀,只可惜生不逢时,不然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定能展先生之材能。
挺好看[点赞]
太可惜了
一年之计夜最长,千里电掣瞬冰封,霜月孤悬冻星翻,寒潮席卷广袤城!
凄风秋思别样长,独倚拦扞漫悲凉。谁知昭阳宫前路,荒草野棘送斜阳。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书法家颜真卿也被杀了
写得很好
图文并茂